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学前教育单
列一章,放在突出位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陕西省组织制定和大力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每个县(市、区)城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建成1000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2011年的建设任务是35所县(市、区)城标准化幼儿园、406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掌握2011年441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及投入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了调研。调研组由教育行政部门人员、高校教师、教研员、幼儿园园长等组成,采取普遍调研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各市县整体情况、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在每个市选择3-4个县,每县调研4-5所幼儿园,共现场调研幼儿园127所,抽查总数达到总体建设任务的25.5%。通过全面细致的调研,为今后幼儿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按照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011年省定幼儿园建设任务为441所,其中西安35所,宝鸡38所,咸阳45所,铜川9所,渭南64所,延安45所,榆林49所,汉中60所,安康53所,商洛42所,杨凌1所。从调研情况看,2011年省定441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各市(区)幼儿园项目建设在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监管、验收等环节,严格标准,认真督查,工程有序、科学、高效进行,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一些市(区)还主动加压,增加建设任务,如咸阳市建设任务由45所增至90所。据统计,2011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98所,其中,县城园74所、乡镇园424所,新建211所、改扩建287所,预计需投入资金131980万元,占地面积19679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50090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容纳幼儿111884名。
(二)生活设备及教玩具基本达标
已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基本上都配备了相应的桌、椅、床、玩具柜、钢琴(或电子琴、手风琴)、电视机、录音机等保教生活设施,有些幼儿园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饮水设备、照明基本达標;多数幼儿园安装了紫外线灯、通风及防寒降温设备;户外大型玩具,体育活动器械,桌面、角色、表演及自制玩具基本满足,教师及幼儿图书多数达到人均3册以上。厨房及安全卫生设备基本达标;幼儿园消防安全设施符合要求,部分县区幼儿园有保健室,基本满足一般应急需要。
(三)保教人员配备逐步加强
各市(区)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力度。目前,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已配备教职工总数为6021人,其中有专任园长319名,小学校长兼任园长112人,保健医生161名,专任教师5429名。园长中具有园长岗位培训证书的有241人,占园长总数的75.5%;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有239人,占园长总数的75%。专任教师中在编4143人,占比达到76%;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4797人,占比达到88%;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471人,占比达到30%。保健医生中有资质的达93人,占比57.8%。
(四)幼儿园管理基本规范
2011年建设的498所幼儿园中,有公办园484所、民办园3所、公办民营5所、民办公助6所。其中,全托13所、日托387所、走读98所。幼儿园能按照政策规定收取保教费。多数幼儿园班额基本符合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的要求,部分县城、少数乡镇幼儿园存在大班额现象。有255所幼儿园配备两教一保,162所为两教无保。在已投入使用的幼儿园中,基本都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设置课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寓教于乐。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一是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需资金大。据调研,新建一所幼儿园至少需要资金500万,改建一所幼儿园需要200万甚至300万以上,省上实行的经费投入政策以及各市县所投入资金难以满足需求。二是部分市、县区主动加压,增加建设任务,带来财政压力。如西安市长安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户县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资金缺口至少8000万元。汉中市将三年公办园建设规划由151所调整为221所,新增任务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三是部分市、县区本身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建设资金缺乏。如安康市10个县区均为国家贫困县,市县两级地方财力十分有限,2011年全市64所幼儿园的新改扩建所需的资金都是政府筹措、银行贷款、施工队垫付,其中岚皋县三年任务一年完成,造成建设债务达到3400多万元。今后扩充城乡公办幼儿园,大部分还需重新征地新建,地方财政压力很大。
(二)幼儿教师编制缺额较大,部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011年,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规定按照1:6—1:8的比例核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如果按照1:6的比例及全省在园幼儿总数测算,全省需要幼儿教师近16万人,而目前全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保教人员共64608人,缺口近10万。一是在实际执行幼儿教师核编定岗过程中,部分市、县区存在按照规定对新建幼儿园进行核编后不能顺利通过编制部门审批的问题。二是为满足幼儿园保教的急需,存在一些转岗和接受短期培训的幼教老师,这些教师大都是非幼教专业,对幼儿教育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建设协调工作难道大,延误工程进展。
新建幼儿园建设涉及政府多个行政部门,由于市县受当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限制,加上上报审批进程慢,很多幼儿园建设用地不能按计划获得批准,延缓了项目的进度。尤其是乡镇幼儿园建设还涉及所在村镇的农民用地征用及补偿,需要协调的环节多,不仅手续繁琐,而且周期太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有的县仅与农民协商土地补偿就达多半年时间,造成了工期延长。 (四)后续仍有较多待解决问题。
