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由贫困文化向小康文化的转变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贫困人口将一个不剩地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易,巩固小康成果依然不易。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不意味着贫困现象不复存在,因为地域条件的差异,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天灾、疾病的发生,以及人的文化因素(如致富能力、文化素养、奋斗精神等)不同,总会使一部分人返贫或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虽然导致返贫或相对贫困的原因很多,但贫困文化的影响是其中重要方面。进一步讲,贫困问题很复杂,但文化贫困已然成为阻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巩固小康生活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文化,进而迈进小康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文化、贫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有体现人群特质的文化存在。文化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文化有古今、地域、民族、阶级之分,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僵化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又影响人、熏陶人、塑造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源于人们参与不同的文化活动。人所接触的每一种文化观念,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他的思想。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人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不只是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而且还包括思想观念、奋斗精神、社会情怀等精神领域的内容。贫穷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存在,是贫困人口群体精神活动的反映。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认为,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贫困文化被制度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文化贫困突出体现在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两个方面。从精神层面看,贫困群众由于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剩余的消费品,没有更多的支出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他们的精神领域就是地域和传统的宗族、习俗、宗教等,精神产品十分缺乏,社会主流的、更广泛的文化和思想观念接触得很少。从素质层面看,贫困群众由于贫困,缺少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很少走出去参加社会活动,受先进文化熏陶,因而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相对低下,形成素质贫困。精神贫困与素质贫困导致了贫困群众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失败或淘汰,自然他们难以有勇气面对挑战。久而久之他们从内心抵制外來文化的侵蚀,排斥外来的一切影响,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消极面。
   传统文化对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要想改变,必须有外部的帮助。如果贫困文化不改变,即便是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变了,他们仍然会感到不习惯,想方设法改变现有条件,回到过去。所以物质的改变必须与文化的改变同步进行,相互促进,通过物质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进而改变他们的贫困文化,促使他们接受小康文化,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从而融入主流社会。
   二、贫困文化的特质
   不同地域的贫困文化具有其相似的共性。奥斯卡·刘易斯通过对伦敦、格拉斯哥、巴黎、哈莱姆和墨西哥城底层居民聚居区的研究,提出了贫困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贫困文化存在地区性、封闭性和边缘性,与中等收入阶层基本隔离;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极低,社会责任感弱,基本不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现在时观念极强,及时行乐,不愿推迟享受喜悦和谋划未来;顺应天命,相信男权,对社会充满疑虑,对政府失去信赖。刘易斯概括的这些特点,在我国贫困地区也或多或少存在。从我们对青海部分贫困村的调查分析,也感受到贫困文化的基本特质。
   长期的贫困,使青海的贫困人口群体在精神层面和观念上同样形成了一些独有的文化特质,比如怨天尤人,不思改进。总是把自己的贫困现状归于社会或环境因素,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因而也就认为在外部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依靠自我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生活现状的;其次,认为天命注定,因而安于现状。可能是曾经努力过,但没有成功,转而认命,深信是老天爷不让自己致富,因而就不再去做新的尝试,安于贫穷生活;第三,坚持旧规矩、旧习惯,抵制新思想。一些人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担心新观念会影响到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因而坚持老规矩,坚持陈规陋习,宁愿贫困,也不愿改变;第四,知识贫乏,能力较弱。由于文化素质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各类工作,即便是组织上安排了工作岗位,也难以坚持下来。这些思想状态,这些文化特质,使贫困群众相互影响,禁锢在贫困文化之中难以自拔,导致贫困生活代代延续。
   青海贫困人口规模不算大,但青海的贫困现状呈现出“贫困人口点多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的特征。全省有1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16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万户、52万人。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东部浅脑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这些地区生态脆弱,气候恶劣,灾害频繁,交通不畅,是全国生存环境最严酷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年来的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全省剩余17个贫困县(其中有12个是深度贫困县),7.7万贫困人口(其中6.4万是深度贫困人口)。
