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摭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mesee_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万物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阅读之重要。语文作为一门集艺术性与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课内阅读必不可少,但真正的源泉却来自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拓展,它能有益地补充、辅助和激活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爱上课外阅读,丰富阅读积累,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启迪心智的不竭源泉。
  一、课外阅读,增教学之精彩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桶水”,那么课外阅读则是“江河湖海”。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能使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使课堂教学增添别样的精彩。
  不久前,我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所讲的《忆读书》(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一课,感受颇深。在课堂拓展时,这位教师让学生说说对四大名著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娓娓道来。有的说:“我喜欢林冲,他是三十万禁军总教头,武艺高强。”有的说:“我才不喜欢他呢,太胆小太谨慎,一味忍让,连老婆都保护不了,不像个男子汉。我喜欢孙悟空,天大地大都比不上他的胆子大,一根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有的说:“我喜欢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真是神机妙算啊!”还有的说:“我喜欢林妹妹,她既有美貌又有才华,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学生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博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试想:如果学生从未读过四大名著,他们的发言能激起听课教师的阵阵喝彩吗?如果学生从未读过四大名著,教师敢设计这样的拓展吗?其实,《忆读书》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文中并未出现四大名著中或荡气回肠、或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果没有课外阅读做支撑,就这节课来说,学生不可能有这么精彩的表现。
  可见,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堂中尽情展现风采,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课外阅读是滋养课堂教学之树的源头活水。
  二、课外阅读,激写作之灵气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舍说过“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有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会形成语言能力。“日积月累,方能生悟”,读的书多了,语汇积累就丰富了。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厚积而薄发,写作文时就能信手拈来,妙笔生花。
  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题为《我想对您說》(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篇习作时,课前一周我就布置了这样的课外阅读作业:自主搜集3~5篇以“爱与感恩”为主题的美文,朗读体会文中情感,摘抄文中优美句段并背诵。批改习作时,我被那一段段饱含深情且文采斐然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有位学生写道:“妈妈,我想对您说:当我把一块糖果塞到你嘴里,你拿出来掰一半,送到我嘴里,那时,我觉得嘴里含的不再是甜甜的糖果,而是暖暖的爱。”还有一位学生写道:“妈妈,我想对您说:您的长发就像黑绸一样闪亮,在您的长发里,我不再害怕黑夜;您的怀抱就像炉火一样温暖,在您的怀抱里,我不再害怕寒冷。妈妈,等您老了,我要把您藏在我的长发里,搂在我的怀中,您也就不会害怕寒冷啦。”讲评课上,我请这两位同学朗读了这些让人感动的句子,并让他们说说体会。他们说,是课外阅读激发了自己写作的灵感,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学到的好的写法,与习作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就能笔下生花。
  可见,是课外阅读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的习作充满了灵气。课外阅读是浇灌习作园地的清泉。
  三、课外阅读,输交际之根本
  口语交际与课外阅读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外阅读,因为语言积累的多少决定着交际能力的强弱。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不仅靠课内文本的朗读和背诵,还需教师引导他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大量的课外阅读会为口语交际输送交际之根本——丰富的交际语言。这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
  例如,我在组织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前,在教学完本单元第一课《猎人海力布》后,就将位于本单元最后的“快乐读书吧”提前做了布置。我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搜集、阅读民间故事,再选定一个趣味性强的故事进行重点阅读,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试讲给家人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学生课前进行了有效率的课外阅读,所以课上参与交际的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恐后,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有位女学生一开口就深深地吸引了大家:很久很久以前,碧蓝碧蓝的大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小渔村。那里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打鱼青年,名叫海生。一天,勤劳的海生在蔚蓝的大海上打鱼时,捞到了一只大大的海螺。那海螺闪闪发光,非同一般。海生又惊又喜,就把这个海螺带回家,放在装满清水的大缸里用心地养着……故事讲完了,班级里掌声如雷。我让她说说自己的体会。她说:“是课外阅读让我喜欢上民间故事。我把想讲的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记住了感人的情节和动人的句子,熟能生巧,就能出口成章啦!”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表示,是课外阅读帮他们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课外阅读是灌溉口语交际之苗的汩汩甘泉。
