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教学中实施“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实效性;数学
  “注重知识轻实践、注重讲解轻探索、注重形式轻过程、注重成绩轻素质”等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于初中数学课堂上,所以使得很多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手忙脚乱、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对原本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课更是敬而远之,严重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要求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 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以“情感”为教学主线。高效、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蕴涵着教师的艰辛与创造、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的课堂;是蕴涵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教师的尊敬与热爱、敢于挑战困难的课堂。师生间这种积极和谐的情感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助力器。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興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课前检查环节。以复习提问、预习检查等形式呈现。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先小组内交流检查,然后再抢答汇报加分,这样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检查的内容也为学习新知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 导入新知环节。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创设具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水立方”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多边形,进而告诉学生,水立方的建筑,运用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其中的一个数学知识。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所以在下一个探究环节,学生会表现得很积极,也很兴奋。进而对于知识的获得也很顺利。
  (三) 合作探究环节。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导学,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呈现。如在进行《不等式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先由等式的性质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即从加减乘除运算的角度研究运算的不变性。然后出示一组不等式
  让学生先完成填空,然后小组内交流所发现的规律,再进行全班汇报。让学生全员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在互相交流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题轻松解决,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大大减少了边缘学生的数量,让数学课成为学生们乐意学习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尽量挖掘教材中的有价值的地方,抛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的探索之中,尽最大可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 点拨指导环节。教师在听取学生的交流汇报后,适当对于一些数学语言进行引导性的纠正,归纳规律、定理,确保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并且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强化指导,建立数学模型,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在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公式之后,采取建模思想,让学生明确,最终是用“相同的数的平方减去互为相反数的平方”,使学生很轻松地搞定各种变式问题,从而牢固地掌握平方差公式。
  (五) 反馈运用环节。练习题的设计呈现一定的梯度,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尖子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采取抢答,抽号回答和学生板演比赛加分的形式出现,这一环节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六) 课堂小结环节。除了让学生谈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经历和体会之外,教师可继续抛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有兴趣去探求知识。如教学平方差之后,抛出了这样一道题,[(x 2)(x-2)]2,学生计算出来中括号内的部分之后,告诉学生,再求平方的过程就是我们下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不仅指出了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引出了下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 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
  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获得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老师的“教”,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六步教学法”的“合作探究”环节上,我注重做以下的尝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形式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数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以“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就应当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搞好“活动点”。例如初中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教学设计:(1)学生课前自己准备三角形纸片;(2)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撕纸活动”;(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画辅助线,并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学生试着进行规律总结,教师进行点拨。在这期间,教师在现场进行观察指导,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设计问题,总结分析,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导演,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应该生动活泼的,实施“六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只要在备课上精心准备,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就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曾小冬.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 周博.略谈活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9).
  作者简介:陈巧梅,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第八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高中数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推广应用各类教学理念。本文中以数形结合思想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应用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性、科学性。数学知识相对枯燥,特别是高中数学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因此做好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 数形结合法分析  将数学问题与数
无创正压通气(NPPV)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在NPPV治疗过程中,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中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使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50例)、B组(50例).A组患者每日2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
新闻编排也叫新闻组合,就是一组新闻节目中的排列和衔接。电视新闻画面自身具有严谨的结构要求和负载信息的能力。有些人认为电视新闻编排是“排稿子、串片子,不用动脑子”,其实,能否办好新闻节目新闻编排十分关犍,不能机械操作.要有敏锐的眼光、创新的恩路,做到别具匠心。体现着编辑政策水平、审美能力、编排技术等诸多少面,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是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创作过程,直接影响到收视率。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
曹立光(荒原狼):借重狼瞳的历史远眺rn古希腊人认为,诗代表永恒.和许多当代中国诗人的认知方式相类似,曹立光偏安-隅的诗歌创作恰好也是从追问永恒开始的.任何诗人不同时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重要的表达形式,中国山水画创作所追求的意境是画家面对大自然时由景生情,由心情至心境,再将心境寄托于笔墨创作的过程。每一幅山水画作
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位于中国石牌坊之乡的隆昌牌坊是我国牌坊的一个重要代表。针对隆昌牌坊的建筑特点、社会功能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隆昌石牌坊群;建筑特色;分布  本文就对隆昌牌坊的研究旨在从建筑形制分析建筑特点,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原因,以及它的社会功效等进行研究,更进一步弘扬四川区域文化,提高对隆昌牌坊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一、隆昌石牌坊的建构材料和建筑结构  (一)建构材料  隆昌牌坊的
从现在开始工作,不管它成功与否,我到残垣断壁去,到荒野去,去寻找我前世生息过的故居,寻找足迹和场景,还有众多又有限的人物.天色未亮我已到达一间屋子,周围有水域,据说曾经
老狗阿旺rn阿旺是一只老狗,在清水村度过了十一个春秋.如果换算成人类的年纪,他现在已经是一位七十岁高龄的老者了.rn过完这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阿旺明显地感觉到身体不如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