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在我11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现就小学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看法:
  一、当好一个爱心班主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一生都很重要。小学生好的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同学们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可信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行为也容易多了。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 班主任在各项活动中,该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在全班形成一种能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的现象的集体舆论。
  二、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我在组建班委会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这样选出的班委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学们信任,有号召力,班干部做起事来也积极。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
  在工作中,要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科任老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和联系,做到全面了解学生,从而及时洞悉学生的动态,找到帮助学生进步的最有效途径。另外,还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感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现在的小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便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当然,在发挥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做好"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真正形成推动所带班级工作的合力,产生班级工作前进的动力。
  三、建立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应掀起激烈竞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竞争意识。在班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清洁、比体育、比纪律等。每次比赛之后,给予一定的奖惩。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巧妙地批评,以典型做榜样
  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更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不仅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表扬。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在班内,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当他们步步转变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高兴,从此他们和班级和谐的融为一体了。
  五、认真做好家访、开好家长会和个别座谈
  要做好小学的班级管理,认真做好家访也很关键。 由于学生家庭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在家访时就应该有针对性的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
  其次,还应该适时召开家长会。在召开家长之前首先把学生名单发到科任老师手中,科任老师又先找这些学生深入一层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家长会时,到会的家长和科任老师都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家长听完老师的讲话之后想个别了解情况就没有时间了,现在这种谈话式的家长会能及时回答家长的问题,深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反应。在课余,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与学生进行个别座谈,并做好记录。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更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努力做一个有特色的小学优秀班主任。在我心中,我无怨无悔。
其他文献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应如何让课堂更生动一些呢?我认为关注细节很重要。  一、开掘资源性的细节  关注教学细节,首先要关注教学中值得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在他看来,良好的德行是年轻一代和谐发展和人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
会议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尤其是在牧区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形式的精神面貌,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能从我们自己所涉及的班级文化特色中表现出来。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对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起的作用应该很大的。  一、能发挥它的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教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