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迷的“日记之旅”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uro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瑞,门卫那里有你的样刊。”“姜瑞,门卫那里有你的稿费单,快去拿!”差不多每隔几天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对此,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们甚至称我为“作家”。别的班的老师也对我充满了兴趣,看到我去门卫室就会说:“又拿稿费啦?”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很多人都对我有这么多文章发表感到好奇。这其实得归功于我的妈妈,每篇文章都是她帮我投出去的,有些我就是冲着她给我找的征稿主题写的。很多同学都怕写作文,其实我之前和他们一样,老师每周布置一篇周记,往往是我其他作业都做好了,只剩下一篇周记,我坐在书桌前对着周记本半天下不了笔,不断挠头皮……妈妈看到我苦恼的样子直摇头:“唉,不是说爱看书的孩子作文就写得好吗?怎么到你这就完全行不通了呢?”
  的确,我超级爱看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在妈妈的陪伴下看了许多有趣的绘本、童话。书为我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沉浸其中。
  虽然看了很多书,可我还是怕写作,直到四年级的一天。记得那是某个月的月末,班主任周老师问谁在家里每天写日记,说可以参加某杂志举办的“坚持之星”活动,被评上的话会有礼物。冲着这小礼物,我勇敢地举起了手。其实当时我只是在妈妈的“逼迫”下偶尔写几篇而已,并没有天天写。老师让妈妈把那个月的日记发给她,妈妈居然没有揭穿我,因为篇数不够,她从我以前的作文里找了几篇凑数。妈妈对我说:“我在老师面前帮你圆谎了,你可得好好写。”第一个月的“坚持之星”评上了,编辑老师给我寄来了精美的本子,上面写着鼓励的话语,还有编辑老师的亲笔签名。我高兴极了。周老师趁热打铁:“既然已经写了,那就继续吧!”什么?还要写?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老师虽然是商量的口气,可却比妈妈的命令管用。我只好硬著头皮继续写。
  一开始,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好,妈妈就教我寻找写作素材。路边的流浪狗、地上的一片落叶、头顶飞过的一只小鸟,都能进入我的日记本。渐渐地,我能自己找到可写的东西了。
  有一次早读课上,坐在我后面的曾汪洋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当读到“有志不在年高”时,他停住了,嘟囔了句:“年糕,我挺喜欢吃的。”我在边上都快笑喷了。下课了,我赶紧拿出日记本把这有趣的一幕记了下来。妈妈看到这篇日记也笑得合不拢嘴。
  写日记两年了,我深切地品尝到了其中的酸甜滋味。酸,就是手酸。学校每到期中、期末考试之前作业多得要命,可是我还要比别的同学多写一篇日记。可是一想到周老师殷切的目光,一想到编辑老师写在本子上的话语,还有妈妈每日的陪伴,我一咬牙又坚持了下来。就像果子一样,酸过之后就是甜了。因为坚持写日记,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时有作文发表在报刊上。现在我已经不再害怕写作文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去年的日记入选《阳光姐姐日记派》了,足足有两万字呢!等书出来,你们就可以在书店里看到我的日记了!
其他文献
“哈哈哈哈……”我们的教室简直成了一片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笑海”,笑声的浪花不时从这儿那儿涌起。这是怎么回事?  哈哈,我们这是在进行“优点‘大轰炸’”!张老师派了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是“学霸”杨雯锦、“小仙女”邓雨露和“闲人”余佳蓓,要我们用她们的各种优点来“轰炸”她们,而不能说她们的缺点。  首先,“学霸”杨雯锦隆重登场了。她一登场,同学们就像领钱似的,以闪电般的速度唰唰地举起了手。同学们不断
小猕猴:上期啾啾先生讲“盗亦有道”,还有不少同学大惑不解呢!請问“道”是什么?  啾啾先生:噢,怕是你“不解”吧,哈哈。提出问题是思考能力的体现,如果自己去探究、了解、学习就更进一步了。  小猕猴:呃,我只是“小惑”。好吧,那请讲讲“大惑不解”吧。  原文重现: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不知道小朋友们上小学前有没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问爸爸妈妈
我的模样像爸爸。虽然我是小队长,伙伴们还是给我起外号,叫我“蛋黄派”。是因为我姓“黄”,还是因为我长得胖乎乎的,我也搞不清楚。  我很聪明,通过妈妈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我会推理。我从小就爱看《福尔摩斯》。我很勤劳,会帮妈妈做家务,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我喜欢写作文,从一年级到现在博客里已经储存了我的一千多篇作文,其中有六篇获得了征文大赛一等奖,近百篇发表在了报刊上。
一天,永乐皇帝带着一班文人学士出外游玩。临近黄昏之时,忽见天边飞来一群白鹤,永乐皇帝有意面试这班文人学士的才华,当即以鹤为题,命他们当场吟诗一首。这些文人学士,大多是徒有虚名,叫他们吹牛拍马还行,可吟诗就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一个个低头不语。这时,只有翰林大学士解缙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欣然吟道:  远望天空群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  解缙正要吟第三句,不料永乐皇帝突然打断,故意说:“解
十年前,我在家门口的医院出生,伴随着进出小区的十载寒来暑往,我也从牙牙学语的婴童,长成一个俊朗翩翩的少年。  每次放学回家,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它比三层楼还要高,有着黄玉般的质感,上面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字—华新花苑。華新花苑就是我居住的小区。  进入小区,左边是一片樱花树林,在我心底,那是小区最美的风景。三四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微风拂过,无尽的花瓣簌簌飘落,像粉红色的蝴蝶,在空中旋转、升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晴  早上第二节课是体育课,我们排队来到操场上。到了自由活动时间,我一屁股坐在草坪上。这时从远处跑来一群低年级的小朋友,坐在树荫下讨论着什么。反正我没什么事,不如偷听一下。我头往左靠,悄悄凑了过去—“你们听我说,足球队里呀,有一个球技特别好的人,什么花式踢法都难不倒他;什么样的比赛,都能易如反掌地拿下。他长得帅帅的、酷酷的,好像是11号哦。”嘿嘿,他们说的球员特征跟我完
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是张翔宇,一个爱画画、爱幻想、爱生活的阳光男孩。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晚都会在固定时间给我讲故事,和我一起阅读,不知不觉间,我喜欢上了阅读,尤其是阅读科幻和童话类作品。比如《哈利·波特》《梅格时空大冒险》等。  阅读让我思考,也给我带来快乐。从四年级至今,我陆续在《意林·图解作文》《少年先锋报·先锋小作家》等少儿报刊上发表习作20余篇,并在2017年第十二届“快乐杯”
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一些东西,以便张扬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写出富有灵魂和个性的习作。  那么,作文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才能把他们的作文引向个性化,从而张扬他们的个性呢?  一、给“钥匙”——在阅读中指导写作  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学生习作的样本。一般说来,选入课本的作品,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这些个性
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了些钱,每天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治疗一连持续了几个月。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
【摘 要】面对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更替的现实问题,以《司马光》文言启蒙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从“课程价值的比对式呈现”“ 课程内容的衔接式预设”“ 课程实施的风车式推动”和“课程评价的闯关式展示”四个层面着手,力求在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比对中,找到契合的衔接点,继而在衔接中,发现适合的课堂实践、课程建设的生长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关键词】比对;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