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剧板胡的革新与发展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传统戏曲艺术的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采取合理策略,保护评剧、板胡等文化艺术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關键词:文化 传承保护 评剧 板胡 革新
  一、评剧板胡的起源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清末在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后流入唐山,称“唐山落子”,唱词通俗易懂,曲调流畅动听。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爱莲君等诸多流派。其中《杨三姐告状》《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等对中国戏曲艺术影响最甚。
  板胡又称“胡琴”,随北方梆子腔的出现进而改进,称为板胡,是以木板作为发声体的弓弦乐器,其声明快、轻盈,多领弦主奏。最早的板胡作为戏曲伴奏形式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板胡出现了巨大创新和发展,戏曲板胡和音乐板胡由此诞生。在板胡演奏中,全面分析音乐的演奏技巧十分重要,同时还须着重思考所奏音乐的内在本质,关注大众的审美。
  二、戏曲艺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愈发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人民在艺术发展变化中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传统戏曲艺术在经历过辉煌过后日渐低迷,评剧和板胡作为中国重要的戏曲艺术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戏曲的受众群体日益减少。群众基础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评剧的发展。据相关问卷调查得知,当今人们对评剧和板胡等戏曲艺术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不足,对评剧有所了解并且喜爱的人群约占30%,且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多数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评剧和板胡。这便直接导致受众群体的大量缺失,传统戏曲的发展道路十分艰难。
  (二)对于评剧、板胡等戏曲艺术的传播力度有待增强。宣传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对其相关领域的漠视和无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评剧艺术的传播,甚至设立专门的宣传部门以保护和发扬评剧艺术。
  (三)文化创新不足。文化须在创新中发展,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创新不足将导致文化的落后和发展畸形。如今评剧的编写创作和表演形式缺乏创新,艺术单位所表演的剧目大多都是传统高评剧剧目,因而只有少量的受众基础,且评剧内容的新颖有趣是吸引广大戏迷的最直观方式。但文化的创新和新剧的创作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创作难度较高,大量剧目创新不易,因而对戏曲艺术的新剧创新极度缺乏。
  三、戏曲艺术的发展策略和文化传承
  (一)培养民众情操,增加评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如今青少年对于评剧的关注度十分缺乏,而年轻人群基数大、接受能力快,因此将学生作为培养的重心,发扬评剧艺术的魅力是重中之重。着手于学生的教学课堂,从评剧的内容、特点、艺术唱法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活动,使学生在领略评剧之美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和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
  (二)扩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相关教育、文化部门合作,加强推广和多样化宣传,围绕评剧、板胡等戏曲艺术展开新闻宣传工作,加大资金支持,举办戏剧活动,促使评剧板胡等文化艺术可以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有效利用媒体为戏曲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文化感召力。
  (三)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评剧的内容创新主要体现在舞台和表演形式上,改革编写剧目尤为重要。如传统评剧《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王二姐思夫》等,老剧本的内容较为陈旧,脱离实际,音律声调也缺乏新意,无法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板胡演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梆子中的《花梆子》,属于独奏曲目,歌唱性比较强,采用民族乐队伴奏形式,乐器的风格更加明显。评剧板胡等戏曲艺术的发展要注重多方面创新,须从剧目内容、表演形式、礼乐配置和推广方式等方面进行强化和革新,借鉴现代剧种,打破传统幕后表演形式,采用多种乐器伴奏,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推广,既有固存的音律之美,又平添灵动有趣的新意,促使评剧艺术的发扬光大。
  四、结语
  “新老协力,刻意求工;振兴评剧,大有希望。”评剧和板胡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代表,对其传承和发扬象征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尊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评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遵循评剧、板胡等传统艺术的发展规律,不断弘扬和创新,以期对中国戏曲文化方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评剧艺术的魅力,加强对戏曲音乐的重视,思考音乐的本质,日益陶冶群众的审美意向,使评剧板胡彰显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杨春利.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J].戏剧之家,2018(01).
