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支架问题”教学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floved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支架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支架问题的利用形式也十分多样。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特定的文本写作的主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与设计。发挥支架的导向作用。发挥支架的诊断作用。发挥支架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小学 作文 支架问题 研究
  “支架问题”能够很好的为小学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带来显著的辅助效用。教师要善于设置各种类型的支架问题,要灵活的利用支架的效用来辅助小学作文课程教学的展开。支架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支架问题的利用形式也十分多样。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特定的文本写作的主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与设计。这无论是在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上还是在锻炼学生的作文技能上都能够发挥极大效用。
  一、发挥支架的导向作用
  首先,支架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让学生找到文本写作的切入点,这一点在作文习练中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文本的写作能力普遍还较为有限,不少学生在拿到相应的写作主题后都不知道可以如何展开,找不到写作的方向与思路是学生普遍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要合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支架问题的辅助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障碍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将对于学生的思维引导以提问的形式展开,让支架问题的导向作用能够充分得以发挥。这通常会立刻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会慢慢明确应该有的写作方向,有了这个基础后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够重点突出,这也是发挥支架问题的效用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
  例如: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任务“让大家认识我”,结合这个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支架问题”来设计给予学生文本写作的引导,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你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个子高还是矮?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性格是开朗活泼还是乖巧文静?长大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就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回答,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自我介绍,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内容充实。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支架问题对于作文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的范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挥支架问题的引导作用,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些大家容易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来明确写作的方向及思路,然后写出规范清晰的文章。
  二、发挥支架的诊断作用
  支架问题还能够发挥一定的诊断作用,这也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引导的切入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较为有限,而作文在写作时学生往往首先需要经历一个文本构思的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和方向,进而找到更加合适的写作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支架问题的诊断作用,可以透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写作主题应当如何展开,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会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这也会让学生自己去慢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写出较好的文章。
  当面对一个习作任务时,学生往往有多种想法,但是不知道从何开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慢慢明确应当有的写作方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支架问题来给予学生引导,充分发挥支架问题的诊断效用。例如:四年级的习作任务“抢橡皮”,教师可以首先设计支架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融入到这个写作主题中。当学生回答自己在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之后的想法,对手有什么动作,你觉得他在想什么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在进行活动时的表现,也可以判断出学生对于活动过程的描述是否清晰合理,进而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进一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可以诊断出自己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加强的一些方面。这些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收获,会帮助教师明确今后的教学完善目标,并且帮助学生梳理合理的写作思路。
  三、发挥支架的激励作用
  问题支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这也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推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要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思路,进而明确更加合理的教学指导方向。教师在设计支架问题后,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更多积极与正面的评价,这是发挥支架的教学激励作用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途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答案时要给予学生更多肯定与激励,对于学生新颖的思维以及个性化的表达都要更为宽容。这样,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思路才会更加宽阔,学生也更容易体会到作文课堂的学习乐趣,这些都会为实际教学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对于一个个问题的探索解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文章的框架,充实文章的内容。相对于回答一个习作主题来说,将习作主题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来回答显得更为简便、容易,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获得成就感。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回答的正确率越高,越能够使教师和学生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鼓舞;而当准确率较低时,则能够激起学生与教师的奋进心,推动督促教师与学生。教师要善于体现支架问题对于作文教学的激励作用,要多让学生受到正面的肯定与鼓舞,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信心,这样才会促使学生慢慢获得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5)
  【2】居静.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3)
  【3】郭淑敬.小学生写作指导【J】. 学周刊,2011(05)
  【4】汤建英.现阶段作文教学的三个走向【J】. 小学语文教学,2010(04)
  【5】胡剑红.支架幼儿语言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1)
  【6】汤建英.打开过程 着力指导——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化指导初探【J】. 作文教学研究,2009(02)
其他文献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针对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分布不合理等现状,提出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办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逐渐增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当中,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顺应改革的潮流下显得非常重要。而语文作为一门感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良好的记忆,推导,和分析能力,从而来体会语文中的情感,分析其中的语句,体味作者写文章时的感受。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那么就很难将学生带入教师的课堂讲学当中,因此,初中语
农业高等院校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师资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氛围等问题。提出完善
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迫切地要求高职院校尽快培养出大量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外语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具有高职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我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坐不住,甚至表示不喜欢画画的学生,却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偷偷地画动漫人物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在美术课上连40分钟都不
以广州.从化万亩花卉产业示范园为例,探讨了SWOT分析法在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分析了该园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以此得出园区发展高质量和
【摘 要】  近年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的共同承认的语言,他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为了培养出更多综合性的人才,我国开始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高中的英语作为高中三大基础课程之一,也相应的进行了新课改。但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课改进行中 高中英语 教学现状 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是引导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增强写作积极性和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解决当前作文教学模式单一和难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教学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综合考虑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  就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个性化教学不足问题显著而且
核心技能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本文由应用文写作的核心技能入手,阐述了应用文写作核心技能的训练途径,包括生活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对接受者来说,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这种引导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最终还能起到推动历史的作用。接受美学的这一观点对于语文教师加强美感教育的观念是很有认识意义的。  这里所说的美感,又称审美感受,是指人对美的观察、欣赏、体验、判断和评价。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认为:“文学是精神产品”,那么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享受。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