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变化,房屋建筑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施工质量受到了广大人群的关注,为了保障质量房屋建筑施工需要通过多方面施工来进行控制,其中就包括了地基施工。地基施工是房屋建筑质量保障的基础部分,如果其质量存在不合理,那么之后的施工部分将成为“空谈”,由此可见地基施工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289-02
引 言
房屋建筑中的地基施工種类较多,根据不同的房屋建筑类型,可以分为多个不同技术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地基施工技术之间存在这一些差异,因此无法一概而论,在此前提下,本文将结合当下较为普遍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地基施工技术种类,并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1 房屋建筑地基常见施工技术种类
1.1 条形基础施工技术
条形基础属于常见桩基施工技术类型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即为长度远大于宽度,一般来说长度会超过宽度十倍之多。条形基础的施工工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施工、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下文将对此三个部分进行逐一分析。
(1)基础施工。先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检测浇筑层的强度变化,当达到25%时,需要在垫层部位绑扎梁钢筋和上部柱插筋,再在底板上支梁侧模板,最终即可将剩余混凝土浇筑完成。此外,因为此部分涉及到混凝土浇筑问题,那么就要依照混凝土浇筑规范来进行,要避免中断浇筑,同时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温度等。
(2)钢筋工程。在基础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钢筋连接工程,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工艺来进行连接。在此项工艺当中,首先要着重处理钢筋端头,通过加工器具将扭曲、凹凸的钢筋矫正,同时依照施工要求将钢筋加工成需要的样子,其次进行焊接工作,过程中先将钢筋两端放置在一起,之后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焊升至2~4mm,此时再慢慢上提至5~7mm,等到钢筋逐渐融化下送,即可进入电渣过程,直至完成焊接。此外,在全部焊接完成之后,不可直接松开钢筋,应当保持15ms左右,确保钢筋相互融合稳定。
(3)混凝土工程。将配比良好的混凝体浇筑在模版上,过程中不可中断,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良好,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应当进行拆模工作,此项工作当中要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否则会导致返工。
1.2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在施工当中相对少见,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该基础能够发挥自身的良好功效。具体来说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相对较弱,但是能够很好的抵抗不规则沉降问题,施工当中先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底板,之后在底板上安装筏板即可。筏板基础的施工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具体下文将进行分析[3~4]:
(1)放线工作。在筏板基础正式施工之前,应当先放好筏板下垫层线,为之后施工打下基础。
(2)灰土夯实。在基坑当中填入灰土,并采用夯击设备将灰土夯实,以后之后的筏板基础安装。此外,如果工程有特殊要求,例如电梯安装等,可以在夯实后开挖电梯基坑。
(3)垫层浇筑。采用满足工艺要求的混凝土在施工点进行垫层浇筑,通过养护后形成筏板下垫层。
(4)防水卷材布设。因为筏板基础时常应用在水环境当中,因此为了避免基础进水,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防水卷材铺设。铺设应当分两次进行,卷材宜采用高分子复合卷材。
(5)钢筋筏板绑扎。在上述工程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绑扎工作,即将钢筋依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以此形成筏板底筋即可。图1钢筋筏板绑扎后的筏板基础。
2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点
2.1 复杂性
无论是哪一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种类,在施工当中都必须重视地质环境的表现,需要根据地质环境来选择地基施工技术,然而我国土地资源辽阔且丰富,不同土体本身的应力参数并不相同,结合之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应力结构与数值,导致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面临较为复杂的地质问题,同时在大自然的作用之下,土体相互结合的形式、规模等也不相同,并且结合其他因素,会进一步扩张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地下水体、周边水体等因素会导致土体应力上的变化,在此类因素的影响之下,会进一步扩张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那么在连带影响下,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也会变的更加复杂。
2.2 重要性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是构建房屋建筑的基础工作,如果地基质量存在问题,势必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在此前提下进行深入分析可见,首先房屋建筑作为我国支柱经济产业之一,当其质量存在缺陷就使得施工单位无法通过房屋建筑来获得利润,那么施工所消耗的成本等于白费,说明地基施工质量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部分质量问题具有潜伏性,即在初期不会表现负面影响,而在之后的应用当中会慢慢暴露,容易引发房屋坍塌的现象,那么针对房屋内部居住者等,此类现象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地基质量问题存在安全威胁。综上所述,经济问题与安全威胁都是影响极大的负面现象,所以如何控制好地基施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2.3 干扰因素较多
在地基施工当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例如上文当中的地质环境因素,对此本文将不再多做赘述,其他干扰因素还包括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方面,因为现代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时,会采用大量的人工来进行作业,所以人工的施工表现将会对地基施工质量造成干扰,然而人工作业必然带有不稳定性,说明此干扰因素难以完全消除。
3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结合前人研究了解到,以往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于房屋建筑本身以及施工人员都会造成威胁,一旦安全隐患爆发,势必会对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在人性化原则上,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现象的,因此需要对安全隐患进行管控,这是一项值得施工单位保持重视的问题。然而现代许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控制度并不全面、严格,使得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危险性依然较高,对此本文建议此类施工单位参考先进安全,了解健全、有效的安全管控体系来进行优化[2]。
4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分析中先对常见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种类进行介绍,了解各项技术的功能与工序,之后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此部分侧面反应出地基施工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最终阐述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张文君.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5):127.
[2]魏 祥,程志欣.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5,31(4):196~197.
[3]张 俏.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4(4):178~180.