   三、脱贫攻坚必然伴随小康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习总书记的指示表明,全面实现小康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实现,而且包含着实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小康。文化因素在改变贫困生活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主导着小康生活的巩固和提高。    一个地区的文化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如果思想文化不改变,即便是因脱贫攻坚而改变了物质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也会由于他们的文化特质而再次陷于贫困。思想不脱贫,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会使人陷于贫困,再坚实的脱贫成果也会丧失。在精准脱贫中,只注重从经济角度脱贫,缺乏同步的文化脱贫,即便是达到了脱贫标准,但难以巩固,极易返贫。如果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致富的积极愿望,缺乏勤劳奋斗的行动,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仅仅靠外部的条件改变是不可能稳定脱贫致富的。所以能否脱贫,能否致富,文化起着核心作用,也就是说人的精神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不脱贫,物质的脱贫只能成为小康生活美丽的外在包装,成为“两张皮”。文化是核心,没有核心的脱贫,小康社会是无法扎根和巩固的。所以,文化脱贫是根本,是核心。只有从思想观念上树立了创业文化,融入小康文化,脱贫才能真正得到巩固和成功。
   2020年全国全面完成了脱贫任务,农村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巩固脱贫成果,使全体贫困人口走上致富之路,小康文化建设必须同步跟上,使脱贫群众融入小康社会、融入小康文化。
   四、小康文化的特质
   小康文化暨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小康文化并不是天生就存在,而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的形成而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历史学家约翰·斯梅尔,在其代表作《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中,以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的约克郡西区的哈利法克斯教区为对象,研究考察了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及其形态。斯梅尔认为,中产阶级是从16、17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阶级,其形成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也不仅是由经济实际所体现的,而且还有其特有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的认同,标志着一套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经济实践,新的经营理念和一系列新的嗜好和欲望,即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个人欲望强烈,渴望具有合乎身份的社会地位,比如想成为绅士。(2)自愿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组织众多的社会团体,既完成众多的公共事务工作,又便于向社会管理注入更多的中产阶级诉求。(3)文化趋同,中等阶层因为商品贸易而获益,并据此逐步形成了他们对信贷、投资和货币等新兴事物的一致看法。(4)认同与合作,各社会团体通过协同合作,增强了彼此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协调协商,又加强了整体的合作,吸引着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小康文化有其共同的特點,从我国的发展看,小康文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群众追求更高、更好、更有意义生活的向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文化反映。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这部分人之所以走上了富裕之路,也都有其共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观念新,愿望强,信心足,有能耐。观念新,就是对新生事物抱有好奇,愿意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愿意尝试新事物、新做法;愿望强,就是具有强烈的致富思想,想致富、要致富、敢致富,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不怕别人议论纷纷;信心足,就是认可国家的制度政策,相信在现有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是可以实现致富目的的。因而敢作敢为,不怕失败,能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能适应社会不断变革;有能耐,就是善于学习,善于沟通协调,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见识,适应社会能力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胜利。
   这批率先进入小康生活的人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而产生的。这批先富起来的是最早接触市场经济观念,最早摆脱传统观念、陈规陋习的人们,也就是说,他们是中国农村最早开始由贫困文化转向小康文化的群体。这种小康文化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程中,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人民群众完全认可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小康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五、全面构建贫困地区小康文化
   从贫困文化转变到小康文化,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由贫困文化转向小康文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即由怨天尤人转为艰苦奋斗,由天命注定转为勤劳致富,由落后保守转为创新发展,由封闭转为开放。第二,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但提高文化知识的素养,同时要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能够适应小康社会发展节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第三,融入主流社会,更多地参与社会经济社会活动,摈弃陈规陋习,学习和接受小康生活方式,根本改变贫困生活方式。
   全面推进小康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为中心,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全力以赴,扎实推进。
   (一)把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中来,使贫困人口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涵盖精神文化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但要明确小康社会的物质标准,也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指标,将更多的小康文化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指标中,使小康社会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更符合发展要求。
