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养生12法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但同时也是旧病易复发的季节。那么,春季怎样利用饮食养生达到防病健身之目的呢?
  1.饮食养阳春季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顺应季节的变化。一般而言,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人们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果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往往会出现助阳出火的弊病。平补的饮食适合于健康人和病弱的人,如荞麦、米仁等谷物,豆浆、绿豆等豆类,苹果等水果,还有芝麻、核桃等,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一般也无不良影响,即使阴虚、气虚、阳虚、血虚的人也可食用。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如梨、莲藕、荠菜、百合等。
  2.饮食养阴在春季,人们可根据自己阴虚内热的体质状况,进行灵活的营养和饮食调理。阴虚者原来患有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 ml,分3次服用;或将牛奶250 ml煮开后调入蜂蜜50 g、白芨6 g,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的体质者可选食大米粥、米仁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海蜇、肉松、腐乳等食物,以消火,改善怕热的感觉,切勿食用太甜太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病中或病后初愈的阴虚者应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帮助胃口恢复。
  3.饮食养热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饮食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多食糯米制品,如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以便及时补充能量供给。寒冷还可以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力的功能。
  4.饮食养脑到了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 g;或用香蕉皮100 g水煎代茶饮;还可用芹菜500 g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 g、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或将生花生米浸泡在醋中,5 d后,每日晨空腹吃10粒。这些饮食也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5.饮食养脾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人们在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的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之物。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的生长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可食用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6.饮食养肾春天这个舒爽的季节,是肾功能不佳患者进行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根据中医师临床经验发现,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初期恶化与肾病末期患者的疗效皆可达到六成以上。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建议食用蔬果清淡食品,如山竹、莲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至于常人,若想要在此时进行保肝健脾及固肾者,可服用以山药、白果及芡实为主的“健脾固肝粥”,以白木耳、枸杞子与猪肝为主的“春天养肝汤”及白木耳、莲子、枸杞为主的“春天养肝固肾汤”及冰糖大麦茶。
  7.饮食养胃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易在春天发作,所以有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病病史的人春季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可形成气体、引起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热后于饭前空腹服,每日100 ml,分3次服用;也可将新鲜的青色卷心菜洗净、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服时稍加温,每日2次,15 d为1疗程。或用牛奶250 ml,煮开后调入蜂蜜50 g,白芨6 g,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
