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市”课程材料的有效提供与调整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市”课程是我园开发的一种菜单式混龄混班的自选性活动课程,它充分利用园内宽阔的廊道空间资源,设计开放式的活动区域,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环境与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相互交流、主动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那么,材料作为“超市”课程中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以及幼儿互动交流、操作体验、建构学习的媒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提供与调整才能发挥它的多元价值呢?
  一、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1.由“远”及近提供真实材料。
  一些真实的设备、工具等材料因其具有“真实性、挑战性”而备受幼儿的喜爱。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老师们都不敢、也不愿去尝试使用,因此看似离我们很“近”的材料实际却离幼儿很“远”。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大胆尝试的机会与条件,我园在“超市”课程活动中由远及近,努力为幼儿提供真实材料让他们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真实的发展。
  如在“木匠行”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锯子、小榔头、钳子、起子、钉子、螺丝等等;在“宝贝厨房”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榨汁机、面包机、小刨刀、水果刀等等;在“摄影工坊”中我们则为幼儿提供了照相机、电脑、相片打印机……这类材料因真实而激发了幼儿操作、使用的兴趣;因真实而培养了幼儿专注、细心的品质,真实材料所带来的真实体验也让他们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识、合作能力等都获得了发展。
  2.切“近”提供层次材料。
  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材料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在我园“超市”课程活动中,为满足三个年龄段幼儿同时活动的需求,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尽可能做到关注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并为他们提出适宜的挑战。
  如在“木匠行”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锯、刨、钉、拧、组装等材料,而同样是锯子我们也做到长短不同,锯齿大小不同;同样是木头也有长短、厚薄、密度的不同;同样是组装材料也有组装的内容、个数、难度的不同,这样就便于幼儿自主选择,确保不同年龄段及同一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选到切“近”自己的材料。孩子们大都会通过比较、判断和尝试操作选择出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而这些层次性材料也让不经意间的“教与学”“相互合作”等交往互动、探究学习过程自然形成。
  3.见“高”识远提供安全材料。
  在“超市”课程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安全”永远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因此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我们强调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任何伤害隐患的材料以及提供确保幼儿安全活动的防护材料。
  如在“建构行”中,我们提供的各类罐子都是经过严格清洗、消毒后才投入使用,瓶子也大都选用矿泉水、饮料等塑料瓶防摔防破。“木匠行”中我们则为每位幼儿提供头盔、护目镜、防割小手套、围裙等安全防护材料,让幼儿能够安全地去尝试那些他们感兴趣又有挑战性的任务。安全材料的提供既给幼儿创设了安全的环境,也让他们积累了不同的安全认知,掌握不同的安全防护方法,获得安全的经历体验与成长。
  4.多“低”少高提供低结构材料。
  低结构材料因其具有原始性、可变性,相比高结构材料在游戏、操作、探索中更具开放性,更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们是幼儿熟悉的、日常的,能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在有效互动中引发新经验。因此,在“超市”课程材料提供时我们尽量做到多提供低结构材料,少提供高结构材料。
  如在“逃家小镇”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沙子、树枝、贝壳、泥、麦壳等材料,在“创意集市”中为幼儿提供各类纸盒、纸箱、纸管、罐子、瓶子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孩子的眼中是不同的宝贝,他们会对其进行大胆地加工、改造、组合,这一过程就发挥了幼儿无限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精神和求异思维、提高了决策能力。
  二、加减乘除,相得益彰
  材料投放后,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与之互动的情况,发现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与活动的推进是否有促进作用,并据此进行有效调整。
  1.增“加”材料赋予活动新内涵。
  “超市”课程活动无限的生命力依托材料的不断调整。因此当幼儿对某些材料失去兴趣时,教师就应该适时考虑如何调整了,而“增加”材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新材料的出现能让幼儿在新刺激下引发新探索,生发新活动,促成了原有经验向新经验的自然转换,给课程活动赋予了新内涵。
  如在一次“自行车行”活动中,孩子们一如既往有的在组装自行车,有的在给车轮安装链条,尝试让踏脚的转动带动车轮的滚动。突然有个孩子发现有了两只气筒(老师悄悄提供的新材料),于是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开始交流气筒的作用:“这是给轮胎打气用的。”有的孩子说。“那我们来打气。”接下来有的孩子开始研究气筒芯如何夹在轮胎嘴上,怎样辨别轮胎气已经足了……给轮胎打气活动生成了。小小的气筒赋予了活动新的内涵,在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还发现有的轮胎气老是打不饱,也许是轮胎破了吧,接着如何查找漏气的轮胎、发现漏气点系列探究又在不断进行着。
  新材料的出现拓宽了幼儿的活动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涵,也促进了他们操作、探究、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增加材料不宜一次过多,教师要适时观察材料投放后幼儿的表现,为以后材料的增加提供新依据。
  2.删“减”材料赋予活动新挑战。
  当材料顺应幼儿的发展和需要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超市”课程活动中,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操作的熟练,有时适当“删减”材料能让活动出现新问题,带来新挑战,从而引发了幼儿对材料的新思考,使他们重拾活动兴趣。