  [2]李厦.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J].戏剧之家,2016(05).
  [3]孟全胜.浅谈板胡演奏中的戏曲音乐审美趋向与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3(01).
  (作者简介:鲁勃,男,中专,锦州市评剧团,中级,研究方向:评剧板胡)(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电影《月亮之上》是一部带有公路片特征的蒙古族题材故事片,导演邓亚平借由母女二人萨拉和查斯娜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蒙古族女性对于爱情、亲情的品质表达与坚守。反映蒙古女性对爱的理解和对生死的淡然。  作为第一部蒙古族题材公路片电影,《月亮之上》具备了典型的民族电影叙事结构和意义生产方式。因此,我們进行
期刊
以科技工业园区的方式发展高科技产业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伟大"创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她能够把知识、技术或信息更高效地转变成财富;二是她能够把个体力量所驱动的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文化财富,传统音乐基于漫长发展历史,并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特点。我们要重视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并将民间音乐有效地继承和传播。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作几点重要分析。  关键词:民间音乐 地位 作用 传承  一、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  (一)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都很高,为了适应
摘 要:因为深爱着,所以《牡丹亭》更是可终生美丽着。使所有因离散,因孤注,因流离,因阻挠而产生的彷徨与迷茫,皆放低,俱落地,柳暗花明。在这份感味中,拥抱着我所爱的戏曲,所爱的《牡丹亭》,拥抱着梦梅的自得,拥抱着丽娘无邪烂漫的勇敢,也拥抱起春香的专注与那份可贵的感恩情愫!  关键词:《牡丹亭》;色彩;心理  作者简介:史雪莹(1998.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学、美术学。 
摘 要:周星驰与卓琳都是喜剧电影史上对后代有深远影响力的演员。他们因风格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价值。卓别林和周星驰的喜剧风格相类似的点体现在社会阴暗面的批判、对梦想的坚持与追求上,同时也有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电影表演风格和故事情节叙事上。  关键词:喜剧风格;卓别林;周星驰  作者简介:姚澜(1997-),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2015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
三维角色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产业,涉及了很多的领域,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三维角色动画不仅会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技术等领域,还与美术以及设计等领域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而目前三维角色动画在计算机动画技术中深受关注,这就有必要深入地探讨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将详细阐述三维角色动画中的建模技术以及运动控制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有用的参考。
摘要:探究设计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基于其设计的主题、图案、主辅色等语言的符号性表现,通过构成要素、图形与符号、色彩与符号、风格与意义来探讨平面设计中符号元素的特点及运用。通过对设计作品图像表征与主体信息传递的研究,分别分析平面设计中核心符号元素与核心内容的传递,色彩符号与主题背景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复制性的设想。  关键词:平面设计 感官 符号 图形 色彩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
摘要:近几年来,国际钢琴比赛中,利盖蒂的键盘作品受到很多选手的喜爱,2012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上海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就有选手演奏他的练习曲《魔法师的弟子》及《魔鬼的阶梯》。《莱切卡组曲》也是钢琴音乐会中常演奏的曲目。通過对他早期的半音化创作、电子音乐创作、微复调及部分作品的创作分析方面的学习,笔者全面地认识了这位作曲家。  关键词:利盖蒂 音乐创作  一、利盖蒂简介  利盖蒂全名利盖蒂·捷尔吉·
摘要:地域文化也可称为区域文化,是以文化这一范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地域间不同的自然特色、社会形态、地理特征,探寻出该地域的文化色彩,在环境同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分析地域文化的走向和发展态势,其中涵盖文化的各个层面,如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等。  关键词:地域文化 东北绘画 特征  一、地域文化与绘画的关系  美国地质学家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阐明了自己对民族文化艺术形成的看法,他认为影响
湖州书法界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章炳炎写草书——章草。对于章炳炎来说,他的草书能写到现在这个程度,并不是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套用一句西方的谚语,就是罗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