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养生事半功倍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唾液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中医书上都提到,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之,能润五脏,悦肌肤,使人长寿不老。
  古人十分重视唾液养生。自古以来,养生专家即视口水津液为健康的重要源泉,甚至将口水神化异化,赋予它以“金津玉液”、“琼浆玉泉”等甘霖美名。古人造“活”字,亦是舌旁从水,既是示人以舌旁有水方能活,又是示人舌水唾液可以活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唾液的重要性。
  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唾液何以能养生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古代医家曾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还有人认为,唾液养生属于气功的一种,其中蕴含很多深奥的养生原理。不管怎样,古代养生家多种多样的实践都证明了唾液养生确实有很好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等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和十多种酶以及近十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有机酸和激素。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唾液中还有一种过氧化物酶,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毒性。唾液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及润肌减肥等多项功能。
  依据美国乔冶亚大学研究结果,可致癌的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若与唾液接触30秒后即会稀释抑制。换言之,唾液有很强的防癌效果,是天然的抗癌剂。
  除此之外,又因其具有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且所含溶菌可杀灭病毒和细菌,因而唾液不但是身体可自制自备的保健利器,同时也是养颜美容与护肤减肥的佳品。
  唾液养生二法——
  食玉泉传说为西汉道人蒯京所创。该法是在清晨起床后,起身端坐,或仰卧、站立,先凝神屏息片刻,轻轻吐气三口,再闭气咬牙,口内如含食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30次,漱口时口内将生唾液,待唾液满口时,用意念分三次将唾液送入丹田。如此三次,称为三度九咽,名为“食玉泉”。初练时可能唾液不多,久练后便会自增。每天早晚各练1次,就会收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能使面部润泽,精力充沛,体格健壮。西汉道人蒯京因“食玉泉”而肤色红润,牙齿坚固。
  赤龙搅华池赤龙即舌头,华池即口腔。就是说,在非饮食情况下,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拌,使体内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该法为晨起时端坐床上,或闲时端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然放松肢体,排除杂念,闭目,合口,用舌先从左上牙床内侧转至右,然后,舌再从右上牙床外侧转向左;再从左下牙内侧转向右,又从右下牙外侧转向左,如此反复各搅9次。继之上下牙轻叩36次,用口中唾液鼓腮漱口9次。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3次,缓缓咽下。
  当然,还有另一简易生液法,即持续“舌舐上颚”数分钟,自可满口生津,口味甘露。
  以上几法持之以恒,定可收到精盈、气足、神全的效果。
其他文献
揪印堂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rn印堂穴位置: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目的:探究残胃病变的内镜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残胃及吻合口炎者29例,占51.8%,残胃及吻合口溃疡者1
午睡起于何时,还真难以说清楚,若从“宰予昼寝”算起,至今该有2500余年了.尽管宰予昼寝受到老师孔子的指责,但由于生理需要,历代文人嗜睡者仍大有人在.由于文人的特点,他们的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腹胀的常见原因以及其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以来90例腹胀新生儿进行病因分类、回顾并总结治疗转归,并作分析探讨。结果:经过病因分析并及时
腰眼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位于“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用掌搓腰眼和尾间,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这对于中老年男性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中年过后,肾气多有不足。但多数人补肾的方法是食补,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按摩腰腹部也能起到健肾和
康熙在童年时曾出天花,侥幸未有死亡,大病初愈后,脾胃不和,胃纳欠佳,脾虚泄泻,身体十分虚弱.由于他在患天花期间多次口服汤药,味苦难耐,现在再也不服苦药了,这让御医们束手无
目的:探究孕产妇在围产期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对其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收治孕产妇6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孕产妇300例。对照
有些老年朋友,常常用旧观念、老眼光观察分析问题,因此常有一些看不惯、不顺心的事情烦扰自己。这種心不爽、气不顺的心理状态,对老年人养生防病极为不利。俗话说,“境由心造”,老年人要想顺入老境,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主要是心胸豁达,遇事随和。  很多尽享天年的老人以他们亲身体验告诉我们:随和平顺是养生长寿之本,而随和之心,来源于“三放”。  一是放下。首先要放下架子,即使离退休前你不是什么“官”,但长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包括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声,并分别对应五脏,即肝呼、心笑、脾歌、肺
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我院门诊中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状况,为加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参考。方法:从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的所有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2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