一是部分幼儿园玩教具、保教设备尚未落实,后期采购任务艰巨,尚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二是少数幼儿园建筑设计不规范。比如:房间面积不足、无室内卫生间或布局不合理,幼儿用水池太高,棱角未圆化处理,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个别乡镇园服务半径偏大,尤其是地处山区人口相对稀少的乡镇,有的服务半径在5公里以上,带来很多接送等方面的困难。四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带来城市入园难、乡镇园生源流失的问题。随着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資源的需求,人口迅速向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流动,导致城区幼儿园“大班额”、“入园难”等问题。乡镇幼儿随父母进城,数量骤减,导致很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很减少,造成资源浪费,保教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解决资金缺口。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资金缺口大,应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奖补标准,切实解决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对现有公办幼儿园进行再投入,提升办园质量。按照《陕西省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规定》中“谁开发建设、谁完善配套”的原则,加强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建议对幼儿园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减免。在资金投入分配上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设资金支持。对经济强县,以县自建为主,省、市(区)以奖励和落实检查为主;对经济欠发达县(区),依据经济情况要给予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
(二)加大建设力度,完善项目配套。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加强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建设,完善活动、办公、生活等园舍建设,做好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资料的配备工作。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幼儿园因地制宜,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严格幼儿园教师准入资格,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实现幼儿园每班配备“两教一保”目标;依托我省高校资源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工作力度;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现有园长、教师及转岗教师实施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抓好幼儿园专职保健医生的培养工作,严格幼儿园从业人员资质管理,要求保健人员、保育员、炊事人员均具备专业资质;严格落实聘用教师待遇,在为教师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时,应把幼儿园聘用教师及民办幼儿教师纳入政策享受范围。
(四)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
一是建立陕西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园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订保教计划,规范招生、课程设置、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是健全幼教教研工作指导网络,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多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拓展,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指导老师:王恒斌 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三处
秦德增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薛小琴
列一章,放在突出位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陕西省组织制定和大力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每个县(市、区)城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建成1000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2011年的建设任务是35所县(市、区)城标准化幼儿园、406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掌握2011年441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及投入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了调研。调研组由教育行政部门人员、高校教师、教研员、幼儿园园长等组成,采取普遍调研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各市县整体情况、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在每个市选择3-4个县,每县调研4-5所幼儿园,共现场调研幼儿园127所,抽查总数达到总体建设任务的25.5%。通过全面细致的调研,为今后幼儿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按照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011年省定幼儿园建设任务为441所,其中西安35所,宝鸡38所,咸阳45所,铜川9所,渭南64所,延安45所,榆林49所,汉中60所,安康53所,商洛42所,杨凌1所。从调研情况看,2011年省定441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各市(区)幼儿园项目建设在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监管、验收等环节,严格标准,认真督查,工程有序、科学、高效进行,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一些市(区)还主动加压,增加建设任务,如咸阳市建设任务由45所增至90所。据统计,2011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98所,其中,县城园74所、乡镇园424所,新建211所、改扩建287所,预计需投入资金131980万元,占地面积19679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50090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容纳幼儿111884名。
(二)生活设备及教玩具基本达标
已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基本上都配备了相应的桌、椅、床、玩具柜、钢琴(或电子琴、手风琴)、电视机、录音机等保教生活设施,有些幼儿园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饮水设备、照明基本达標;多数幼儿园安装了紫外线灯、通风及防寒降温设备;户外大型玩具,体育活动器械,桌面、角色、表演及自制玩具基本满足,教师及幼儿图书多数达到人均3册以上。厨房及安全卫生设备基本达标;幼儿园消防安全设施符合要求,部分县区幼儿园有保健室,基本满足一般应急需要。
(三)保教人员配备逐步加强
各市(区)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力度。目前,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已配备教职工总数为6021人,其中有专任园长319名,小学校长兼任园长112人,保健医生161名,专任教师5429名。园长中具有园长岗位培训证书的有241人,占园长总数的75.5%;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有239人,占园长总数的75%。专任教师中在编4143人,占比达到76%;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4797人,占比达到88%;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471人,占比达到30%。保健医生中有资质的达93人,占比57.8%。