  8.饮食养气中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此时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在饮食上也需注意,多食用些葱、荽、豉、枣、芪等,以扶助阳气。饮食防治方法: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功效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以减轻症状;忌食海腥、油腻之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等)及过甜、过咸食物也宜少吃,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9.饮食养病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人们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及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10.饮食养神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在春天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而饮食调理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水果和饮果汁也有助于“养困”,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而钾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11.饮食养性春阳初升,大地返青,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大部分动物都在春季发情交配,而对男女相恋之情,也有“春情”之喻,如古乐府《春歌》中即有“画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之句。春季需要保养阳属性气。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属性气的保养。下面介绍几种韭菜食法。①韭菜粥:取鲜韭菜50 g或韭菜籽10 g(研细末),粳米100 g,细盐少许,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洗净切断的韭菜或韭菜籽末、细盐,稍煮片刻即成。功能: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②韭菜炒鸡蛋:取新鲜韭菜100 g洗净切碎,鸡蛋3只去壳,同切碎的韭菜搅匀,用素油、食盐炒熟佐食。功能:温中养血、温肾、暖腰膝。③韭菜炒鲜虾:取韭菜150 g、鲜虾250 g炒熟佐食。功能: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本品燥热助火,体壮阳盛者忌食。④韭姜牛奶饮:取韭菜250 g、生姜25 g,洗净、切碎、捣烂,以洁净之纱布绞取汁,放入锅内,再兑入牛奶250 g,加热煮沸,趁热食用。功能:温中下气,和胃止呕。
  12.饮食养湿春季湿重体质相当常见,男女老少中皆有,只是表现轻重不同而已,其临床特征是舌苔腻,或厚或薄,或白或黄,尤其是舌根部较为明显。除此之外,湿重体质的人形体胖,眼睑似肿非肿,口虽干而不思饮,四肢乏力,头重如裹,胸闷不适,胃口不开;妇女白带多且黏,或黄或绿,绵绵不断。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内湿较重引起的。临床上使用利尿的药物或食物往往可以收效。内湿之人平时应忌酒和含碱的食物(如面、面包、馒头、素鸡、百叶等)。可参考以下食养方:①四仁赤扁豆粥,薏仁20 g,赤小豆20 g,冬瓜子仁10 g(去壳),白扁豆15 g,苦杏仁5 g,白蔻仁1 g(后下),加粳米适量。共煮粥。每日1剂,连食1周。对于舌苔厚腻的人有较好的效果。要注意的是,白扁豆最好先煮30 min,煮烂后将其余材料再放入煮。舌苔厚腻而黄者属热,可加绿豆20 g,去白蔻仁;如果舌苔厚腻而白滑者属寒,可加生姜3片共煮。②鲤鱼汤,活鲤鱼除鳞、去鳃和内脏,将赤小豆50 g,陈皮6 g,红椒3 g,草果6 g洗净后塞入鱼肚内,可加适量姜、葱、胡椒等调味品,食盐宜少而不宜多,蒸熟后食。此方是仿元代《饮膳正要》中的鲤鱼汤,有消肿、利水、除湿的功能。阴虚内热者,应去红椒与草果,改用淮山药片10 g即可。③冬瓜汤,冬瓜500 g,洗净,取出瓤与籽,切下皮。将皮和籽与冬瓜一起煮熟。只吃冬瓜与汤,弃去皮和籽。冬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渗湿、滑痰排脓、利水消肿的功能。舌苔厚腻者多食冬瓜,效果不错。
其他文献
我国的“营养盲”远多于文盲,保守估计,有超过60%的家庭膳食搭配不科学、营养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国家的健康生命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1.8岁,但健康寿命只有62.3岁,排在第八十一位,跟排在第一位的日本相距太远了!这个数字意味着,很多人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其中,饮食不健康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问题主要出在哪些地方呢?  1,三餐搭配不
松茸,又名松口蘑,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誉为“菌中之王”,也一度列为四大菌王之首(即松茸、灵芝、冬虫夏草、羊肚菌)。国际上,松茸是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它的营养价值能够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并被推崇为当今“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新鲜松茸,形若伞状、色泽鲜明,菌盖呈褐色,菌柄为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其风味独特、口感滑润、富有弹性,食后余香满口,鲜香
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介绍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继电保护技术发展。
酒酿风味甘甜醇厚,还带着酒一般的香浓气味,当成调味料入菜,除可去除海鲜、肉类腥味,还能大幅提升美味度。我试着以酒酿为主题,设计出几道美味佳肴。  酒酿咸冬瓜蒸石斑  材料:石斑鱼1条,咸冬瓜50 g,姜丝10 g,酒酿30 g,米酒10 ml,青花菜、盐各适量。  准备:将石斑鱼肉片下,去骨、刺,卷成卷状;青花菜汆烫。  做法:将咸冬瓜、酒酿、姜丝、米酒、盐拌匀,淋在鱼卷上,以大火蒸10 min,
一、干锅牛筋  原料:水发牛筋300 g,红尖椒片50 g,大蒜白片50 g,牛肉酱20 g,豆瓣酱15 g,菜籽油20 g,老抽、糖、盐、味精、炒香的熟芝麻各适量,葱、姜、蒜仔、香菜各15 g,高汤250 g。  香料包:八角、桂皮、豆蔻、香叶、干辣椒、花椒、小茴香、白芷。  制作方法:1. 将牛筋撕去筋膜,改成段状,入沸水锅中焯水,捞出待用。  2. 净锅上火,放入菜籽油,煸香葱、姜、蒜子、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