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腺受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甲状腺受累LCH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受累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甲状腺功能、治疗及预后。

结果

556例LCH患儿中甲状腺受累LCH患儿8例,占同期LCH患儿的1.44%(8/556例),该组患儿发病年龄(平均为7.6岁)较普通LCH患儿发病年龄(平均为3.4岁)明显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8,P=0.006);男女比例(1.67︰1.00)与普通LCH患儿男女比例(1.38︰1.00)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799)。8例患儿均为Group Ⅰ,即有危险器官受累的多器官受累组,均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症状,甲状腺超声的主要改变是甲状腺肿大及不规则低回声区,其中5例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例患儿均给予LCH-Group Ⅰ一线方案化疗,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3例治疗效果好,目前均已停药,评估处于疾病无活动状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5例治疗效果不佳,其中1例放弃治疗,4例调整为二线方案(泼尼松+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克拉屈滨)化疗治疗后疾病好转,其中1例停药3个月,评估处于疾病无活动状态,另3例仍在维持治疗中。

结论

LCH并甲状腺受累极其少见,多见于年长儿,易并多器官受累及危险器官受累。患儿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像学改变主要为甲状腺肿大及不规则低回声。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甲状腺受累LCH一线治疗效果欠佳,克拉屈滨及阿糖胞苷有可能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35a通过Notch通路调控小儿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传代的肝母细胞瘤细胞分为两组:A组:PEF miR-135a和PSV2neo共转染组,B组:PEE和PSV2neo共转染组,取正常小儿肝脏细胞作为C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135a在两组肝母
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是最具挑战性的临床难题之一,原因在于关节软骨是一个具有高耐久度、自身恢复能力有限的特异化结缔组织。创伤和退行性病变造成的损伤,导致关节软骨逐渐退化,最终引起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以及退行性关节炎。目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有微骨折、软骨下骨钻孔术、关节清理软组织移植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和自体松质骨移植术。然而这些技术手段并非适用于长期临
目的探讨伴低血糖脑病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伴低血糖脑病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及其他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男,2岁5个月时因不明原因脑病、肝病就诊。患儿发病前发育正常。1岁3个月时进食甜瓜后呕吐、腹泻、腹痛。1岁3个月至2岁1个月期间共间断呕吐发作4次,伴腹泻、嗜睡、
人类芳香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雌激素缺乏综合征,是由编码芳香化酶的基因(CYP19A1)失功能突变所致。现对芳香化酶基因的结构和组织表达,芳香化酶在人体雌激素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及芳香化酶缺乏症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
目的总结194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资料,为CHI的诊治和预后判断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94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CHI患儿中,144例曾应用二氮嗪治疗,其中88例有效,23例无效,33例疗效待明确;26例曾应用奥曲肽治疗,其中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
期刊
目的了解血糖正常、糖耐量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T2DM)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探讨其在儿童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87例肥胖儿童接受体格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诊断糖耐量有无异常。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IGT组和T2DM组。胰岛素抵抗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进行评估,以OGTT中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I3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小学生尿液异常情况,探讨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以尿液试纸法对成都地区6 615例中小学生进行晨尿筛查,初次尿液筛查阳性者2周后复查,2次阳性者到当地医院行尿液常规检查,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符合转诊条件者转诊至三级医院接受治疗,并建立随访档案。结果参加筛查的6 615例中小学生中,小学一年级2 624例(39.67%),初中一年级3 991例(60.33%)
患儿,女,21 d,因"少吃、少哭、少动1 d"由外院转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患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全血细胞减少及难以纠正的酸中毒、高氨血症,考虑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可能。送检血尿标本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基因检测,并积极对症治疗。新一代基因测序发现,PCCB基因1个新的纯合框移突变c.838_839insC (L280Pfs*11),突变数据库未见报道,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为致病突
目的分析单中心住院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流行特征、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特点及胰岛自身抗体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内分泌科病房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1例新诊断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每年的患儿人数、各型糖尿病所占比例、患儿的一般情况、家族史、血糖、尿糖及尿酮体、血气分析、空腹C肽、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431例糖尿病患儿中,1型糖尿病(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