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光芒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wh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校的学生总以为自己是应试教学的失败者,对文化课的教学既没信心也没兴趣,如果职校的语文课堂还是用传统死板的方法,那肯定是“一潭死水”。因此,在职校的语文课堂中,特别需要渲染课堂气氛,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我们的语文课堂定能绽放光芒!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 课堂
  
  我国古代有个“伯牙学琴”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范:伯牙拜成连学琴,三年后成连编成了《高山流水》的乐曲。伯牙演奏此曲,虽然音调很准,但表现不出高山流水的气魄。于是成连将伯牙带到蓬莱,见到的是“海水汹涌”、“山林杳冥”;耳边只有大自然深邃美妙的音响,于是面对大海,鼓琴而歌,十天后,成连来了,再听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那真是“耸高而激荡,如江水奔腾无羁”。
  这个故事说明了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职校的语文老师都能像成连那样在教学中注意情境创设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设置情境激活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情”的课堂
  
  这是一堂作文课:以《合欢树》导入
  教师:《合欢树》这篇课文,表达了史铁生对他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怀孕的时候,身体很不好,不停地呕吐,导致内分泌失调,经医生诊断,她得了甲状腺瘤,但她还是坚持要这个孩子。可随着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那个腺瘤也长大了,女孩的妈妈在那段时间里天天伺候她,脚抽筋了,就给她按脚,手抽筋了,就给她按手,直到她把孩子生下来。刚满月,她就去动手术,还是妈妈一直在医院陪护她。那段时间,她身体不好,胃口也很差,所以对食物很挑剔。在医院里,有一天午餐,她看到隔壁的病人在吃臭豆腐,不知为什么,突然很想吃,就让妈妈去买,可是到了晚上,也没见到臭豆腐,她有点生气。到了第二天中午,她想这回肯定有了,可还是没有,她很生气,怪妈妈不疼她。到了晚上,她终于吃到了臭豆腐。吃完臭豆腐,妈妈出去洗碗,隔壁的护理阿姨告诉她,妈妈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买的。原来,妈妈是农村人,从来也没去过大城市,要去臭豆腐店需要穿过马路,才能买到。可是马路上车来车往妈妈根本过不去……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那个她是谁吗?她就是你们的郑老师,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十多年了,却让我一直对妈妈有一份亏欠之心,让我终生难忘。(眼中闪着泪花)
  同学们,相信你和你的母亲之间肯定也有让你感动,让你难忘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说出来一起分享好吗?(很多学生表示想说)
  选两个典型的事例:
  生甲(积极举手):我妈妈是个残疾人,她是靠轮椅走路的,可是每次我回家她都要到街上去买好吃的菜,烧给我吃;还有每次我回家她都要到村口的小店里等我回家,我回学校她一定要送我到车站。从内心讲,我其实是不愿她这样做的,但是为了让她安心,我一直都不忍拒绝她。虽然妈妈是残疾人,但是我很爱我的妈妈。(说完之后眼中满是泪花,感染全场。)
  生乙: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她是个坚强的女人,我爸爸得了尿毒症,现在还在治疗,妈妈是纺织工人,她一天到晚不停的干活,有时我和妈妈说我不读书了,我要去赚钱什么的,妈妈就会很生气,有时还会掉眼泪,说就是要了她的命也不能不读书。(哽咽)
  师: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真的情感,那就是母爱。”
  出示作文题:请写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
   交上来的作文令人振奋,我们出了一期专刊,至今意犹未尽。
  什么是“情”的课堂,就是以此情引彼情,通过老师讲故事来打动学生,再让学生讲故事来打动学生,达到以情引情,以情激情的效果。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这次作文,没有一个学生表示难写,没有一个学生抄别人的作文,没有一个学生说假话,真正是起到了“以情动人”之效。于漪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情,才能激发心灵深处的能量。情境教学并不是现代教学的产物,我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在作文之前,老师先用自身的故事来“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愫,再把学生“导”入母爱的氛围里;然后启发学生调遣自己的心灵因素,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情感火花,这样,学生的创作灵感自然就迸发出来了。
  
