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进贾府: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往大多数论者在论及《林黛玉进贾府》时,总是强调本文是如何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是如何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的,是如何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的。这诚然不错,但往往忽视了黛玉六岁丧母,“林黛玉进贾府”其实就是贾府收养小黛玉这样一个酸心刺目的重要事实。进贾府,实际上就是拉开了黛玉人生悲剧的序幕。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收养 人生悲剧
  
  重读收入中学课本的名篇《林黛玉进贾府》,竟泪盈盈想起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想起电影中那一首儿歌“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来。
  以往大多数论者在论及这一章时总是强调本文是如何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是如何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的,是如何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的,——这诚然不错,但往往忽视了黛玉六岁丧母、“林黛玉进贾府”其实就是贾府收养小黛玉这样一个酸心刺目的重要事实。
  我们有孩子乎?试想想,一个六岁(一说八九岁)的孩子,她该是如何地恋父恋母,做父母的又该是如何地爱她护她——放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黛玉本就是一个晶莹剔透、聪颖灵慧的小女孩啊,现在且多病,“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不得不弃父而去,落得个被贾府收养的地步。大家想想,她有多么可怜!
  初临贾府,这林黛玉早想起母亲常说的话——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自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大家注意“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八字。玲珑的小黛玉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又将怎样呢?这除了表现她自幼之心机外,我们难道感受不到小女孩初到赫赫贾府时内心的一丝丝恐惧、没妈的孩子常有的一点点自尊?细想想作者对黛玉的这些描写,正如甲戌本的侧批,真是“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啊!
  也许,有人会质疑说,这么小的孩子会这么想吗?这有点太早慧或早熟了吧?我倒觉得这根本就无需怀疑!放到现在,六岁的孩子该在学前班吧?去学前班看看,你就一点也不怀疑黛玉的所思所想了,更何况黛玉本来是降珠仙子下凡呢!不过是把孩子的心理,由作者用更准确的语言把它描写了出来而已。
  若说黛玉在贾府能感受到一丁点温馨,除了后来宝玉这位富贵闲人的爱之外,恐怕要算是贾母的真心收养之恩情了:“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祖母与黛玉见面即哭,——读及此,想想黛玉:草胎卉质,岂能胜物耶?体弱多病,怎不让天下父母垂泪呼?
  除了宝玉及祖母,有谁还会真心惦着黛玉这位可怜的女孩呢?且看她去拜见两个舅舅。先去见大舅,赦老让人回话说:“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赦老不见,又写去见二舅政老。王夫人回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二舅政老又不能见。——见个舅舅就这么难啊!什么“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你以为他真伤心啊?全是哄小孩的鬼话!
  正如有的论者所说:在黛玉进入的这个世界里,男人们集结于或名或利的欲望大旗下,扭曲异化。而那些出嫁的女儿们,也因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着眼现实,有了权利的觉醒,变得可憎起来。更有大观园里普通的媳妇婆子,钩心斗角,即使只能制造茶杯里的风波,却也一刻不得消停。有谁,还真诚地惦着林妹妹的死活?
  进贾府,拉开了黛玉人生悲剧的序幕。
  我也终于对林妹妹“一年三百六十日,凤刀霜剑严相逼”的境况感同身受了!
  请为黛玉、也为天下所有失去爹娘的孩子一哭!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8年9月28日消息,英国启动首个政府经济服务学位学徒计划(Government Economic Service Degree Apprenticeship Programme,GES-DAP)。作为英国第一个学位级别的经济学徒计划,GES-DAP面向17~27岁的具备申请资质的青年学生,申请程序将于2018年12月开始,被成功录用的学徒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可在政府部门获得带薪实
【摘 要】古诗教学需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需要通过联想领略诗歌的意境美,需要通过品评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需要通过感悟收获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在美的陶冶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诵读 联想 品词 悟得    中国传统文学,不管是诗词,还是戏曲,都以其语言的含蓄优美、内涵的丰富深刻,犹如一颗颗熠熠闪光的星星,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国的历史,启迪着人们的思想。谢榛在《四溟诗话》中
据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官网2019年12月9日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0届大会上,ICDE作为UNESCO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宣布有193个UNESCO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关于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议书。该建议书聚焦五个目标:提升利益相关者获取、运用、改编和
【摘 要】作文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学生作文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脱离自己真实生命存在的“大而空”倾向,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的原生态,练就细微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作文 生活 原生态 源头活水    经常有同学问我,作文应写什么内容。我的回答是:重视对生活原生态的描绘,从自我写起,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情感。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呢?我发现不
【摘要】优化的模式,是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在高考情境下快速产生优秀作文,借助一定的模式是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写两例,不雷同”的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模式的规范下走向创新。  【关键词】模式;创新;作文指导    如何使学生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中以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速成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是摆在所有一线语文教师和高考研究专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长期以来他们都积极展开探索并构建各自行之
【摘要】李白《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多年以来,比较确定的说法是“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本文摘引有关资料,并试图从他个人的求仕历程的角度予以审视。一管之见,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李白 《蜀道难》 主题探微 文学解读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夸张,着力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风光的诗作。历代学者关注倍至,对其研究的结论,也可谓见仁见
【摘 要】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无疑是诗歌精品,它充满温暖、关怀、理想、博爱;但诗人本身留给我们的却是孤独、悲伤、绝望的形象,他英年早逝,成为上个世纪诗坛的悲剧。诗歌与诗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首诗歌传达给读者的究竟有多少,这需要读者细心地去寻找和探索。  【关键词】诗歌 海子 温和 孤独 悲伤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
【摘 要】文言文是传承文化传统的,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教师要秉承课改精神将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发扬光大,而不能只将文言文教学定格在字词教学上。我们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从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改革,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读、译、疏、说、备、查六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新型文言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 创新课堂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白话文的
【摘要】《动物游戏之谜》一文,介绍了简朴的自然史,具有隽永的科学性和让人感动的人文精神,带给我们的游戏事趣、审美情趣、人文理趣值得回味和品读。  【关键词】《动物游戏之谜》;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尺度。《动物游戏之谜》一文,带给我们的游戏事趣、审美情趣、人文理趣值得回味和品读。    一、简朴的自然史    简朴和自然的外在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校园特色,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要通过构造团队意识、营造读书氛围、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形成高尚的行为文化来构建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使校园文化特色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特色 人文环境 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学校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