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学史》汉藏多种版本编写评述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fzi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文学史》是以介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名篇佳作为主要内容,着重阐述藏族作家文学中的代表作,对重要作品的作者、内容、艺术风格、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以及文学规律进行研究、概括与评价的著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组织人员编写藏族文学史开始,到如今《藏族文学史》已经出版了汉文和藏文的若干个版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文主要梳理汉藏多个版本的编写原则和体例,以及文学史分期阶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析其中的原因,同时说明其用于教材的基本情况。
其他文献
农具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作为一类物件,农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的意涵。分析农具使用的社会场景,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社会内部结构的运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自古及今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糯稻收割工具——摘禾刀历史源流的追溯,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糯稻种植的演变,从而呈现出一项农业生产工具的社会生命史。
19世纪后期的西欧社会正处在"封建庄园-教会国家"向"自由市场-公民国家"转型的遽变与间隙期。为了摆脱彼时社会经济领域极度悲惨的状态,涂尔干尝试运用其"道德科学"的方法提出一套重建社会的系统方案以促进转型的进程,国家无疑是其系统重建方案的核心环节。涂尔干在《社会学教程》等著作中试以独特的社会学视角考察国家的演变历程,阐释国家作为社会持续在场物的道德本质,重新匡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指出国家-社会的沟通广度与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真正尺度,据此检讨了大革命以来"民主法国"长期紊乱的思想与社会根源,认为应
义补是东巴经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记录手段,其作用是提示、补充和强调语义。东巴文义补的语义类别有方位、动作、性状、数量、否定、领属、并列等;补义范围包括文中义补和文外义补,涉及语词义、语法义和语境义三类;补义的方式分为无字义补和有字义补,并通过字组和字序两种形式来实现。义补对于研究东巴文的性质及演变有重要价值。
道教的生命力在于它总是能够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社会生活相融合、相适应,从而获得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净明道许逊信仰在丰城市浒山庙这方土壤遭遇太爷公(即都天大帝)崇拜,通过与地方血缘群体的结合而与地方信仰深度相融,不仅将净明道统深深植入民间社会,而且将地方崇拜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扩展了许真君祭祀圈。另一方面,民间性的浒山庙太爷公崇拜亦凭借这种"攀附"关系获得归属感以及更高层次上信仰身份的认同。江南地区道教的这种地方化过程,是理解道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入手点,亦是导致中国宗教具有弥散性、草根性
载瓦语的工具格标记有■^31和mai^31两个,二者分工明确,大多数情况下各司其职,■^31标记非容器类工具格,mai^31标记容器类工具格。本文分析了非容器类工具格标记■^31的句法语义功能,发现其除了表示非容器类工具格之外,还可以兼表施事、随同、并列、顺承等关系。根据■^31在共时平面的多功能性,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及语法化理论的普遍规律,推断其功能扩展路径有两条。一是工具→施事。■^31由标记非容器类工具到标记施事,经历了在工具事件中,以工具的使用者(施事)直接转喻工具,或以工具隐喻身体部位,再以工具的
期刊
经济交往是青海循化地区藏族与撒拉族族际交往的主线,通常借其成员的"许乎""达尼希"(好朋友、熟识者)关系网络来展开,基于经济交往的需要也成为这一特殊跨族群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主要机制。在传统时期,"许乎""奥西"关系广泛分布于循化藏族与撒拉族的各社区当中,"许乎""达尼希"之间不但展开商业交往,还展开具有"情谊"成分的非商业性交往。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以及"许乎""达尼希"关系赖以存在的机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如今循化地区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的"许乎""达尼希"关系网络基本上已"断裂"。文章就这一演变的社会
本文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藏《唐开元年间西州交河县帖盐城为令入乡巡貌事》文书的研究,发现该文书不仅是目前所见唐代行政文书中第一件由县令签署的县帖实物,而且其内容反映了中古吐鲁番地区不同族属在唐政权管辖下的生存状态。
侗语各方言土语声调数目并不一致。从历时上看,差异的产生是各方言土语声调发展演变的条件不同造成的。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仅有10个声调,声调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土语。造成该方言土语声调发展演变差异的根本原因是III和IV类声母并未对单数调造成影响形成调型区别,未分化出送气调。侗语南部方言送气分调的必要条件是送气辅音气化对元音和声调造成影响;充分条件是这种影响改变音高,使送气调和原调产生较大听感差异,从而区分为两个声调。
重庆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蓝山先生诗集》六卷,为现存畲族作家蓝仁别集版本较早且内容基本完整的本子,可救通行的四库本收录不全、所收有误之弊。朱彝尊评价蓝仁开"闽中十子之先",蓝仁及闽派因一以贯之的宗法盛唐构成明代诗学逻辑上的重要一环。目前蓝仁集并无整理本出版,重图藏本对于蓝仁个体研究及其相关的闽中诗派、明代诗学、畲族文学史等研究具有较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