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ju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程形式的生态化趋势与教学目标的普泛化趋向。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态度支持下,综合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课程形式更具生态性。这一变化将会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面貌,促使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但同时也使语文教学的目标变得不够具体,如果片面追求形式,不注重落实,很容易导致教学空泛化,忽视基础,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理念下,人们不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多地把它视为由一定时间、空间和语言运用构成的生态系统。语文课程由以往孤立的、显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鲜活的、隐性的素质教育,开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较多的注意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实际运用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和规律。但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被泛化,变得难于捉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仍要重视“双基”教学。课程改革力图克服旧教法的缺陷,不再单纯的以知识和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转向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上,但并不等于语文课程可以忽视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所谓素质实际上是知识和技能在人身上内化以后潜在的一种运用能力,就其内部结构而言,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由各种学科知识、信息、技能以及主体的实践经验、主观感受积淀起来的智能层面,它是素质结构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二是由主体的意识状态、意志品质、情绪态度构成的情感层面,它是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和调控系统。素质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仍是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仍要重视知识和能力教学。当前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学中忽视语言的基础和规范训练,大量追求超文本的、口头的、空洞的所谓情感交流和思想“对话”,没有实在内容,满足于浅表的热闹和视听的愉悦。语文素质以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为基础,不是空泛的,任何脱离语言文字,脱离文本的语文教学都是十分荒谬的。
  (2)科学地进行情感态度教育。新语文课程力求把知识和技能置于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引导学生认知和实践,需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但由;于情感、态度,是人潜在的一种心理倾向,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通过有效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情和高雅的情趣,需要深入探究。目前,由于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尚不成熟,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把重视学生情感反映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经常看到,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总是正面肯定,甚至不惜歪曲事实也要给予“积极鼓励”。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宽容,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鼓励和表扬,虽然具有某种积极的情感效果,但有了错误不指正,文过饰非,混淆黑白,学生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只会助长低级庸俗的趣味。又如,把积极的情感态度理解为表面的热闹。时下,相声、小品争相步入课堂,打着课改的旗号,表演式、竞赛式教法,在教学中滥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兴趣水平,包括有趣、乐趣、志趣三个层面。课堂上“热闹有趣”,虽然可以引起学生某种程度的好奇,但这种由某些外在新异现象所引发的直接兴趣,处于兴趣发展的最低水平,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不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只不过暂时廉价地满足了学生的某种亢奋情绪。情感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此,而在培养学生对浯文美好的感情和志趣。所谓志趣,是一个人终生不渝的志向和兴趣。语文教学要设法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美,感受语文的魅力,体会到其中的情调,从而,对语文产生美好的感情和执着的爱好,形成志趣。学生有了这种志趣,就仿佛获取了一种神奇的魔力,灵魂就会时时受到控制,对语文的热爱,就会与日俱增、欲罢不能,直至永远。
  语文课程不是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和技能学习,总需要在一定情感、态度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影响,但新课程倡导的情感教育又不是孤立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上。语文教学目标从外显的形式上看,有普泛化的趋势,但教师必须对其有清醒的认识,一节课当教什么,不当教什么,应当心中有数。
  2.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趋势与教学任务的模糊化趋向。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以语言材料为本体、语言教学为本位单纯的学科体系,向以语言为载体,文化为内核,文、史、哲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将有助于科学地确立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语文学科内容的边缘化,使教学的目标变得迷离不定,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导致教学虚空,从而走进非语文的教学误区。
  以往语文教学多以语言为本体,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选文以典范性为标准,文本的文化内涵非常有限,而且是“教参”说了算。课程开放以后,文本被置于公共的阅读平台上,接受大众的阅读消费,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学科文化发生碰撞。课文的解读,以往只有“教参”一种,现在,什么人都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在大众化的阅读消费中,或者被哲学家哲学化地解读,或者被历史学家赋予它历史学的内涵,呈现出学科渗透、融合的趋势。语文课文经过这种读解,回到课程体系中,内涵被大大丰富了,但固有的涵义也被冲淡了,被边缘化了。课程重心正在转移,学科性越来越模糊,纯粹从传统语文的角度来解读课程内容已经很难。这种背景下,语文的学科属性还要不要坚持,人文性如何定位?需要讨论,这里我们略陈管见,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
  (1)语文教学要突出人文教育,但课程的人文性要正确定位。人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外延宽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能无“根”。课程内容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允许学科渗透,但这种渗透,不是用其他文化来侵占语文的“阵地”,必须以几千年国学发展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语文课程固有的文化为主体,在这个基础和原则上渗透。简而言之,语文课堂上的文化要有鲜明的语文特点,语文教学要把视点聚集到语文内涵上,而不是像有些人鼓吹的那样,语文课什么都可以教,什么都要教。举例而言,教一篇涉及科学知识的课文,有的论者认为应该请科学老师来教,应该强化文本中的科学内涵。对此我们不敢苟同,语文教学的任务可以是教给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但决不是为了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这是语文课和科学课的本质区别。因此,教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感悟上,而不必把眼睛“盯”在具体的知识点上,作科学辨析。在教学重点的取舍上,应该坚持语文的标准。
