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韵味 读出精彩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开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很多课后练习的第一题都提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由此可见,读好课文是一年级学生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放在首位。
  《比尾巴》是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以儿歌的形式三问三答,向学生介绍了小动物尾巴的一些特点,语言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深受学生喜爱。对于这篇儿歌来说,朗读的目标应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具体来说,学生要达到“读准儿歌的读音,不添字,不丢字,把句子读通顺,读出儿歌的韵律与节奏感,能够用快乐的语气有感情朗读”等要求。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读好儿歌谈谈看法。
  一、整体读,字正腔圆
  儿歌具有语言凝练、充满想象的张力等特点。因此,在学生读儿歌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把儿歌读正确。
  师:大家自由朗读儿歌,尽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读不准的可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生自由读)谁读好了?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生:谁的尾巴长?
  师:“谁”平舌音读得很准。
  生:谁的尾巴短?
  师:“短”字音咬得很清楚。
  ……
  师:(课件出示生字)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中,你还能够把它读准确读流利吗?(生读)
  初读儿歌,读正确是前提。这一课中,“谁、短、伞、最”等生字学生很容易读错,教师应注意倾听,并就学生朗讀中读错的地方及时指正,以为学生读流利、读出节奏感奠定基础。
  二、多样读,读出韵味
  与成人相比,儿童对于声音与节奏的感觉更为强烈,感受也更加敏锐。因此,在低年级儿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课件,朗读过程中用变色字体标出动物名称以及描写尾巴特点的词语。)
  师:读着读着,有的字变颜色了,谁发现了?
  生:红色的部分是小动物的名字,蓝色的部分是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啊!谁和老师合作读一读?
  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的尾巴长。
  ……
  师:请同桌两个按照刚才对读的形式读一读。
  师:男生与女生对读一下。
  师:下面我们按照一定的节奏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生拍手读儿歌)
  儿歌节奏感强,音韵具有美感。这首儿歌主要是由“谁的”“尾巴”“怎么样”三部分组成的,读好了这三部分,也就读好了这首儿歌。另外,韵脚“短、伞、弯、扁、看”押的是“ɑn”音的韵,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三、创造读,享受快乐
  儿歌是在想象的世界中作者与儿童心灵对话的文体,在这个世界中,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这是一个奇妙而又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就为学生的创编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创编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师:比尾巴不光吸引了猴子、兔子、公鸡、鸭子等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们也急忙赶来了。瞧,它们来了。(出示燕子、小狗、壁虎、马儿等图片)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仔细观察,并仿照文中儿歌的形式编一编。
  生: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谁的尾巴能再生?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
  (生读自己创编的句子)
  在读儿歌的时候,教师不仅让学生读文本中的儿歌,还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创编的句子。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满足感,真正享受到儿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从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的要求中可以充分看出编者对朗读的重视。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丰富读的形式,以使学生真正爱上朗读,读出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龙湾区瑶溪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嘎嘎——嘎嘎——”大雁队长一声令下,大雁们跟在队长身后起飞了。  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整齐地向远方飞去。
晚上,小鼹鼠班几和妈妈刚捧起饭碗,突然,一大团泥巴从天花板上掉了下来,班几和妈妈赶紧向上看去,只见一个黑影从天而降。  那家伙砸翻了班几的碗,他手里拿的武器,打在了妈妈的头上,然后脸朝下摔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一瞬间,班几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哎哟,班几快帮妈妈拿条毛巾。”妈妈用手捂着头说,她的头被砸得流血了。  “哦,好!”班几这才醒过神来,赶紧到卫生间
找家(适合小班)  小朋友,你认识下面这些小动物吗?请你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起来。(了解动物生活习性,锻炼思维灵活性)    解不开的结(适合中、大班)  妈妈帮宝宝织毛衣时不小心将毛线绕了很多结,请你帮忙看一看哪些结是打不开的。(锻炼观察力)    最大的正方形(大班)  下面是由很多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找找看,哪些正方形是一样大的?你可以在大正方形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注意,你所画的正方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教师的困惑。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有感情朗读的现状,提出一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
《开天辟地》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开天辟地》,这位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了神话体裁的想象特征,现撷取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就这样盘古含着微笑倒下了。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作了世间万物,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世间万物”说明了变化很多,但每一个变化都是一幅
大脑袋狮子是一只特别的狮子,他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沙发上打盹儿,有时还会发出“呼呼”的打鼾声。  大脑袋狮子从来不会请求别人的帮助,因为他怕打扰别人,他就喜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其他的动物路过狮子的家,看到大脑袋狮子每天都坐在沙发上,就叫他“粘在沙发上的狮子”。  有一天早晨,大脑袋狮子被一个硬硬的东西硌醒了,原来是一把钥匙,一把闪着金色光芒的钥匙。  大脑袋狮子把钥匙举起来对着太阳,钥匙就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安排了《司马光》和《守株待兔》两篇文言文,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此安排意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做好积累和铺垫。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排目的,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做好文本解读  1.目标设计与内容编排  两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除了指向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外,还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面临着谈“作”色变的尴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之间的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对文本范例中写作技巧的关注甚少。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中的范例价值,借助文本的具体内容,理解作者所运用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从而在阅读中吸收,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真正发挥教材文本作为范例的价值。  一、紧扣生动描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万物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阅读之重要。语文作为一门集艺术性与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课内阅读必不可少,但真正的源泉却来自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拓展,它能有益地补充、辅助和激活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
每年腊月二十四,除了要“掸尘扫房子”,挪威鼠米多一家所在的江南小镇还有个特别的风俗,就是到了这天晚上,一家人会聚集在一起,数数这一年赚到的钱,据说这样,钱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晚饭后,米爸、米妈说:“孩子们快来数数你们的钱吧!相信它也会变多的!”  米多赶紧抱出了自己的存钱罐,摇了摇“啦啦、啦啦……”好多钱啊!米多心里乐开了花:“如果有二十个硬币的话,就可以买到我最喜欢的小手枪了!”  姐姐米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