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和新课程研究的认识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88-01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制定了数学课程标准,并于9月份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随着实验的逐步展开,江苏省从2005年秋学期开始实行新课程调整,新课程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在新课程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要求:“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贯彻上述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和谐教育,笔者对新课程的研究有几点看法。
  
  一、正确对待高中新课程数学中的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年多的新课程数学教学,教师们反映了许多问题,如内容多,课时量不够;习题难,学生做不了;课程结构变化大,要求的教学资源多,排课困难;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对于评价特别是高考心里没底。认真分析其原因,可以反映出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1、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问题
  与我国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相比,本次改革无疑力度最大。新课标,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无论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内容安排,还是在实施操作上都有较大变化。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比原有较大改变,知识体系上,如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等内容的加入,引入与阐释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虽然它经过数百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但它离实用仍有距离。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由此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教师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
  实验产生的问题不能都归纳于课程标准或教材,也有教师的原因。例如,对“课时量不够”,固然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恐怕有些原因还是出于自身。不少教师习惯参照高考命题,对某些知识点延拓加深。原来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课时量较多,可以这样做。但新课程对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要求与原有大纲有较大不同,如果仍延续原有习惯,课时量就可能不够。
  3、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和关系及具体内容的界定不够清晰
  举例说,高中几何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两部分。“立体几何”分“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和“圆锥曲线与方程”。必修课程仅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几何初步”和“解析几何初步”,其定位是清楚的。“立体几何初步”以三个载体(三视图、直观图、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只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生来说,已经达到基本要求。而对于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借助向量定量地处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向量既是几何对象,又是代数对象,还有很好的物理背景,自然成为搭建几何和代数联系的一座桥梁。
  
  二、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1、努力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设计思路
  在实践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使用教材,设计新的教学过程,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药引”,引发进取心和求知欲。它的途径了解更新、更快的知识。因此,教师也应该由原来知识的灌输者,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转换。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教学民主。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间要相互交流、沟通、理解、补充。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建议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大体按以下三点一把握:(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3)对新增内容,如必修3中的算法,版本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教学阶段,选修系列1、2教学阶段和总复习阶段。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前阶段知识会在后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延拓和加深。例如,函数的有关知识会在导数中得到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会在圆锥曲线中得到应用;立体几何初步有关内容会在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得到应用,而且所有判定定理和许多命题的证明,所有角度和距离的计算都会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在总复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
  2、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在同一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上是应该有区别的
  例如,对立体几何初步中有关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生源差的学校只需按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并会使用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则可通过说理,甚至是证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又如,新课标要求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淡化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等概念,将双曲线从掌握降为了解,生源差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时量,只需按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即可;生源好的學校,在这些地方适当延拓加深也行。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有效教学理论出发,联系《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新课教学,探讨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关键词:有效教学 平面镜成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86-02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最佳效果。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
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自1994年实施以来,为广大渔民提供渔业保险,分散风险,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在法律法规、政府扶持、监管与补贴和渔业互保协会服务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渔民的需求。因此,从渔民的视角找出其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促进渔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且紧迫。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论文通过借鉴产权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道德风险理论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84-02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想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些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
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呈波动中不断扩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89-01     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如下要求: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具体要求如下:  1.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的应用与操作技术.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小肠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