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沼液对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量沼液对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为科学利用沼液、优化杨树人工林施肥技术,以及促进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种沼液施用量(0、125、250和375 m3/hm2)的杨树人工林长期控制野外实验样地,采用连续土钻法钻取不同土壤深度(0~20,≥20~40和≥40~60 cm)土芯样品;从中分拣出杨树活细根,经清洗、分级、烘干、称量,比较不同处理下的各土层、各径级细根生物量。【结果】0~6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各层和各径
其他文献
藏文明作为一个整体而连续的文明体,其宇宙本体观所包含的智慧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启发。藏族民间宗教作为其相对稳定的内核,是理解藏文明的关键视角。从藏学史的发展脉络看,藏族民间宗教的历程展现了众多学者对藏族民间宗教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研究内容、方法等的多元理解,呈现为理解民间宗教的两种视角与四种路径,即“进化论”“二元论”视角与“本土说”“外来说”“孤立论”“关系论”路径,这是理解藏族民间宗教基本特征的关键。若进一步拓展藏族民间宗教的研究思路,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必不可少,从具体和多元的研究层次上对民间宗教加以具
改革开放初期费孝通对我国民族研究"下一步怎么走"进行了深刻反思.首先,提出"民族研究向前看""不能再在老资料里翻腾了".其次,针对过去"按行政区划"和"民族单位"进行民族研究的局面,主张按照"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来进行民族研究.再次,在以"中华民族所在的地域"划分"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基础上,最终提出从中华民族整体格局与视野来开展民族研究的思路.这些反思正是费孝通后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背景和根由,由此文章也对改革开放后费孝通在民族领域取得重要建树之原因进行了探讨.费孝通反思民族研究提出的诸
学校简介:绍兴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897年,初名绍郡中西学堂,1956年始称绍兴市第一中学,蔡元培先生曾任校长,鲁迅先生曾任教务长。办学一百二十四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包括19位中外院士、11枚国际金牌获得者和几百位北大、清华学子在内的近五万名优秀毕业生,是浙江省内乃至全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较大的学校之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社会认同度高,1954年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级重点中学,1981年进入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行列,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十三所一级重点中学之一,2020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和第一
主持人春妮面对镜头,带着微笑发问:“透过科技,你看到了什么?”2021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当天,这种演讲形式的宣传短片全网刷屏,点击量达到千万级别。这一成功案例背后有哪些故事?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该如何做好科普内容和科学传播?
通过对近十年全国及各地高考(选考)物理试题的筛选和分析,列举了具有质疑创新素养的部分试题,总结归纳了此类试题的特点,并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素养提出了建议。
犹太教律法典籍《塔木德》在契约形式、契约各方、契约内容、契约解释和契约执行方面为经济契约活动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原则规范体系,其中蕴含着独特的经济伦理思想。从尊重私人财产权的正义性出发,《塔木德》强调以清晰的措辞划分财产权、严格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契约;通过将经济诚实阐释为行口合一,《塔木德》塑造了犹太契约严格、形式守信的特点。在流散时期,这些规范通过有效规制契约各方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而保护着犹太人的经济利益。在现代以色列,《塔木德》经济契约伦理则为其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基础。但其亦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covers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areas.These areas have unique topographic conditions,diverse landscape types,and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but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underdeveloped;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
7月4日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成功出舱。接着,他们在机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在舱外完成了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的任务。
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点光源成像作为例子,采用等分圆弧的方法,按两平面镜夹角能够整除平角和不能整除平角两种情况,探究镜面相对的两平面镜间放置的点光源通过两平面镜成像的个数与两平面镜夹角的定量关系。
有人曾怀疑,中国选择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错了。因为灭活疫苗需要海量培养病毒,不可能快速扩产,难以挡住新冠疫情。中国人却将这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刚刚建成投产的全球最大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达到30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