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收到的最有印象的纸条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una:大学上课时有个同学传纸条给我,上面写:在吗?
  浪达·小可爱:高中因为经常买书,我成了我们班上家里私藏(闲)书最多的人,于是我列了个书单把这些书借给同学。但直接就白借给他们,我又嫌太掉价,收钱又怕说财迷,我就以一本书一个棒棒糖的“租金”租借这些书。班上一个圆圆脸、性格好、学习也不错的女生也经常来跟我借书。之后不知道她是谋划了多久,悄悄往我包外面的小口袋里塞了一把棒棒糖和一张纸条,写了她的名字和小灵通号码。然而我后来并没去找她,她也假装没有做过这件事,大家心照不宣,相安无事。可惜到最后她不知道,我既不喜欢棒棒糖,也不喜欢女生。
  dede:打开纸条上面写着: 今晚晚自习下课,去后面的小树林吧……(他是男的,我也是男的)
  咖呢啡:物理测验时,让后座的同学给我画一张电路图。等了大概二十分钟,以为没戏了,结果递过来一个纸团,打开一看,终于知道为什么要二十分钟了,丫太闲了给我畫的不是电路图,是一幅素描……(谁想看灯泡的立体感啊喂!)
  青衫:哈哈哈,高中的时候有人夹在我课本里一张小纸条,说我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又温柔。字写得很漂亮,看到后小鹿乱撞了很久。然后,毕业聚餐的时候我才知道是谁写的,然后呢,那个男孩子来宿舍找我,在月光下唠了很久,唠了什么忘了,以后也再没见过他,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谢他的心意的。
  蒙特利尔天气晴:一首词,对,但并不是情书,是讨伐老子的,前面忘了,就记得最后三个字“曌难谏”。我就想问一下我特么一个数学课代表按时催收作业怎么了?
  夜浣瞳:大四,考研自习室,夹我书里的,他比我勇敢。
  大白:终于可以拿出我藏了好久的图了,感觉三个问号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一脸懵逼的小男孩的形象。

  xtab:在辽大上自习的时候收到匿名纸条劝我不要抽烟,说抽烟使我衰老长斑,如果我不开心就听听音乐发泄一下。我:???????
  三斤酒说:有次考试年级第一,那次答案泄露,包括我在内所有有机会接触到网络的走读生都被怀疑成绩作假,在成绩大过天的重点高中几乎被舆论压倒。暗恋十一年的男孩子趁着早餐跑到班级门口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抄着他最爱的孙燕姿的歌词“下起雨也要勇敢前进,我相信一切都会平息”。
  反正是我就行了:“把这个给XXX” 纸包起来的姨妈巾,喂,我虽然是男的 可是你包得也太明显了,再说了,我一摸也知道。结果还没从我手里递出去,我那可恶的损友同桌,就一把抢过去,举起来,喊:“卧槽,你看XXX,他咋用这个?!”
  Island:一个下雪的下午,物理老师在上面讲着电磁场的题,昏昏欲睡……男同桌传过来一张纸条: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的散文,装文青)。我给他加了一个“们”字传了回去。
  亢蒙:正上课,身后叠得整齐的一张纸条递过来。我回头看到她,她笑笑,眼睛里的光蔚蓝。纸条打开,里面是一个唇印。
  迎风张嘴胖二斤:高中考数学心如死灰准备交白卷的时候收到小纸条:“晚饭吃啥?”
  颉:我爱你,真的。
  禾刀_T:我还记得那是高一,我们刚入学军训完之后的正式开学一周后,有一天我坐在座位上,正认真地看书,然后有一个人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小纸条,说“有人给你的”。我当时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莫不是谁要跟我表白?就特别不好意思,你们知道吗,那种感觉就是没法形容,头也不敢抬,更不好意思去接。然后我别别扭扭地伸手去接的时候,就听到窗口那里有个男孩子的声音着急地叫:“不是她,不是她,是她后面那个。”那张纸条就及时而准确地从我手边边上完美地滑过,去到了我的后座。这个时候就非常尴尬了,我就强行把半空中的手往头上收了回来,假装撩一下头发,然后默默地回去继续看书,假装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改头换面鸭:上学的时候前座是个非常低调内向的女孩子,在班上几乎没跟几个人说过话,听说身体不太好,后来没参加高考就休学了。有天刚刚下课,她突然转身丢了个纸条给我,然后立马起身走掉。我非常诧异,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下课多出去走走,休息一下眼睛,想跟你做个朋友。”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但是忘了名字也失去联系。这个小纸条对她来说用了巨大的勇气吧,也让我明白表达关心是件多温柔的事,不用怕。

  赵烧鸡腿堡 :“我就像大自然界里的一坨屎。”这是长长的一封信里我唯一记住的话……
  高三刚进入复习阶段,发现自己凑不齐政治课本。有天同学传给我一本《思想政治》,大喜,以为是哪个暗恋我的人知道我遇难了。仔细一看,是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我不缺这本书。稀里糊涂地,我翻开书,在扉页发现了那张纸。从学校发的草稿本上撕下来的纸,浅绿色,薄薄一张,不算好看的黑字糊了大半页。我看了至少三遍,才在大段诘屈聱牙让人云里雾里的文字里抠出我能看懂的一句话,原句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就是“我是坨屎”。
  从理科班转来的同学认识写信的人,跟我讲了一些他的事。这位少年阅读了一定量的书籍之后,性情大变,痛感现世生活的虚无和教育的腐朽,决意退学。他的成绩应当不差,至少还待在重点班。班主任联系了家长之后,又把他拉回了学习的苦难中。我震惊的是,我与这位同学素未谋面,他倾诉衷肠怎么就找上了我。

