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7 港台潮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zhixiangxiaz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钮承泽、魏德圣、九把刀等人成为被大陆观众熟知的中生代台湾导演;内地香港合拍片出现惊喜,香港本土电影开始缓慢回潮。
  过去在内地观众印象中小众、文艺的台湾电影近两年涌现出不少引人瞩目的商业片,甚至推出了《赛德克·巴莱》这类气势恢弘的史诗之作。钮承泽、魏德圣、九把刀等人成为继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这一代新浪潮巨匠之后为大家熟知的中生代台湾导演。伴随着两岸三地电影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2012年,大陆与台湾合拍势头继续走高。
  前年,林书宇导演的《星空》、杜家毅导演的《转山》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而龙年伊始,钮承泽执导、两岸三地明星加盟的《LOVE》一举拔得情人节票房头筹,而蔡岳勋执导,赵又廷、黄渤主演的动作大片《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拿到近亿元票房。但在票房大获成功的同时,这些影片也遭到观众不同程度的质疑,比如《LOVE》四不像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四合院的故事非常虚假,与另外三个故事格格不入。” 台湾导演朱延平也直言,“《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拖了1年才合拍成功,像中外合拍又像内地香港合拍,但细看什么都不是。”
  与题材大众、类型突出的合拍片相比,血统比较纯粹的台湾电影在大陆市场却遭遇水土不服。台湾2011年的金马奖最佳影片得主《赛德克·巴莱》在大陆公映时,票房只有1000多万人民币。
  台湾新生代明星的崛起也是近两年不可忽略的现象。2012年,赵又廷堪称大陆年度曝光率最高的台湾艺人,他共有四部影片在大陆公映:《LOVE》《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搜索》《第一次》,新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将于2013年上映。此外,彭于晏也有《LOVE》《寒战》《太极》(1、2)四部影片上映。
  2012年末,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委、现年83岁的台湾导演李行12月2日在台北宣布,历经三年沟通,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已颁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早在2010年,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后,中国台湾地区电影以进口片资格进入中国大陆便不再受配额限制,但是,并没有具体执行细则。此次出台的《现行办法》则明确了相关细节。
  2012年,香港影人进一步在合拍片中摸索“港味”与内地文化的兼容,从最初的顾此失彼到逐渐找到平衡,从而诞生了《桃姐》《春娇与志明》《寒战》等叫好又叫座的合拍片,逐渐式微的香港本土电影也开始缓慢回潮。
  电影《桃姐》表现的人伦亲情感动了全世界的观众。许鞍华最擅长表现香港中老年妇女朴实细腻的生活状态,刘德华与叶德娴这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经典“母子档”本身就代表了传统“港味”的延续,该片包揽的超过二十个奖项也为影片累积了大量口碑,最后总票房突破7000万元,成就了2012年文艺片的票房奇迹。
  彭浩翔导演的爱情小品喜剧《春娇与志明》是《志明与春娇》的续集,故事背景从香港搬到了北京,港式白领情调以及彭浩翔独有的幽默和趣味仍然巧妙地得到保留,在香港本土拿下2800多万港币票房,内地票房亦超过5000万元,相当受白领观众欢迎。类似套路还有阮次山导演的爱情喜剧《我老公不靠谱》,票房成绩亦不坏。
  《寒战》是少有的没有内地、香港双版本的警匪片,只有一个版本,却成为2012年香港本土最卖座的影片、大陆2012年最卖座的港产片。两位新导演跳出警匪片窠臼,将“办公室政治学”引入影片,从而将这个成熟的香港电影类型推陈出新,避开了题材雷区,较好地平衡了两地观众的观影需求。
  但也有部分失去“港味”又没能讨好内地观众的合拍片,如《大魔术师》《血滴子》《听风者》《太极》《四大名捕》;杜琪峰的《高海拔之恋II》也低于预期。总体而言,高投资、大制作的古装戏、民初戏有明显衰落的趋势,而中小投资、现实题材,“港味”突出的香港电影更受内地观众欢迎。
  当香港导演北上制作合拍片成为大潮流,最能体现正宗“港味”的香港本土电影越来越萎缩,这是不少香港影人忧心忡忡的问题。
  2012年7月16日,香港电影发展局向媒体公布消息:为协助香港电影开拓内地广东省粤语区逾一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香港电影发展局成功争取在CEPA框架下,港产片免受配额限制,票房分账提高至25%。香港电影局资助港产片在广东省发行,上映的宣传费可“实报实销”,每部片最多25万元。
  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举措的实施,香港电影局提高了电影制作融资计划的最高上限比例,预算制作费用不超过港币1000万元的电影,融资金额最高上限由总预算的35%提高至40%,最高港币400万元。另外,25万宣传费补贴只是在试验期,将来数目还可能增加。
  2012年,CEPA效应未及凸显,香港电影人仍然制作了一批“本土菜”,以迎合香港本土及东南亚市场。于是,彭浩翔的低成本小制作《低俗喜剧》大卖3000万港币。他也由此成为去年香港本土最卖座的导演。3D情色片《一路向西》的票房超过2000万港币。还有一批中型制作《烂赌夫斗烂赌妻》《起势摇滚》《喜爱夜蒲2》《扎职》《等·我爱你》等,这些作品保持了浓郁的港味,总体票房虽不突出,但也不缺乏生存空间。
  预计在2013年,受成功案例的鼓舞,将会出现更多“港味”合拍片,而香港本土电影也将以中小型电影为主,继续延续生命。
