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情感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标改革和学校课堂改革的实情,从教师情感投入及挖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等方面入手,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情感课堂,追求以“情”导学、以“情”生情,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课堂 构建
  在新一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重要性,其中对“人文性”的改动相对较大。新课标强调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增加“感恩教育”“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对学生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改革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课堂改革,我校也是新一轮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试点之一。我校课改存在的不足有:小组管理不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等。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实现高效课堂,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共建情感课堂,本文以“情感课堂的构建”为题,对打造高效的课改课堂进行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一、深化课堂改革,共建和谐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课堂主宰者,而是具有民主开放思想且用行动开启学生智慧的引导者,没有绝以权威,没有滔滔不绝的枯燥讲解,此时的教师是一名出色的“导演”,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为了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针对我校学习小组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以下尝试。
  1.灵活分组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教学中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他认为课堂上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产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开始时,我校课改小组建设存在的弊端就是重知轻情。这不符合课堂高效原则,且不能保证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小组建设中进行了尝试,采取了灵活分组的策略,使组内学生尽量不同“质”,在好差兼有、个性互补、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这种策略能使学生感觉到民主,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如笔者按学生学习成绩分为高、中、低三类,在成绩高的学生中选出一名小组长,每类再各选出两名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组成六人小组。除了指定选出一名小组长外,组员再推荐一名,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随时作调整。
  2.目标制订
  目标制订让学生充分展示价值,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在学习目标的制订上,我学习魏书生老师: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成绩。根据前一次测验的成绩制订目标人,第二名追第一名,第四名追第三名,以此类推,最后一名没人追。这种人盯人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优生不骄傲,差生不自卑,都能享受到胜利的欢乐。通过制订小组目标和举行各种小组竞赛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
  3.竞争互助
  我在各教学环节中开展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融入互助的因素,培养互助友爱的合作精神。例如,让优生与差生结对子,相互帮助,以共同进步的成绩与其他对子竞争;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每当看到所在小组出现落后时,每个组员都会心急如焚,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小组呐喊助威,都会尽最大努力去为所在团队尽一分力量。课改刚开始时,组长在课堂展示时较为积极,而组员多数比较漠不关心。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我采取了组长展示加一分,其他组员展示加两分的策略。为了多拿一分,组员们也纷纷争着展示,组长也忙得不亦乐乎,忙于鼓励和教组员回答技巧。
  4.学生互评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营造学生之间相互赞赏和鼓励的氛围。在互学时,在学案纸上写上赞赏的评价;在考试前,相互写祝福语;考试结束后,相互写勉励语等。这样能拉近学生彼此间浓浓的同窗之情。
  二、编写情感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多次听课活动中,我发现有些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存在误区:导学案仅为教师服务,教师只是从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来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以教案定学案,导学案内容是课本内容的再呈现,没有针对学生选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编写符合学生特点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感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写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无论教学目标、课前预习、课前的导入、教学活动,还是问题设问等环节,都应该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和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使之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性,避免负面影响和空洞说教,使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思品知识能有效地指导自己做人做事,把知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对不良诱惑说‘不’”的导学案编写中,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课前预习
  要求观察、收集自己身边的不良诱惑及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有关案例。
  2.导入:课前热身体验
  全体起立,双手前伸握拳,大拇指向内握紧,持续3分钟,坚持不住可以坐下。
  3.课堂活动
  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
  谈一谈:请同学们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碰到的,或者可能碰到的不良诱惑有哪些?这些诱惑带来什么危害?
