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元素,活跃初中政治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
  G633.2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为此,笔者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一、运用名诗名句,让政治课道理通俗化
  古詩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政治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设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再请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出原因。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不仅名诗可以用,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政治课教学。例如在讲“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不同时代關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发言,同学们列举了“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等。通过这些名句,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引用名句名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而且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构建活动课,让政治理论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在政治课上构建活动课,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其祖辈、父辈的生活经历,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谈了改革开放的变化,此时得出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若从正面讲解,学生有时难以接受,但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笔者在讲解“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时,采用了辩论的授课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三、让音乐走进政治课堂,让政治课活泼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知识点时,让学生熟悉并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又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时,又播放了《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珍惜、热爱美好环境的热情,而且也让学生有了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行为做斗争的坚强决心。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政治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播放电视记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最后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实践证明,大胆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G625.1  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说明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此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包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但是爱学生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德育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师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中职院校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但有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出现诸多问题,如文化成绩不理想、思想行为习惯较差、不服管教等,因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小學应该提高教学的管理水平。因此,中小学在教育管理中,应该摒弃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系统化,才能推动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  G637.5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管理效益,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中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课题,古往今来,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总少不了这么一个字“爱”,师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它不亚于母爱。而激情,会让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出色,更加有效率。挖掘学生闪光点;信任学生,善待差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激情;爱;班主任工作;学生  G625.1  爱,是走向成功教育的康庄大道,没有爱,教育无从说起;
摘要: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所以,尊重学生是老师管理好班级的钥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为,是个相互的过程。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过硬的本领以及良好的师德。  关键词:师生;尊重;学识;师德  G635.1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也常常把学生学习成绩差归结为他们对老师的不尊重和不认可……我们熟知“亲其师,
摘要: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的恰当使用可以帮助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本文先就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就应该如何创新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技巧  G625.1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求小学班主任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