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中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0例,针对不同疾病形式进行抗凝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水肿、下肢胀痛临床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无脑、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多普勒检查患者静脉回流通畅,早期溶栓后血栓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的妇产科疾病进行抗凝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抗凝治疗; 妇产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66
  在临床妇产科领域疾病防治中,抗凝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0例,针对不同疾病形式进行抗凝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年龄23~69岁,平均53.7岁,其中,剖宫产术后24例,阴式手术6例,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例,其他5例。
  1.2 方法 (1)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2次/d,1周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在首次用药后静脉滴注(3.0万~3.5万)U/24 h,对凝血时间进行测定并调整肝素应用剂量。(2)溶栓治疗: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尿激酶20万U静脉滴入。(3)抗血小板疗法:潘生丁200~400 mg/d口服,可阻止血小板释放和聚集[2],联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1~2次/d,连用7~10 d。(4)手术治疗,可行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继续在术后行抗凝溶栓治疗,若有异常立即处理。
  2 结果
  患者水肿、下肢胀痛临床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无脑、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多普勒检查患者静脉回流通畅,早期溶栓后血栓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目前,妇产科对抗凝治疗的应用已引起较大重视,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类等对凝血过程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华法林、双香豆素、抗维生素K药物等,双密达莫、氯吡格雷、前列环素、抗血小板药物;去纤维蛋白剂、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黏稠度。
  3.1 孕产妇有遗传性血栓形成 研究报道,血浆C、S蛋白及抗凝血酶Ⅲ蛋白缺乏为形成遗传性或先天性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需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行抗凝治疗,防止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因产褥期血栓形成比妊娠期危险性高,故产后6 周仍需延续抗凝治疗。
  3.2 抗磷脂体综合征孕妇 复发性流产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中有较高发生率,主要为抗磷脂抗体使血管内皮前列环素的产生受到抑制,血小板损伤,对内凝剂C蛋白的激活起到了干扰作用,使血栓调节因子受到影响,导致胎盘梗塞,血栓形成,血流量降低,进而发生流产。对于此类孕妇需在孕期和产褥期行抗凝治疗,一般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使抗磷脂抗体的结合降低,炎症反应降低,补体激活,进而使妊娠成功率提高[3]。
  3.3 行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 为防止瓣膜血栓脱落,此类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以对全身性血栓栓塞进行预防,即使妊娠期也不能停止。华法林在整个孕期应用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效果满意。
  3.4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 患者在出现妊娠高血压时血管内皮发生损伤,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功能增强,纤溶和抗凝系统功能减弱,表现为HELLP综合征,患者呈慢性DIC状态,故采取抗凝治疗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小剂量肝素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
  3.5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 重症肝炎、胎盘早剥、过期流产等均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多主张早期行抗凝治疗,可使DIC的发展受到阻断,给予肝素在高凝期治疗更具有明显效果。
  3.6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并发此病时抗凝、凝血、纤溶间不平衡,常有死胎、流产发生,与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微小血栓有关[4],故采用肝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d,可使妊娠结局明显改善。
  3.7 妇产科术后静脉栓塞症的防治 妊娠期存在高凝状态,手术损伤、高血压、老年妇女、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等,均可导致术后静脉栓塞症,故临床常应用肝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可获得较佳效果。
  如今,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在使用华法林的同时往往会服用一些中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但是,很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华法林等合用后,这些中药与其发生一定的或潜在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能加重出血的危险性,或显著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凝血作用。丹参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明显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延长华法林的代谢时间,从而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但长时间合用后,患者的出血危险性增加。当归补血活血、化瘀止痛,可抑制血小板激活与凝聚,延长出血时间。当归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增强抗凝作用。银杏叶活血止痛,具有广泛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5],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以延长华法林在体内的代谢,从而增强抗凝作用,导致出血危险增加。因此要认真辨别病症并观察患者体征,以确定用何种药物。
  总之,20世纪80年代低分子肝素的出现,在妇产科抗凝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安全有效的药物,针对不同的妇产科疾病进行抗凝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褚红女,黄荷风.肝素钠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初步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7):501-502.
  [2] Joffe G M,Aisenbrey G A,Arubright K F.Budd-Chiari syndrom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nd secondary antiphospholipid andtibody syndrome in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2005,106(5):1191-1194.
  [3] 王晓东,刘兴会.抗凝剂的种类及其在妊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3):165-167.
  [4] 孙平,董典宁.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2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2):911-916.
  [5] 钱俏,古航.早发型子痫前期抗凝治疗效果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8):4021-4023.
  (收稿日期:2012-03-27)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心得。方法:抽取本医院2009年7月-2011年11月对113例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统计其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下,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的概率。结果:113例患者中,仅有5例感染,但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得到改善;4例导管堵塞,提示患者不宜长期坐位。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留置股静脉导管时,如果护理得当不仅可使患者放松心理,还可降低感染
在Banach中,本文在很弱条件下,通过迭代序列得到了不连续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的唯一解存在性的一个充分条件,而且给出了迭代序列近代解的误差估计。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科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120例,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并发症情况进行护理。结果:120例患者经过及时迅速处理,均好转,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不良反应,康复出院。本组常见并发症情况:局部血肿或出血18例,发生率为15.0%,尿潴留14例,发生率为1
本文在一定条件下讨论了一类被两个p-Laplacian算子控制的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组Dirichlet问题多重弱解的存在性。
本文讨论一类具有脉冲效应和周期系数的两个食饵一个捕食者的捕食-食饵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利用脉冲微分方程比较定理和乘子理论,证明了系统的有界性,讨论了平凡周期解和半平凡周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发生呼吸肌麻痹,均给予气管插管或气
本文从实物期权角度研究企业运用停时和动态规划方法解决企业出售时机的选择问题.最后根据所得结果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经济解释及政府策略.
本文研究了定数截尾寿命试验数据缺乏场合下Weibull分布中形状参数的点估计问题.利用次序统计量的方法及逆矩估计法分别给出形状参数的近似估计,并通过大量的Monte—Carlo数值
利用上下解方法、嵌入定理和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一类双调和方程弱解的存在性定理.做为定理的应用,给出了一个实例.
本文在无失效取样情形下,提出了产品可靠性参数的一种估计和调整的方法———加权多层Bayes估计法.在无失效数据情形下失效率的多层Bayes估计和引进失效信息后失效率的多层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