   (二)全面提升贫困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文化的贫困是贫困地区落后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全面提升贫困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适合贫困地区的需要,以全面促进贫困人口发展为中心,克服经济效益优先的做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质量建设农村教育文化设施,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贫困农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教育上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文化上实现小康文化建设的全面落实。
   (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建设小康文化进程中,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来展开。由贫困文化向小康文化转变过程中,要特别突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基本理念的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基本价值存在,是对贫困文化中“封闭、等级、家长制”的否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理念。建设小康文化,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贫困文化,转变贫困人口的价值理念,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大协作的优势,加快贫困地区人口与发达地区人口的交流交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贫困人口之所以形成贫困文化,与他们世代与主流社会脱离,自成文化体系相关。所以,在改变贫困人口物质条件的同时,利用我国东西协作,先富带后富等优势条件,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人口到发达地区务工、务农,学习、见习,参加生产项目等活动,使他们直接感受、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促使他们接受先进的小康文化,艰苦奋斗和敢于创新精神,从思想观念上有彻底的转变。同时,继续组织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工人、农村务工能手到贫困地区开展传帮带,在项目、技术帮扶的过程中,从文化观念上教育和引导贫困人口改变贫困文化,树立小康文化,加快跟上和融入小康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刘易斯贫困文化理论.
   [2]汪三贵,胡骏,徐伍达.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3]方清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4]李科萱.文化扶贫要立足于扶志扶智[J].群文天地,2020年第3期.
   [5]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在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2016年7月20日.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图书馆)
其他文献
一、福神庙与瞿昙寺的渊源关系   今乐都瞿昙镇除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外,还有一座明代洪武年间建立的古庙——福神庙。这座福神庙与瞿昙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明初在太祖朱元璋应三罗喇嘛之请求敕建瞿昙的过程中,除前来监理工程的御用太监孟继、陈亨、袁琦等和相当数量的工匠外,還有52名护卫旗军。为供养寺院,还迁来了不少移民从事农耕生产,现瞿昙镇河西佃户村就是当时的移民村。这些来自内地的汉族军户、民众以宗教信仰
期刊
在中国人民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期待中,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在近70载的编纂里程中顺利收官,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70年的编纂里程,绝对不是
期刊
在我省文物事业长期处于队伍较小,物质条件又较贫乏的情况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代文物工作者却始终坚持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在这片古老神秘且多民族的土地
期刊
冷战结束之初,国际格局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代表,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20 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
期刊
序幕rn(旁白)rn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一个独特的民族撒拉族,撒拉族人民勇敢、坚强、勤劳,信仰伊斯兰教.相传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在中亚撒马尔罕的地方,有尕勒莽和阿合莽两兄
期刊
七rn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唐宗室女文成公主被皇帝送离繁华的都城长安,大批人马护送,由唐都长安出发,跋山涉水,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狄道(今甘肃省临洮)、枹罕(今甘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古建筑文物在修缮和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很多问题,也使得人们对古建筑文化保护与修缮问题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古建筑文物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更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对古建筑文物的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古建筑文物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习俗,对研究历史文化而言意义重大。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城市中的古建筑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加强人们的古建筑文物保护
期刊
(六)高高山上+++   “高高山上+++”也是江南民歌中常见的一种程式。   金坛民歌:   高高山上一棵松,   松树头上九条龙;   龙要翻身天要落,   黃花女发身要老公。   (林宗礼、钱佐元《江苏歌谣集成(第一辑)金陵区》P140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出版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南京栖霞区民歌:   高高山上有一家,   一家养着三个丫。   大丫给个开布店,   二丫给个钱庄家,  
期刊
据杨生顺说上面的3首“花儿”,是他80多岁的母亲——一位并不识字的藏族妇女,当年知道儿子在下苦功研究“花儿”时笑着说给他听的.她说在她小的时候,庄子里有两个年轻的卓玛,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冯玉雷同志的小说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