  如在“玩沙乐”活动中,孩子们突然发现原来挖沙的小铲子不见了,在找了好大一会后孩子们终于接受了今天肯定没有铲子的这个事实。于是有的孩子就用树枝挖,结果不行;又有的孩子用手挖沙,结果时间一长手吃不消了。一个孩子发现用蚌壳挖是个好办法,于是几个孩子就开始模仿起来,没有蚌壳的孩子又开始在装沙的雪碧瓶上想办法,用剪刀减去一片,结果捏着瓶口又能挖沙还能装沙,效果特别好,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少了铲子的垂头丧气到忙得热火朝天。   材料的删减有时确实为活动增加了困难,但同时也赋予了活动新的挑战。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对其他材料的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学会了去改变,这时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能力等就被激发了。当然,删减什么材料,如何删减需要老师认真思考才能达到“材料少了但方法多了、空间大了”的效果。
  3.自“乘”材料赋予活动新体验。
  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而不增加工作量,要延长材料的生命力而不更换新材料,很有效的做法就是自“乘”材料。在这里它指的是将原有的材料自由组合、重新整合,以一种新形式出现在幼儿活动中,让它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由此感受带来的新变化,新体验。
  如在“汽车行”活动中,孩子们的汽车不小心开到了“建构行”,于是“建构行”的孩子乐开了花,“我们的公园停车场营业啦!”一个偶发的现象让两个活动场所的孩子决定材料组合、人员组合开展活动。于是,热闹的马路主题建构活动开始啦,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在马路上还划分了所谓的三个车道,“公交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不同的车辆在那里“行驶”,十字口设置红绿灯等交通标记,马路旁有公园、小区、商场,里面分别建有停车场。“哎呀,路上太挤了,我们还是再建个高架吧!”新的游戏计划在活动中不断生成着……
  材料组合、人员组合让原有的交往空间扩大了,让单一的课程活动丰富了,孩子在新活动下的新经验提升了。当然,自“乘”需要掌握有效时机,应时而组,它更多的可能是不同“课程”活动之间材料的组合,以此来推动活动的新发展。
  4.去“除”材料赋予活动新转变。
  在“超市”课程活动初期,我们老师会投放比较丰富、多样的材料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幼儿在活动中这个玩玩、那个试试,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玩什么,这就是材料信息过多导致的结果。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大胆取舍,去除不需要的材料让活动获得新转变。
  如在“摄影工坊”活动中,一开始为前来摄影的顾客们提供了很多服装、配饰、道具等,结果孩子们头上戴着鸭舌帽、身上穿着泳装、手里拿着笛子,整个造型另类,缺乏艺术感,最主要的是一会某服装少了,某道具不见了,乱作一团。后来经过老师和孩子的协商,决定把摄影内容划分为三个套系:沙滩系列、舞台系列、田园系类,摄影分三个背景,所有摄影用的服装、配饰、道具全部按三类归放,不需要的全部去除。后来配饰也进行了调整,保留帽子、眼镜、领带(围巾),其余去除,最后“摄影工坊”活动获得新转变,选套系——化妆——摄影——取照,一切活动井然有序,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去除材料有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活动过程更有序,指向性更明确,孩子在活动中更专一,探究更深入。当然去除材料时老师们更需要的是和幼儿共同来协商,明晰为什么要去除材料,确定应该去除哪些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让材料在追随孩子中推动活动新改变。
  我们认为,材料是“超市”课程活动的生命所在,教师要在解读幼儿对材料需求,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基础上有效提供、智慧调整,真正让材料焕发追随儿童所带来的无限教育生机!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校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不仅是军队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实践,也是我军加强质量建设的重大举措,其中的军政理论训练课程教学工作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键词]国防生 军政训练 理论课 基地化教学 实践  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国防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国防生军政理论课程实现院校基地化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紧紧把握课程建设方向,增强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课程建设是指以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课文内容有时会有跳跃,有时会省略不写,为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想象,让学生思绪飞扬.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去填
期刊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它的表演艺术要求情韵并茂、气韵生动.“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所谓“韵
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为目前单调的语文课堂指明了创新方向,激励阅读情趣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情趣化为研
讨论法是一种课程改革时期使用较多的教学法,因其显著的交际、口语锻炼等特点被学生和教师所接纳。小学语文教学使用讨论法是因为语文知识的扩展性、语文语言性决定的,教师的
阅读是学生初步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主要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采用
期刊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语文教师的教
期刊
全球的数字化出版浪潮已经席卷我国,我国纸媒体面临着互联网、手机、电子报等众多新兴媒介的涌入和国际化媒介集团强有力的竞争。参考澳大利亚数字化传媒的发展特点以及带给
教育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在方式方法上也融入了许多的新元素。语文是一门开放式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去辅助学生学习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参与语文。因此,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被越来越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