  二、创设“声”的课堂
  
  这是一堂古诗阅读课:《琵琶行》
  让学生听《欢沁》的琵琶声,让学生说说听出了什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形容。
  生:高兴、激动、兴奋、幽默、开心……
  再让学生听《琵琶语》的琵琶声,让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形容。)
  生:优美、动听、忧伤、诉苦、凄美……
  再让学生用心听白居易《琵琶行》问:从《琵琶行》中你又听到了什么?
  学生在欣赏《琵琶语》的琵琶声中,整个人的情怀已经被打开了,当再次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内心自然产生了许多联想,那哀怨缠绵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他们沉浸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和怜惜之中;而在慷慨激越的旋律中又显示出主人公对社会的不满及不屈的个性,使学生在感动之中又增添了几分敬意。这样通过音乐的渲染,理解诗歌自然容易多了。
  这是一堂散文阅读课:《合欢树》
  在上《合欢树》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当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的“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陷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台上台下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泪花,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跟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被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就像火炬一样燃烧。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会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把音乐引入课堂辅助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怡情悦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课配以《月光奏鸣曲》,和着荷塘月色显得恬静和美。还有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教学结尾部分,配以《懂你》一曲,让学生在深情的旋律中再一次感受和回味浓浓的亲情,加深对课文主题的体会。利用音乐效果“熏陶、感染”,的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景”的课堂
  
  这是一堂散文阅读课:《洛阳诗韵》
  学习《洛阳诗韵》时,我们让事先辅导好的一个学生做导游,运用多媒体带领同学欣赏洛阳群芳之冠的牡丹,欣赏洛阳三千年历史的唐三彩,欣赏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样通过运用具体的画面,结合学生导游的精彩的语言描绘,带领同学去感知、欣赏。课堂上一幅幅气势宏伟、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张张色彩明丽、令人神往的照片,或是一个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场景,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对洛阳新鲜的感觉和强烈的兴趣,学生能依据多媒体场景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描述,不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记载了情境教学的实例:爱弥尔不会辨别方向,有一次教师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由他自己辨别方向,在森林里,爱弥尔又累又饿,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教育他:“中午的树影朝北,应根据树影辨别方向,寻找回家的路。”这是利用大自然的实景,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经试验,凡运用直观景象教学的课文,学生的印象都极深,理解得也很准确。
  
  四、创设“动”的课堂
  
  这是一个单元的综合活动课:课本剧表演——《红楼梦》、《边城》、《士兵突击》。
  在综合活动课中,我们抱着一种大语文教育观,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平淡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比如:在学习课本剧表演的单元时,我没有按照传统教学的方法上课,而是采取整个单元先看电影,再结合课文编写课本剧,演课本剧,评课本剧。整个学习过程,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展开。一开始看电影的这个环节,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中了解背景、故事、人物等,接下来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位同学各尽其职,通过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又是完全生活化的过程,各位同学都沉浸在自己编写设计的生活场景中,进入了一个完全“动”感的课堂。
  比如:在排练《红楼梦》选段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能力强、生活经验相对丰富的当导演,写作水平好的当编剧写剧本,普通话好的担任旁白,表演才能好的当演员,性格泼辣的演王熙凤,老练稳重的演老夫人,清秀瘦弱的演林黛玉……同时,老师在指导的剧本编写、排练等过程中,深入到学生的整个活动中去,通过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深入浅出的点拨,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动”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职校的学生总以为自己是应试教学的失败者,对文化课的教学既没信心也没兴趣,如果职校的语文课堂还是用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那肯定是“一潭死水”。因此,在职校的语文课堂中,特别需要渲染课堂气氛,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教学情境的奥妙,努力创设各种动人的教学情境,定能导演出一幕幕令学生神思飞扬、回味无穷的教学“活剧”来。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情境创设”的规律,从生活中、从问题中、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做好铺垫,“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会“蓦然回首”之间,发现一片“灯火”。
  
  参考文献:
  1.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克州人民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日用药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改革的深人,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改革滞后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NCRE的发展,与同其他等级考试一样,它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来,并引起人们及广大考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考试的公平公正性问题
鱼鳞坑是水土保持坡面治理的一项工程措施,是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整地方法。因其修筑技术简单,用工不多,拦泥蓄水和促进幼林生长作用显著,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当前小流域户
近几年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查处的党员干部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的案件大幅度上升,这类生活腐化堕落案件的大量发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影响和阻碍了社会主义
腐植酸用于阻垢缓蚀和离子交换水处理,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日本的冈本、大芷和池内正光,苏联的N、M高罗钦、美国的Nalco公司和T.A.Kyxap-ehko曾有这方面的报道
人体是在万千变化的运动中消耗能量,将自身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时,由于频率的增强而加大了强度,由于物质代谢的加强,运动员的速度和动作速
土壤监测点,也叫定位观察点。通过对它们的长期定位试验,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到土壤肥力的变化,为合理的轮作施肥、灌溉等找出科学依据,同时还可积累下当地的农业生产资料。
背景晚近一项随机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者发生癌的危险稍有增高,尤其是肺癌。方法及结果在逐例病人的水平上,将丹麦药物处方登记、诊断信息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许多属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的存在分不开。因此,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农业生产和科研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绿肥改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