  四、课外阅读,启学生之心智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中外儿童小说、名人传记、世界名著等,内心世界会产生很多微妙而深刻的触动,心智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
  比如,学生在阅读风靡世界的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时,不仅被作者创造的一个个奇幻的魔法世界而吸引,还被主人公的成长与命运而触动。他们会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人物矛盾中体味到人的本性,对朋友的真诚,对亲人的爱,对邪恶的憎恶和反抗。他们在阅读中认识了一个个各具特色、各有缺点而并非完美无缺的人物,如同身边的人,如同真实的人生。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强烈的阅读共鸣,让学生于懵懂中开启了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认知,心智得到了润物无声的启迪。而在阅读中国文学、中华优秀人物故事时,学生会陶醉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折服于文字中呼之欲出的崇高人物品格中,比如岳飞“精忠报国”之志向,文天祥“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胸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民族精神……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了深刻隽永的情感,体会到爱与友谊、感恩与奉献、勇敢正直、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在内心世界激荡起体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强烈欲望,让心智的开启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外阅读是滋润心灵芳草地的涓涓细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使人渊博,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智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更要加强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教育成功的经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一起引课外阅读之活水,蓄语文学习之宽渠吧!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城西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天上的娃娃都有自己的工作。太阳娃娃站岗,月亮娃娃提星星灯笼,云朵娃娃巡逻……  彩虹娃娃去哪儿了?  没雨的时候,她不用在天上搭桥,于是一跳,跳到了地面上。那个时候,世界还没有颜色,白茫茫的一片。  彩虹娃娃想:我的工作就是要让人们过上七彩的生活。  星期一,彩虹娃娃开了一家花店。  瞧!红色的玫瑰花、黄色的太阳花、紫色的薰衣草……人们从没有看过这么美丽的花,花店还没开门,买花的人就排着队,围着房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嘎嘎——嘎嘎——”大雁队长一声令下,大雁们跟在队长身后起飞了。  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整齐地向远方飞去。
晚上,小鼹鼠班几和妈妈刚捧起饭碗,突然,一大团泥巴从天花板上掉了下来,班几和妈妈赶紧向上看去,只见一个黑影从天而降。  那家伙砸翻了班几的碗,他手里拿的武器,打在了妈妈的头上,然后脸朝下摔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一瞬间,班几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哎哟,班几快帮妈妈拿条毛巾。”妈妈用手捂着头说,她的头被砸得流血了。  “哦,好!”班几这才醒过神来,赶紧到卫生间
找家(适合小班)  小朋友,你认识下面这些小动物吗?请你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起来。(了解动物生活习性,锻炼思维灵活性)    解不开的结(适合中、大班)  妈妈帮宝宝织毛衣时不小心将毛线绕了很多结,请你帮忙看一看哪些结是打不开的。(锻炼观察力)    最大的正方形(大班)  下面是由很多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找找看,哪些正方形是一样大的?你可以在大正方形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注意,你所画的正方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教师的困惑。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有感情朗读的现状,提出一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
《开天辟地》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开天辟地》,这位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了神话体裁的想象特征,现撷取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就这样盘古含着微笑倒下了。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作了世间万物,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世间万物”说明了变化很多,但每一个变化都是一幅
大脑袋狮子是一只特别的狮子,他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沙发上打盹儿,有时还会发出“呼呼”的打鼾声。  大脑袋狮子从来不会请求别人的帮助,因为他怕打扰别人,他就喜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其他的动物路过狮子的家,看到大脑袋狮子每天都坐在沙发上,就叫他“粘在沙发上的狮子”。  有一天早晨,大脑袋狮子被一个硬硬的东西硌醒了,原来是一把钥匙,一把闪着金色光芒的钥匙。  大脑袋狮子把钥匙举起来对着太阳,钥匙就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安排了《司马光》和《守株待兔》两篇文言文,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此安排意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做好积累和铺垫。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排目的,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做好文本解读  1.目标设计与内容编排  两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除了指向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外,还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面临着谈“作”色变的尴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之间的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对文本范例中写作技巧的关注甚少。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中的范例价值,借助文本的具体内容,理解作者所运用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从而在阅读中吸收,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真正发挥教材文本作为范例的价值。  一、紧扣生动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