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之于李可染的山水画革新(下)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可染的山水写生具有三层意义:其一,解决"形神兼备"的造型问题,这一点深受徐悲鸿的影响;其二,对景创作,解决"新诗"的意境问题,这是对20世纪40年代老舍"尝试新诗"挑战的回应,关涉到山水画现代转型的"灵魂"问题;其三,写生只是进入中国画创作的准备阶段,笔精墨妙的"化境"阶段,需要艺术家以一生的实践去达致,这层意义也是对傅抱石"写实是否会创伤中国画本身"问题的释疑。李可染是特立独行的,但绝非排他性的。在时代思潮与传统脉络的双重语境中,他成功地实现了"现实感"与"传统精华"的对转和衔接。他的山水画革新课题以及解决之道,浸染着同时代人的多重影响。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检测AQP-1、3、8、9 mRNA和AQP1、AQP9蛋白在人胎膜各部分的表达,并比较其在羊水正常、特发性羊水过多、特发性羊水过少三组中的差别,探讨水通道蛋白在人胎膜中的表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渗入,学校教育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道德素质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三年,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他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他们处于不同的学习水平阶段。学生的学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正常和缺氧状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肿瘤坏死因子-α(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