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析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运用简易方法,做好初中生物实验
  
  (一)模拟生态法以少量活体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实验
  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原本只够一个多班使用的鼠妇现在就可满足近十个班实验之用,且最后一个班级完成实验后还留下一活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二)替代法克服药品或器材差缺的困难
  比如在使用北师大新世纪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其中的第一节课就要运用吲哚酚试剂检测维生素C,然而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为初中生物实验配发这种药品,市场上也无法购买到。于是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出运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医院用来消毒的碘伏就可代替吲哚酚试剂而很好地完成褪色反应。高锰酸钾和碘伏在一般的药店或村的卫生室都能买到,且价钱便宜,用量也少。应用此法,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实验。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四、结束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初中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以来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化学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属于理科类教学科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现代教育大力提倡实行素质教育模式,以
目的 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健康教育结合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孕妇随
零件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分布对其抗腐蚀、抗疲劳寿命有重大影响,表面层的残余拉应力加速零件服役过程中的腐蚀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缩短零件使用寿命;而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则对腐蚀
道德情操,老生常谈,有啥好写?仁义道德,讲了上千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声,依然不绝于耳.“为人民服务”,发展到“为人民币服务”,升级至“为人民服雾”,令人不禁反思,到
期刊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这样的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如何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情景,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师们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想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充分体验和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
单向经典化之弊,如何医治?rn首先,何谓单向经典化?中国文化,数千年来,走的就是一条单向经典化之路.以叶燮诗论为证:“则夫作诗者,既有胸襟,必取材于古人,原本于《三百篇》、
期刊
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上,《六字大明》是跨文化、跨族群的文化传播范例.自1902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巴黎学界公开发表元代敦煌莫高窟《六字大明》碑石拓片起,已经过一个世纪,其间
在现代读者眼中,西班牙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圣胡安·德拉·克鲁斯的神秘主义诗歌似乎是充满悖论的存在:以人间爱语表现神人之爱,以感官语言表现超越感官者.但若尝试还原文本所
随着零件小型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微铣削加工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微切削属于新兴领域,加工方法没有趋于成熟。微切削加工尺寸微小,表现出尺寸效应,宏观切削理
目的 探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在该院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