  (2)语文课程内容要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语文教学仍然要坚持学科性。语文课程需要综合化,但在综合化过程中仍要有明晰的学科定位,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明确的课堂评价标准。语文学科的基本定位是仍然必须姓“文”、姓“语”,即语文教学必须围绕文本来进行,借助语言品味来落实。当然也要有所发展,即既不放弃语言本体,又要重视文化本体。评价一节课是不是语文课,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看其课堂是否有语言学习;二是查其学生是否有文化积淀;三是观其教学是否有思想生成。当前语文课堂有点滥,非语文的东西充斥在我们的课堂上,一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不敢落实,有人甚至以刻意追求学科边缘化来标榜自己是课程改革的先锋,这些做法是否合理,需要实践检验。
  新课程理念,淡化学科特点,强调学科整合。课程内容由以往单一的语言本体转向以语言为载体综合的文化本体,教学由语言本位向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无疑会得到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将会得到保障,但语文学科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不会减弱,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与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如何区别;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3.课程教学的开放化趋势与教学控制的内驱化趋向。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课堂环境下的封闭式教学,向超越课堂界限,面向生活,开放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但教学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如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容易迷失方向,脱离正确的轨道,从而导致语文教学避重就轻,本末倒置,走向新的肤浅化。
  从前语文教学多局限于课堂,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过去单纯的文本学习,转向与生活相联系的“用中学,学中用”的语用型开放性学习。如果课程开放有度,教学组织有序,师生交流有致,语文教学的面貌确实会发生根本变化,但这种改革也使课程控制难度空前加大,如果教学组织不严,调控不力,很容易导致本末倒置,背离课程改革的初衷。
  (1)放与不放。所谓“放”,是指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给学生提供感悟、体验和语用的机会,让语文知识、能力尽快地融入到学生的素质结构之中。所谓“不放”,是指语文教学必须有具体的课程目标,不能漫无边际。语文教学有时要放,但有时又不能放,采用何种形式要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现实的教学情境而定。如果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需要精心策划,表面上放,实际上仍要有一根暗线,对课程进行调控。教学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是有效的语文学习形式。一节课,一次活动,除去水分,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语文收获。当前不少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面向生活,就是把语文学习由室内转到户外,就是深入生活参观、访问和调查,因此他们经常地、大量地把学生放出教室,进行所谓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做两句采访笔录,发两份调查表,别无所获,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样不高;有人甚至把目标搞偏,教学中花样迭出,慰问烈军属,参加“文化节”,上街做好事,但就是看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痕迹,根本没有语文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不在于此,而在引导学生把鲜活的生活带进课堂来学习语用经验,形成语言规范,引发思想活动和文化交流,再把课堂上学得的知识、技能,形成的思想、情感带到生活中去,或运用,或提高,或发展,形成综合的语文素质。
  (2)活而不滥。语文教学要活,要引入对话机制,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但对话绝不是横向的、多边的、形式主义的你问我答。从本质上说,对话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其核心,是“对”,即主体之间要有分歧,要有争辩,要有对决,要有交锋,平面意义的一问一答不是对话,因此,对话在语文教学中要慎用,不能滥。当前“对话理论”经过一些课程论者泛化地解读,传递了一些错误的信息,导致老师们在教学中滥用。例如:一位老师教《陈奂生上城》,让学生扮演成陈奂生,假设陈奂生的老婆问“你疯了,竟然住进这么高级的招待所”,要求学生与其对话。又如,在一位老师设计的教学中,“课前预习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课堂学习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课下拓展与文本对话,与网络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些津津乐道的对话很少是阅读学意义的对话,鱼目混珠,见诸于公开发行的期刊,引发了很多混乱,流毒甚广,急需廓清。
  (3)变与不变。课程改革不是对以往教法的全盘推倒,不是另起“炉灶”,相反它需要吸收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有些做法永久性地不能变,有些做法随着时代变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必须变。例如:听说读写,这些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需要长期保留。又如课堂讲授,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过去满堂讲,不对,需要改革,但教学中,当讲的仍然必须讲,而且还要讲透。随着历史的发展,语文教学需要引入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例如:参悟,课堂上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法让学生沉浸其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会文悟道,形成智慧;体验,课堂上虚拟特定的生活情境,设法让学生设身其中,通过现场“经历”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化成综合的语文素质;语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创设特定的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中进行语文的实用训练,从而增强语文的实用能力。这些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教学价值,需要推广。
  过去,教学控制多通过明确的指令来进行,是一种硬控制,具有强制作用,但这种控制往往只能管到学生的“行”,管不住学生的“心”;现在教学控制,需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来间接影响学生,主要通过兴趣、目标链,借助内驱力来牵引,是一种软控制,这种控制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一旦发生效果,往往能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能影响学生的“心”,甚至能对学生终生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主体——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是从经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高师毕业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毕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特征、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了如何调整高师生的就业心理.
建立合理高效的党政领导体制,处理好党政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强政权建设,促进经济腾飞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过去出现过两种极端的倾向。
中共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不仅予以支持,还应正确引导.
从坚持育人为本和“大德育”的视角出发,从教育、管理、服务的结合上来探讨高校德育全员育人长效工作机制的时代内涵,旨在挖掘和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强化德育功能。
从"情理并包"、"奇倔与恬淡相融"、"骈散相通"三个方面阐述了曾国藩文论的兼容性,并探讨其文论圆融、通达的原因.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语言因素而言,歧义主要存在于三个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为读者勾勒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
“执两用中”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离开两端而执中道.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它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这一思维方式又称中庸、中
文章对关中方言"把"字句几种特殊形式与近代汉语"把"字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考察近代汉语语法可以深化对方言语法事实的认识,正确解释某些方言语法事实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