[4]邵浩祥,姚传勤,白 蓉,楼盼峰.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4(1):203~204.
收稿日期:2018-11-16
作者简介:徐 胜(1984-),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及教学。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289-02
引 言
房屋建筑中的地基施工種类较多,根据不同的房屋建筑类型,可以分为多个不同技术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地基施工技术之间存在这一些差异,因此无法一概而论,在此前提下,本文将结合当下较为普遍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地基施工技术种类,并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1 房屋建筑地基常见施工技术种类
1.1 条形基础施工技术
条形基础属于常见桩基施工技术类型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即为长度远大于宽度,一般来说长度会超过宽度十倍之多。条形基础的施工工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施工、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下文将对此三个部分进行逐一分析。
(1)基础施工。先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检测浇筑层的强度变化,当达到25%时,需要在垫层部位绑扎梁钢筋和上部柱插筋,再在底板上支梁侧模板,最终即可将剩余混凝土浇筑完成。此外,因为此部分涉及到混凝土浇筑问题,那么就要依照混凝土浇筑规范来进行,要避免中断浇筑,同时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温度等。
(2)钢筋工程。在基础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钢筋连接工程,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工艺来进行连接。在此项工艺当中,首先要着重处理钢筋端头,通过加工器具将扭曲、凹凸的钢筋矫正,同时依照施工要求将钢筋加工成需要的样子,其次进行焊接工作,过程中先将钢筋两端放置在一起,之后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焊升至2~4mm,此时再慢慢上提至5~7mm,等到钢筋逐渐融化下送,即可进入电渣过程,直至完成焊接。此外,在全部焊接完成之后,不可直接松开钢筋,应当保持15ms左右,确保钢筋相互融合稳定。
(3)混凝土工程。将配比良好的混凝体浇筑在模版上,过程中不可中断,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良好,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应当进行拆模工作,此项工作当中要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否则会导致返工。
1.2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在施工当中相对少见,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该基础能够发挥自身的良好功效。具体来说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相对较弱,但是能够很好的抵抗不规则沉降问题,施工当中先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底板,之后在底板上安装筏板即可。筏板基础的施工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具体下文将进行分析[3~4]:
(1)放线工作。在筏板基础正式施工之前,应当先放好筏板下垫层线,为之后施工打下基础。
(2)灰土夯实。在基坑当中填入灰土,并采用夯击设备将灰土夯实,以后之后的筏板基础安装。此外,如果工程有特殊要求,例如电梯安装等,可以在夯实后开挖电梯基坑。
(3)垫层浇筑。采用满足工艺要求的混凝土在施工点进行垫层浇筑,通过养护后形成筏板下垫层。
(4)防水卷材布设。因为筏板基础时常应用在水环境当中,因此为了避免基础进水,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防水卷材铺设。铺设应当分两次进行,卷材宜采用高分子复合卷材。
(5)钢筋筏板绑扎。在上述工程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绑扎工作,即将钢筋依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以此形成筏板底筋即可。图1钢筋筏板绑扎后的筏板基础。
2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点
2.1 复杂性
无论是哪一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种类,在施工当中都必须重视地质环境的表现,需要根据地质环境来选择地基施工技术,然而我国土地资源辽阔且丰富,不同土体本身的应力参数并不相同,结合之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应力结构与数值,导致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面临较为复杂的地质问题,同时在大自然的作用之下,土体相互结合的形式、规模等也不相同,并且结合其他因素,会进一步扩张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地下水体、周边水体等因素会导致土体应力上的变化,在此类因素的影响之下,会进一步扩张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那么在连带影响下,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也会变的更加复杂。
2.2 重要性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是构建房屋建筑的基础工作,如果地基质量存在问题,势必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在此前提下进行深入分析可见,首先房屋建筑作为我国支柱经济产业之一,当其质量存在缺陷就使得施工单位无法通过房屋建筑来获得利润,那么施工所消耗的成本等于白费,说明地基施工质量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部分质量问题具有潜伏性,即在初期不会表现负面影响,而在之后的应用当中会慢慢暴露,容易引发房屋坍塌的现象,那么针对房屋内部居住者等,此类现象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地基质量问题存在安全威胁。综上所述,经济问题与安全威胁都是影响极大的负面现象,所以如何控制好地基施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2.3 干扰因素较多
在地基施工当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例如上文当中的地质环境因素,对此本文将不再多做赘述,其他干扰因素还包括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方面,因为现代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时,会采用大量的人工来进行作业,所以人工的施工表现将会对地基施工质量造成干扰,然而人工作业必然带有不稳定性,说明此干扰因素难以完全消除。
3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结合前人研究了解到,以往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于房屋建筑本身以及施工人员都会造成威胁,一旦安全隐患爆发,势必会对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在人性化原则上,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现象的,因此需要对安全隐患进行管控,这是一项值得施工单位保持重视的问题。然而现代许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控制度并不全面、严格,使得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危险性依然较高,对此本文建议此类施工单位参考先进安全,了解健全、有效的安全管控体系来进行优化[2]。
4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分析中先对常见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种类进行介绍,了解各项技术的功能与工序,之后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此部分侧面反应出地基施工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最终阐述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张文君.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5):127.
[2]魏 祥,程志欣.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5,31(4):196~197.
[3]张 俏.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4(4):178~180.
[4]邵浩祥,姚传勤,白 蓉,楼盼峰.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4(1):203~204.
收稿日期:2018-11-16
作者简介:徐 胜(1984-),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