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学习,在融入“互联网 ”之后,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设备等,让课前预学、课中自学与互学、课后展学经历一场深度学习的变革。不论是借助互联网的资料读懂诗意,还是借助云平台感知意境悟诗情,还是借助教育APP的吟诵与群诗阅读,都会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充满兴趣,充分挖掘学习潜能,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 ;古诗词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学习在小学语文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可是回顾我们的学习总是老师串讲的居多,对于感悟情感、体会意境、吟诵体验都因为课堂时空有限而大打折扣。更不要奢望激活思维、培养能力、落根语文素养。可喜的是,如今“互聯网 ”广泛应用于教学,让小学语文的古诗词学习也经历一场深度学习的变革。
  一、“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预学
  曾经的古诗词预学不外乎就是读读课文,勾画生字词,预学没有生长点,对激活课堂思维完全不能垫牢基石,如今“互联网 ”时代,预学充满乐趣与目标。
  安排预学前老师通过对该诗词知识的前后联系、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着力点等因素进行分析,遵循以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原则,整体构思教学环境创设、学习任务清单和微视频设计等,利用QQ、微信、二维码等网络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数字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预学挑战,让学生在“自读、自探、自疑”的自主化“预学”活动中发现新知识、感知新内容、生长新思维,同时还可以采集新问题,为课堂交流与探究“储备”自己的思考。
  以学习任务清单来谈,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任务,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文本相关联的微课、电子文档、视频以及老师的口头经验和资料。学生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完成导学单上的任务,将结果通过网络平台传送给老师,同时在打包好的任务清单里面加上个人的疑惑点,老师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大家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二、“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自学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自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相应素养的关键环节。古诗词学习,老师要为他们营造多维、智能的学习场地,引导学生以云平台为载体,围绕学习任务,借助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采用观看微课等方式将诗词内容变得简单明了,允许学生带着问题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究感悟。并且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我阅读能力和人格修养。只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巡视过程中,要利用云平台传输学生问题,并推送资料给有需求的学生,进行适时引导、个别辅导。
  比如《清平乐·村居》学生自学中对上阕“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深入理解没有内化,就可以传递“这是一个怎样的景色?相媚好之间的情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给相关学生,实现课堂个别辅导。并配上多媒体课件的学习提示和相关景色视频展示,让他以书旁写感受方式再内化,并将学习感受通过班级实物展台展示或者通过云平台上传。这样,学生围绕相关问题,借助平台资源,看读写思,深入感悟,虚拟交流,自主测试。
  三、“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互学
  所谓“诗词互学”,就是让课堂富有生机和灵性,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疑难的都展示出来。通过展示交流引发对文本内容的思辨、深化,实现思维互动、观点碰撞。
  只是交流互学中,先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主学习时的重点问题进行互学。学生打开手机或电脑,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通过高拍仪、实物展台将学习笔记投射到电子白板上,将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的内容通过电子绘图板传到云平台,并利用电子显示屏逐一展示。鼓励通过电子白板与PPT嵌入分享学习成果,敢于表达“我的不同、我的质疑、我的补充、我的表扬、我的建议”,实现老师、学生、资源、学情的互动。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在全班进行广播,形成核心问题,展开全班讨论,或者上传读后感,让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富有蓬勃张力和鲜活生命力。
  比如《清平乐·村居》的朗读互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音乐来创设吟诵情境,聆听朗诵范本模仿吟诵。师读、 生读都配上恰当音乐,体现出上阕农村闲居人家的宁静安适,下阕小儿子的憨态可掬、调皮稚气。朗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语气平和优美 ,“相媚好”时一种陶醉,“最喜小儿亡赖”语气变得喜欢。可以让小组利用云平台展示互学,朗读体验中互相评价共同提升。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讲授,而通过云平台,实现了进行适时的交互,以及学生大面积交流及深度讨论,体会诗词意境。
  四、“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展学
  此处的“展学”是古诗词学习后的拓展学习。拓展学习涉及的方面很多,利用“互联网 ”,拓展群诗的阅读、诗词吟诵、诗词表演等。
  群诗阅读,是一种“交叉阅读”“立体阅读”,通常是在教师组织下,一段时间内,借力互联网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个文本阅读中关注一类诗的语言特点、意义重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原有的读懂的“一篇”走向读通“一类”,这“一类”也许是“一首带多首”“同作者”“同主题”,群诗阅读绝不是多文本的叠加,而是借力“互联网 方式”的诗词潜能挖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懂到读通的转变,其中洋溢着语文思维的审美情趣。
  诗词吟诵,传统的吟诵主要应用于课堂,由教师带读、学生随语音资源跟读等方式,主要舞台范围局限在课堂上。而如今互联网时代,吟诵类软件的开发,将吟诵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可以在任何时空展开。尤其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就自己理解古诗词后的感受来进行朗诵品味,借力手机诵读APP,整合朗诵资源,参与朗诵 、比赛等体验。其中“为你诵读”APP就是我班孩子特别喜欢尝试的一个平台。
  诗词表演,也是学习结束后,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将诗词故事表演。比如《清平乐·村居》学习后,老师采用“音乐 图画”的方式将全文中最是俏皮活泼且精彩有趣的句子表演。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应用现在的新技术辅助角色扮演活动,把“小儿”的闲适自由、心无旁骛、纯真状态表演出来,并创编诗文剧本,小组为单位将剧本拍摄为小电影,以此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无论是课前预学,还是课中自学与互学,课后展学,都是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思维品质实现深度学习,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促进知行合一及完美人格形成,使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诗词学习中得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先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J].小学语文,2017(1).
  [2]田慧生.走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费县是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县,山东省玉米制种样板县和“三○”工程试点县。费县种子公司有10多年的杂交玉米制种经验,在多年的制种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夏播创优质高产的综合配
摘要:“组合最优化”是运筹学与管理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程。组合最优化问题通俗易懂,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大多数其他学科不同,研究组合最优化问题往往都是使用一些最基本的数学运算,然而问题的解决又体现了相当强的方法巧妙性。因此,不仅仅广大专业人士去研究组合最优化问题,更是吸引了很多非专业的数学爱好者去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组合最优化”教学中的一些具体体会,以及一些常见的组合最
本文通过介绍《变形记》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包括阅读感知并围绕小说的三大核心要素绘制导图;围绕“变形”梯度设置问题导图并分“读前——读中——读后”引导学生突破小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新型的教育设备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电子白板以其强大的交互和应用功能,使课堂互动更加便捷,有利于强化课堂教育效果,提升教育质量,因此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本文以鸿合电子白板为媒介,探讨其多项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是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一体、兼容游戏与教学主要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符合人本主义课程观、活动教学观、母语学习规律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生命生长成长的真正家园。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游戏;融合;儿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明
【摘要】建档立卡户学生要面对的难题,不只局限在经济方面,还有与同学、社会交流时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更能从广博的中外文化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语文课堂,是实现“扶志”目标的有力载体之一。重视语文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完成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语文课堂;情感关怀  【中图分类号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的质量。在小学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老师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
文秘专业学生职业习惯的培养,关系到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前景,是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习惯主要从加强课堂管理,教师以身示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
2001年以来,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人民日报文艺部在加强文艺评论版、增强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力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得到有关部门、报社、文艺界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摘要】语言积累是指语言积聚的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含语言材料、语言技巧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积累。语言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拓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学生记忆力、理解力较强,处于积累语言的黄金期。此时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心底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