(四)幼儿园管理基本规范
2011年建设的498所幼儿园中,有公办园484所、民办园3所、公办民营5所、民办公助6所。其中,全托13所、日托387所、走读98所。幼儿园能按照政策规定收取保教费。多数幼儿园班额基本符合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的要求,部分县城、少数乡镇幼儿园存在大班额现象。有255所幼儿园配备两教一保,162所为两教无保。在已投入使用的幼儿园中,基本都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设置课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寓教于乐。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一是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需资金大。据调研,新建一所幼儿园至少需要资金500万,改建一所幼儿园需要200万甚至300万以上,省上实行的经费投入政策以及各市县所投入资金难以满足需求。二是部分市、县区主动加压,增加建设任务,带来财政压力。如西安市长安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户县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资金缺口至少8000万元。汉中市将三年公办园建设规划由151所调整为221所,新增任务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三是部分市、县区本身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建设资金缺乏。如安康市10个县区均为国家贫困县,市县两级地方财力十分有限,2011年全市64所幼儿园的新改扩建所需的资金都是政府筹措、银行贷款、施工队垫付,其中岚皋县三年任务一年完成,造成建设债务达到3400多万元。今后扩充城乡公办幼儿园,大部分还需重新征地新建,地方财政压力很大。
(二)幼儿教师编制缺额较大,部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011年,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规定按照1:6—1:8的比例核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如果按照1:6的比例及全省在园幼儿总数测算,全省需要幼儿教师近16万人,而目前全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保教人员共64608人,缺口近10万。一是在实际执行幼儿教师核编定岗过程中,部分市、县区存在按照规定对新建幼儿园进行核编后不能顺利通过编制部门审批的问题。二是为满足幼儿园保教的急需,存在一些转岗和接受短期培训的幼教老师,这些教师大都是非幼教专业,对幼儿教育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建设协调工作难道大,延误工程进展。
新建幼儿园建设涉及政府多个行政部门,由于市县受当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限制,加上上报审批进程慢,很多幼儿园建设用地不能按计划获得批准,延缓了项目的进度。尤其是乡镇幼儿园建设还涉及所在村镇的农民用地征用及补偿,需要协调的环节多,不仅手续繁琐,而且周期太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有的县仅与农民协商土地补偿就达多半年时间,造成了工期延长。 (四)后续仍有较多待解决问题。
一是部分幼儿园玩教具、保教设备尚未落实,后期采购任务艰巨,尚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二是少数幼儿园建筑设计不规范。比如:房间面积不足、无室内卫生间或布局不合理,幼儿用水池太高,棱角未圆化处理,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个别乡镇园服务半径偏大,尤其是地处山区人口相对稀少的乡镇,有的服务半径在5公里以上,带来很多接送等方面的困难。四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带来城市入园难、乡镇园生源流失的问题。随着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資源的需求,人口迅速向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流动,导致城区幼儿园“大班额”、“入园难”等问题。乡镇幼儿随父母进城,数量骤减,导致很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很减少,造成资源浪费,保教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解决资金缺口。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资金缺口大,应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奖补标准,切实解决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对现有公办幼儿园进行再投入,提升办园质量。按照《陕西省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规定》中“谁开发建设、谁完善配套”的原则,加强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建议对幼儿园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减免。在资金投入分配上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设资金支持。对经济强县,以县自建为主,省、市(区)以奖励和落实检查为主;对经济欠发达县(区),依据经济情况要给予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
(二)加大建设力度,完善项目配套。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加强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建设,完善活动、办公、生活等园舍建设,做好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资料的配备工作。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幼儿园因地制宜,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严格幼儿园教师准入资格,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实现幼儿园每班配备“两教一保”目标;依托我省高校资源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工作力度;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现有园长、教师及转岗教师实施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抓好幼儿园专职保健医生的培养工作,严格幼儿园从业人员资质管理,要求保健人员、保育员、炊事人员均具备专业资质;严格落实聘用教师待遇,在为教师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时,应把幼儿园聘用教师及民办幼儿教师纳入政策享受范围。
(四)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
一是建立陕西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园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订保教计划,规范招生、课程设置、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是健全幼教教研工作指导网络,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多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拓展,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指导老师:王恒斌 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三处
秦德增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