  比一比:请各小组从第一部分列举的不良诱惑中选取一种,就如何拒绝这种不良诱惑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方法最多、最有效。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原则也是学案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设计导学案要尽可能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的“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这样就能减低学生的畏难心理和改变厌学的情绪。就“对不良诱惑说‘不’”的学案来看,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这些诱惑带来什么危害等问题,就是知识问题化的体现。从导入→想一想→谈一谈→比一比的思考顺序体现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这些教学设计实现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事实证明,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1.学会倾“听”
  “听”,指的是听音乐、听故事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与教学内容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或者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使内容蕴涵的情感得以尽可能的发掘。例如借歌曲表达情感,故有“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之说。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一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激发起民族大团结之情,一曲《爱的奉献》激发爱心……
  2.重视观“看”
  “看”,指看图画、录像、视频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画、视频等,当这些载体作为教学内容出现在教学情境之中时,便会直接显示其情感的无穷魅力。在初二“我爱我家”的教学内容中,我根据教材内容播放了有关妇女怀孕、分娩,甚至不能顺产而要剖腹分娩全过程的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惊叹,感激、悔疚之情都流露在脸上。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悔疚自己对父母的不解,领悟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唠叨,激发学生对父母浓浓的情、厚厚的爱,产生感恩之情。
  3.鼓励尝“试”
  “试”,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实践。学生通过“现身说法”来进行自我教育,如社会调查的报告、关于热点问题的辩论等,都会造成一种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精心选择社会中积极光明的教育因素,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途径,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保持快乐情绪,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接受他人言行时的情绪状态、情感表现,以及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都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师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控学生的积极情绪,对构建高效情感课堂有着重大作用。
  1.控制教师的消极情绪
  几年前的一件事使我犹记在心,好友的儿子将要参加升中考试,嘱托我辅导一下,了解之后,我发现孩子对基础知识几乎一窍不通。我问:“孩子,你听得懂老师讲课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一点都不懂?”孩子回答:“并不是我不想听,而是老师每节课都在发脾气。当我好不容易听进枯燥的教学内容时,她无缘无故的责怪声又把我听课的念头打消了。”这案例令我有感而发,没有良好的情绪,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名教师走进课室,心里应该只有学生,要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这是成功的精神转移。假如当情绪难于控制时,可以与学生倾诉,学生也会理解。
  一次,临上课时一位家长无理取闹,当时我的情绪难以稳定,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学生,没想到有学生在第二天的作业本上写着:“老师!您辛苦了!您为了教育我们真的非常辛苦了,谢谢您——老师!您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我们只能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这几天天气开始转冷了,记得多穿点衣服,不要把身子弄坏了,我们还需要您的关怀、您的呵护,相信明天会更好!”这留言是来自初一年级的一位女生。这真情的安慰,传递出浓浓的师生之情,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言”。
  2.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激励,学生也会在激励下找到自信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对在令人生厌的校园里闲逛的不三不四的学生随意发表意见,怀有预言,那预言就可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违纪时,教师要注意克制,不要当众大声训斥。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进步,我都是借助说话的方式和时间、面部感情、手势等,把我期望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一句“宝贝,真棒!”暖了学生的心,一只大拇指、一次点头……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在课后作业评价时,如果学生的作业有独特性,我会在班级中加以推广;如果学生是认真的,则加以表扬和肯定;如果学生很认真,但结论是错误的,则肯定他的态度,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如果学生的字体潦草,我会进行正确的引导。我最常用的方式是在作业本、测试卷上写表扬的语句:“你今次进步啦!真棒!”“你作答的格式对啦!听课真认真!”“孩子,努力吧!重点高中向你招手!”这样一来,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从而产生亲师心理。
  在构建情感课堂实践中我走过不少弯路,但我坚持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一路走来,收获良多。“忆往昔,岁月峥嵘;看未来,一片光明!”希望能成为有着博大情怀与智慧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改的领域里留下自己的一点痕迹,我会谨记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期待在教育的征程上为情感课堂的构建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生智力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如何抓好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强化学生在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值得广大初中体育教师深入探讨的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课程,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活动课的基础上整合生成的,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陶行
高中政治作为高考的必备科目之一历来颇受重视,但由于政治学科含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若单纯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必然会营造出枯燥的学习氛围。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质优,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  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 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一层覆上3~4厘
近年来,随着职业校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院校实行了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建立起了以学院宏观调控、二级院系自主办学为主的运行机制,部分权力下放,二级院系成为责任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够集思广益,能够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教学呢?本文就从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认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进而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合作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
美术社团是将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的活动团体。美术团体进行着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对常规课堂美术学习的拓展和延伸。美术作为一门中考非考科
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从初中生对200米跑的畏难情绪出发,以改革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多种教学法的实施研究。通过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比较,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
摘 录:现代历史教学要强调学生的发展变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确立以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创造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时事性,打造一个高效愉悦的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新课程 互动式 开放式  趣味性 时事性 课程资源  现代教学观重点强调学生的发展与转化,它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
本文分析了中职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新疆民歌《阿拉木汗》为例,提出了通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强学情和教材分析、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来提高中职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