  (喻若然)
其他文献
2012年中国电视台的高层人事频动,比之2011年更多,更广。  相比2011-2012的广电人事变动给人们带来的诸多意外,2012-2013的广电人事变动则多为顺理成章。不过,这次的高层“换脑”却为人们对下一轮电视竞争态势的猜想留下很大空间。  江苏、湖南、上海的广电人事变动最受注目。  原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卜宇接棒周莉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台总台(集团)台长,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到了退休年纪
期刊
2012年,“三甲”轮流坐庄卫视第一宝座,前十卫视格局动荡。  2012年,湖南卫视终于体会到逆水行舟的意味。多年来稳居省级卫视收视排行榜首的湖南卫视在这一年几番“失守”,又几番振作。主客观的环境都有影响。相较而言,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娱乐节目及广告的调控新政似乎令湖南卫视最“受伤”,同时,政策引发的反应进一步暴露了湖南卫视内部的“经年旧患”。内外夹攻之下,2012年4月起,湖南卫视的名次连续波动,
期刊
除了《人再囧途之泰囧》书写票房奇迹,还有一众表现出色的“小片”不容忽视。  “小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已经不再是一部喜剧片,而是一部“票房恐怖片”。“票房过了5亿,冲7亿、8亿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不再属于我了,而是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徐峥面对影片几近“疯狂”的票房涨势感叹道。  至2013年1月中旬截稿之日,《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已突破12亿元,创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光线影业去年出品的《匹夫》
期刊
2012年,内地新增影院848座,银幕3832块,银幕总数达13118块,同比增长41.3%。银幕总数中,2K数字银幕1.2万块,IMAX银幕100块,中国巨幕15块,X-LAND幕(万达4K)4块,POLYMAX2块。  自2010年来,银幕数增长连续三年以超过30%的增幅高速发展,新建影院多厅化发展趋势加强。此外,2012年中国银幕总体呈现数字化、3D化、巨幕化的多元发展特点。  2010年时
期刊
2012年,中美合拍出现了一波新热潮。  2012年内地市场与好莱坞的第一个关键词是“34部”。  年初,内地引进分账片的配额在既有的20部基础上新增14部3D或IMAX电影;美方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的实际价值有了翻倍的提升。  从2012年的情况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了好莱坞海外最大市场。好莱坞大片中的《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漫游》《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地
期刊
中国企业对海外知名电影企业的并购成为2012年全球电影界的一个热点。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好莱坞,万达集团对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影院公司的收购都是2012年娱乐产业的年度事件之一。  2012年5月,这桩酝酿、谈判了两年多的交易终于正式公布。成立于1920年的AMC是北美的老牌院线,旗下有346家影院、5028块银幕。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加承担债务的代价,从持有AMC的5家基金手中购得了公司的全部
期刊
“电影分账风波”让产业上中下游的利益格局进一步清晰化。  2012年11月15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家发行商联合向全国院线发出《调整国产片分账比例通知》,要求将票房分账比例从原来的43%提升至45%-55%。11月19日,十三家院线联合发布《关于对的意见》,院线方不仅严词拒绝了修改分账比例的要求,甚至表示,如果发行方坚持,将有可能造成影院大规模拒绝放映的严重后果。  后经数番交锋,20
期刊
《画皮Ⅱ》、《太极》系列、《血滴子》和《十二生肖》等在2012年下半年上映的华语3D电影都选择了通过后期制作而非前期拍摄的技术解决方案。  前期就采用3D摄影机拍摄,画面效果更好,但资源投入和运作风险高;后期转制的优势则在于整个工序基本可在电脑平台完成,因此前期拍摄仍可按传统方式进行,这就极大减少了制作变数,并使3D制作的投入和风险更为可控。  在好莱坞,后期转制已成为3D电影制作的主流方式。华语
期刊
2012年,你记忆最深刻的行业事件是什么?  苏晓(SMG尚世影业总经理)  中国电影票房年终收官于170亿,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成为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  曹华益(新丽传媒董事长)  电视剧《甄传》和电影《泰》。  刘江(电视剧导演,代表作《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等)  “网络泡沫”破灭,电视台购片更谨慎,整个行业在做回归理性的努力。这
期刊
2012对中国的新媒体领域而言,是值得庆祝的一年。以广告为主要营收模式的视频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江湖地位”正式得到确立;同时,强调“多屏合一”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试水电视屏。  视频行业“大步快跑”  视频行业的步子,比传统行业迈得大。“这是因为船小好调头。”某视频网站高管说。  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