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一抹阳光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部电视剧叫《一米阳光》,比内容更吸引我的是片名,从语文的角度来看,我从没想过阳光可用“米”这一单位来形容。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原来“一米阳光”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在清冷的玉龙雪山顶上,终年云雾缭绕,即使是在最晴朗的天气,阳光也很难穿透云层。每年秋分是日月交合、互相辉映的日子,只有这时,才能看到有一米长的阳光照射下来。那场面非常宁静,也非常壮美。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一辈子无法成就的永恒,或许在某一点便凝成;一辈子无法拥有的灿烂,或许只在那一米之内。可是,错过了,便是错过了。短暂的一米阳光,只会偶然地照射在人们的身边,而不会必然地覆盖在大家的周围。”
  多么浪漫神奇呀!如果我们理性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机遇在某一时刻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把握,用心捕捉,好好珍惜。机遇是稍纵即逝的,有时一米阳光还嫌奢侈了,我们不妨再造一个词,叫“一抹阳光”。如果你觉得不恰当,请看:
  非洲的斯莫尔雨林地带因为多雨,一年四季都很难见到阳光,就是偶尔有太阳出来,被遮盖在雨林地带中的那些小草也不一定能见到阳光。其中,有一种草叫紫兰花,却总是能绽放,人们都误以为紫兰花不需要阳光的照射,其实不然。
  紫兰花的高度不到二十厘米,约一把尺子高,算是雨林地带最矮的植物了,终年被各种高大的植物覆盖着,谁也不知道紫兰花怎样才能见到阳光。但当地人告诉我们,一年四季里,阳光总有穿透植物,照射到地面的瞬间,紫兰花就是在这一瞬间的阳光里绽放自己。
  曾有探险队员去斯莫尔考察,在雨林地带呆了42天,终日阴雨连绵,不见一丝阳光。42天后,阳光穿云拨雾,终于照射到大地上。大家欣喜若狂,慌忙拿出相机拍照。一位女队员掏出小镜子化妆,此时一束阳光正照在小镜子上,又恰恰折射到了一株紫兰花上,紫兰花竟然借助这难得的机会开花了。在场的人一片惊呼,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场景啊!
  抓住唯一的机会,虽说这是许多植物的本能,但还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对教育而言,捕捉机遇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记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教授曾说过,就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几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而创新型人才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他分析说,要有机会观察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锻炼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在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保持勤奋刻苦的精神,这也是中外科学大师的成功秘诀。
  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重要的还是过程。如果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把握机遇的话,那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说到这儿,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其他文献
“不是‘日子’,是‘子曰’。”开店7年来,宋连生用牌匾刻写的店名老是被顾客认错,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刻在牌匾上的字,落款在左边,要从右往左读,这是常识嘛!”不过,让他稍感欣慰的是,不少顾客都因这块独特的招牌而走进店里看看。这家位于浦东上海湾130坊的中装店,虽然面积很小,但派头很大,宋连生在店门上贴了张条幅,上书“为往圣继绝学”。而他也留长发,穿长衫,看起来就像是从传统中走来的一样。  “非主流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一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把教学重心放在现代球类运动上,而忽视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学校体育是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是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教师必须要主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抓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设疑、质疑、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  一、以思路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也许仅仅是个励志故事,是一煲“心灵鸡汤”,却特别适合正做着“锦鲤”梦的年轻人——  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过后,老师总结说:“人在冰面上行走之所以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阻力和坎坷,这些看似有碍于我们前进的因素,却反过来成就了我们,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顺畅、更成功。”  这故事,用来劝喻和激励年轻学
刘立地,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大峪中学地理学科主任、班主任,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及“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好老师”称号,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多次参与区期末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考试的命题工作;撰写《表格法在“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中的运用》、《世界地理概况综合测试卷》《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市、区级刊物。论文《如何通过教学目标制定和
“当乘客们意识到危险已经远去,便不愿再陷入另一种危险状态了。”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无论是谁不愿伸手,抑或是谁犹豫不决,这个社会始终存在一股力量,不骄不躁,不馁不弃,只为完成一种名为“责任”或“正义”的东西。    2011年5月13日中午,上海116路公交车内发生了一起乘客殴打驾驶员的恶性事件。当晚,上海某电视台播放了殴打现场的监视录像,立刻引起市民的愤怒与关注。人们在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缉拿凶手的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技术观念的演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初中生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使“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
摘要:本文以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为指导,探析社会等级关系和差异对交际者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是否违反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以及违反合作原则的主要话语选择指向,旨在讨论和分析现代社会人际等级关系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等级关系 违反合作原则 话语选择指向     一、引言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分工等原因,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有明显差距,而且总体上看,有明显地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文从实验教学和教学艺术两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作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提高方略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