  我没有写回信。有点羞愧,因为我看不懂,也不明白这个同学在思考着什么。“我是自然界里的一坨屎”原句委婉晦涩,可能在说“人类渺小且短暂”“化作春泥更护花”之类的意思。
  之后我想把这张纸带回家收进自己的小盒里,班长说留它干什么,扔了吧。于是我就扔了。我再也没有机会窥探到一颗十七岁正在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而烦恼着的少年的心。
  双下巴:初中男同学,一天放学和我一个方向,但是走在我的前面距离挺远的,忽然这家伙掉头向我走过来,然后递给我一张小纸条后飞奔离开,小纸条上面写着类似要处对象之类的,明天上学以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为回应,哈哈哈哈哈哈。
  王曾祺:现在是初中老师,前几天在班里捡的。两个小女生讨论班上一男生的耳朵大小……又可爱又无聊。
其他文献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  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
在东车站的长廊下和女人分开以后, 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个。频年飘泊惯的两口儿,这一回的离散,倒也算不得甚么特别,可是端午节那天, 龙儿刚死,到这时候北京城里虽已起了秋风, 但是计算起来, 去儿子的死期,究竟还只有一百来天。在车座里,稍稍把意识恢复转来的时候, 自家就想起了卢骚晚年的作品《孤独散步者的梦想》的头上的几句话: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 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
我今天带刘腿去游乐园,照例坐在外头倾听人间百态的时候,遇到一位奇女子:  在游乐场门口,有一个妈妈,声音很尖利地在说:我就不明白了有些家长,自己在家瞎吃东西,你要是不在家吃,孩子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个东西,她怎么会要吃呢?!此时刘腿正在喝酸奶饮料,我感到一阵心虚。她继续说,我们家从来不吃豆腐,她就一点不想吃豆腐!多好!  这位妈妈情况是这样的,她跟朋友两家带着两个小孩来的,两个小姑娘撒进游乐园之后彼
人生的目标第一是趋利,第二就是趋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说人生的第一目标是趋利?因为趋利就是不给社会添加负担,趋利了你就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人,不是一个靠救济为生的人,你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且要生存得更好。所以趋利只要在你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就是你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当你趋到对应的利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人生的第二目标——趋名。这个趋名不是要你成为名人,成为你出门时所有人
家里有几个颜色鲜艳的半透明塑料碗,是小时候专门用来做果冻的。有时候翻箱倒柜,一不小心看到了,儿时夏天的记忆陡然涌上心头。还记得二十多年前,一到蝉声阵阵的时节,于热浪氤氲中,大人从中药铺买来琼脂,在厨房里用一口小奶锅开始煮琼脂,做果冻。当时,市面上其实已经有了方便的果冻粉,用热水一冲再放冰箱里一冻即可,做出来也是红红绿绿的,煞是好看。但我家长辈挑剔得很,说那样的果冻吃下去,纯然是色素和香精而已,要想
问题如下:  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把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回答如下:  这实际上是一个立法原则的问题。  在秦汉法律体系下,也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法律(实物为睡虎地秦墓、岳麓书院藏秦简中记载的“秦律”)一直沿用到西汉初年(实物为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再经汉武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等多代修订,之后一直贯穿东汉,适用到三国时代的一系列法律中,“流”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刑罚。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汤做菜,配荤搭素,无不适宜。“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淡香,是味觉上的美。”女作家孟瑶说,“它可以和各种佳肴同烹,吸收众长,集美味于一身;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却更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吸引力。”  豆腐可以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異的香味相配合,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当你忙碌或食欲不振的时候,做一味香椿拌豆腐或是皮蛋拌豆腐,都十分可口。  若时间允许
闻一多说, 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一个人的烙印,这个人就是庄子。  人们喜欢称孔子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但在物道君看来, 他既不是圣人, 也不是神人,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洒脱率性的人。就连美学大师李泽厚也说:“ 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 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庄子的洒脱, 不是僵死不动的教条, 而是充满诙谐的寓言故事; 不是照葫芦画瓢的苦思, 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他的一生不是一尊目光
趁着雨歇,走出门外,踏着厚厚的杂有麦秸的淤泥,在村子里穿行。男人站在绿叶簇簇的房前采摘梅子,女人在地里种植甘薯。   田里大都插了秧,苗稀水涨,田田嫩黄,蛙声四塞。水从一块田流向另一块田,汩汩有声。只有梅雨时节才会听到如此浩荡的水声啊!   河流如膏脂,碧潮满满,一捆金黄的麦秸,上下浮沉着漂走了。岸边的芦苇,有一些吐穗了。孩子们折断芦苇铺在地上,坐着钓鱼。   空气沉闷而凝重。看,村里的炊烟
一   1995年4月28日正午,我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把我生了下来。   做妈妈之前,她在工厂里做工人。生我以后,她被以在家带孩子不方便上班为由,彻底下了岗。   1997年,我两岁。妈妈决定出去找找事干,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找亲戚朋友们打听一圈后,她包下菜市场里的一个柜台,卖起了童装。   每周两次,她深夜两点起床,我已经睡熟,她坐爸爸的摩托去黄州商场,再坐大巴车去往武汉的汉正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