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问题,人才会去思考,而处在情境中,则更有利于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连接。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上来进行,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课程改革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情境来展开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意义;思路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二、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概念性都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很难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对数学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对问题展开探究与创造。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将教材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分析,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去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二)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是非常感性的一种学习素材,而将故事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成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情境教学方法。以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的情境,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大脑的思维会得到激活,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会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积极的情感会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汲取,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的有利。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去理解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思路
  (一)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使其对一些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于身边的一些事物也会经常感到好奇和疑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利用,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情境创设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教学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需要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是生活中的例子,然后与教材进行结合,组织成符合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生动有趣的内容,情境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选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能够接受的学习材料,让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除法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种水果,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超市卖水果的情境:同学A与同学B一起去超市买水果,一共买了20个苹果和5个梨,学生对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会很容易的被吸引,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然后教师就可以接着进行提问:如果把这些水果平均分成5袋,那么每个袋子里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还可以问学生:如果每個袋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这些苹果能分装在几个袋子里?这种教学情境以及问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转变了学生在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情况,将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二)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求知欲
  好奇和质疑往往是一个人对事物探究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进行主动的学习。比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同学A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千米,他步行上学的时间是5分钟,骑车上学的时间是2分钟,如果步行上学他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米?如果骑车上学每分钟走了多少米?如果骑车上学时在骑行1分钟后,自行车坏掉,他需要步行去学校,那么他此时离学校还有多远的距离?这种单位换算以及两种上学方式中所存在的差距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求知欲望,这种上学情境的创设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探究兴趣,在教师提问之后探究的欲望变得强烈,而多个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又回顾了一下学过的除法知识。教师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问题提出质疑,然后揭示问题中所存在的矛盾,让学生在问题中开始学习,也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
  (三)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挑战兴趣
  小学生的特殊的年龄阶段使其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游戏比赛的情境,将学生分成几组,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乘法口诀背诵下来,没有失误且用时最短的小组被评为获胜小组。这种分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加强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互相监督选出最好的学生背诵,小组间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会让学生对比赛产生强烈的挑战兴趣,在获得成功之后教师可以追加超过记录的比赛要求,来让没有参加过的学生也有尝试的机会。这种课堂上游戏比赛的环节有效的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气氛,游戏比赛会解放学生沉闷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带有娱乐氛围的比赛环境下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国银.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39):88-89.
  [2] 魏如根.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体验[J].华夏教师,2013(4):52-53.
  作者简介:陈志建,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老狗阿旺rn阿旺是一只老狗,在清水村度过了十一个春秋.如果换算成人类的年纪,他现在已经是一位七十岁高龄的老者了.rn过完这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阿旺明显地感觉到身体不如年前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教学中实施“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实效性;数学  “注重知识轻实践、注重讲解轻探索、注重形式轻过程、注重成绩轻素质”等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于初中数学课堂上,所以使得很多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手忙脚乱、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对原本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课更是敬而远之,严重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提倡培养学生
摘要:无论是报纸编辑相关方针的明确还是对报纸各个板块活动的组织策划与细节安排都与报纸编辑意识息息相关,报纸编辑的现代意识主要包含政策、策划、读者以及创新几个方面的意识,而如何在当今社会对几项意识进行深化与创新也成为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报纸;读者;深化;创新  报纸编辑在整个报纸设计到产生的全过程中不仅代表了报纸外在形象的主流设计,更是对报纸的内在灵魂起到重要的塑造作用
成长的刺rn那棵榆钱树又开花了,开得沸沸扬扬的,玉雪可爱,它的枝桠不停地往上长,已经伸到三楼了.开花的时节满眼玉雪玲珑,花飞花落后又是绿影拂窗.
在当今社会,目前影视剧呈现蓬勃的气景,影视剧美术设计要根据许多因素捕捉生活中的情景,美术造型是叙事剧情结构的深层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影视美术设计工作首先是要写实,然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数学的计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占有一定比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时期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更加丰富,这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要求,提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方法,以期对一线计算教学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让学生提高学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及其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交际行为语用失误和交际手段语用失误。本文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个角度入手,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发生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减少非语言交际日语语用失误的对策。  关键词: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  非语言交际是指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行为多数
在钢琴演奏中,影响钢琴音色的主要因素有触键技巧、手臂手腕的运用、踏板的应用、还有其中触键技巧等,这些对钢琴演奏是非常重要的。 In the piano performance, the main f
阎婆惜rn阎婆惜一开始就没有相中宋江.rn但她还是决定嫁给宋江.毕竟她和阎婆无依无靠,要想生存下去,嫁给宋江才是唯一的保障.宋江出银子安葬她的父亲并不是她嫁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