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山区小学学困生语文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山区教育中,落后的教学资源、缺乏监管的学生,置山区教育始终于落后地位,让不少山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基础不牢靠,更有部分山区的班级出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对此,转化山区后进生刻不容缓,提高山区小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扭转山区教育现状、提升山区小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方式。对此,本文就对小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总结了相应的转化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山区教育 小学语文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25-01
  0
  一、山區小学学困生学习现状
  1.缺乏监管,未养成良好习惯
  对比城乡教育,山区教育中落后的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配备上,更体现在城乡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不少山区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山区儿童变成了留守儿童,学生需要自行料理自己的生活,自我监督、自主完成作业,缺乏指导、缺乏监管。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落后,自觉性又相对较低,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缺乏引导和监管下,学生处于“放养”状态,且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导致山区教育中出现了不少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基础不足的学困生。
  2.两极分化,缺乏针对性辅导
  针对后进生或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针对性的辅导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对比城乡教育,城市教育中师资配备充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监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工作,并且学生在放学之后,其父母也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工作,给学生以充分的辅导。但是,对比之下,山区教育师资配备较弱,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山区儿童的父母家长更是无能力、无经历,甚至无意识去辅导孩子的学习,这也是导致山区学困生难以转化的重要原因。
  针对如上教学现状,教师开展对山区教育的教学,开展对学困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开展教学。
  二、山区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
  1.关爱呵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学习热情
  事实上,山区学生内向而敏感,这与不少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学生缺乏感情、期望被呵护,缺爱的学生也就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将教师的爱与关注转化成学生的动力,从而激励后进生的学习热情,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和信心去迎接学习中的困难。例如,在《蓝色的树叶》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本篇文章教学的契机,应用学生彼此间的关爱弥补学生心灵中爱的缺失,为学生建立友爱、和谐、互助的精神。文章末尾中,“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这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林园园看到蓝色的树叶不由得脸红了?随即,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林园园正是因为看到李丽未能获得自己的帮助,自己因未能借给李丽绿色的画笔而羞愧脸红。借此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会互帮互助,要学会友爱、关注自己的同伴、同学,要善于给自己的同伴提供帮助,才能与自己的同伴建立更加坚固的友谊。通过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教师帮助部分山区缺爱的后进生弥补爱的缺失,从而充盈学生的生活,更让学生在彼此之间的互助、友爱中,相互扶持、有效提升后进生的能力。
  除如上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呵护和关注外,山区教师转化后进生,还需要从自身的爱和呵护出发,以鼓励学生的方式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借学生山区生活质朴而纯真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组织和应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
  2.多元辅导后进生,有效提升后进生能力
  针对山区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落后、学习习惯不佳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需重视对山区学生的辅导工作。由于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可以集教师和学生的共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等多种主体参与,有效提升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划分语文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均分小组,将学困生穿插于各小组间,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由学生一带一、一帮一的方式提升后进生的成绩。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生字词筛选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落实,引导小组中的学生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将读音和字形对应起来,在课后完成对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在课堂中通过提问和默写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代币奖励法,为小组集体和小组中的个人发放小红花,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小组整体带领着学生个体不断奋进,让学生整体问题小组的荣誉而战,以集体荣誉感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结
  山区学生的学习能力滞后、学习成绩不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部分后进生实际上是具备充足潜力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发掘该部分学生的潜力、释放学生的潜能,让这部分学生有热情、有活力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提升其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关爱呵护后进生、多元辅导后进生,以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房亚群.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91.
  [2]郑红冰.谈后进生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转化[J].学周刊,2018(16):97-98.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设计制作一个木质茶杯盖,学习JDPaint软件和创鸣机械雕刻机的使用。   【关键词】 项目学习 JDPaint NCstudio 创鸣雕刻机 茶杯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161-02  通用技术实验室装备了一台机械雕刻机,这是一台生产应用的设备,需要参加厂
【摘要】 为了解决高考作文中出现的立意不明或陈旧的问题,可以在理解作文材料,在掌握作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逆向思维寻找合适的立意切入点,并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美丽中寻找丑陋,让思维向着对立面发展,从问题的对立面深入探索,从而追求立意的正确、鲜明、新颖。  【关键词】 逆向思维 切入点 助力 立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高校教育、社会工作中具备高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就应当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奠定良好基础,提升教学有效性,从实际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技能,发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作用。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阻碍了学生的综
【摘要】 于高中校园足球训练而言,鉴于体育课堂时间的限制,令课余训练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但许多学生们在课余训练中,表现出的兴致却并不高,加之训练体系尚未健全建设,通过训练也无法显著提高学生们的足球水平。目前,对于校园足球课余训练来说,最关键的工作便是建立并健全训练体系的同时,并加强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余训练活动,从高中生的情况出发,以比赛竞争的方式,来有效提高足球的课余训练效果。基于此,本文
【摘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情感得到良好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以想象思维能力培养为例,在高中阅读中引导学生改变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的状态,以培养学生思维力体系为出发点,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 思维能力 想象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
【摘要】 阅读与写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在教学中将两者有效地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孩子们的写作能力,综合提升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以此实现新课标中关于实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为实际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读写结
【摘要】 体育场地器材是中学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其情况的了解与掌握将有助于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就娄底市城区范围内的中学体育器材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调查发现发现娄底市城区中学体育器材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 娄底市 中学 场地器材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
【摘要】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只有从小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质量,其中社团活动便能很好地延伸、发展小学生的兴趣。所以,乡村小学应本着发展学生兴趣的原则,从乡村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创建二胡社团,并真正践行因材施教的思想,以帮助小学生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加强他们的音乐感悟,使其真正享受二胡教学过程。基于此,本文从乡村小学出发,探讨了二胡社团方面有效教学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 舞蹈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将抽象的艺术进行表达的过程。随着人们对艺术追求的提高,对舞蹈者的表演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的技巧性表演,更注重表演者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表演中。培养青少年的表演意识能将表演的创造性和想象性呈现出来,使青少年在表演时体现自身的艺术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丰富观者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表演意识 培养对策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摘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关键词】 后进生 转化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189-01  学生有优秀生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