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穷源话私塾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塾淡出历史已一个甲子有余了,其真面目是何等模样,古稀老人对其尚可略知一二,多数人于之则一片茫然。近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当代私塾亦有抬头趋势。旧私塾的形制、内容、教法等到底如何呢?现溯流穷源予以考述。
  塾是什么?《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可见塾即家塾。原来,周代以二十家为一闾,闾之巷首门边设家塾,用以教育居民子弟,故谓之“家有塾”;五百家为一党,党有庠;一千家为一术,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塾、庠、序、学均为公学,即后之学塾、学堂、学校。
  《汉书·食货志》(上)中班固说:“余子亦在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人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两汉直至隋代创科举制前,多行荐举、选举、对策制,塾、庠、序等只起普通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孔子所开创设坛授徒之法,为道、墨、法、兵、农、名、杂、纵横、阴阳等“百家”所仿效,各聚徒讲学,史学家名之日私学,即私塾,两千余年来与公学并行而不悖。隋开科举之先河,公私之学增添了新内容。唐宋时期各级学塾均研习赋得体五律诗、律赋、策论等,教学体系仍是“公教于上,私教于下”(宋叶适语)。
  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故自塾至太学亦可称儒学,元、明、清则直呼儒学,明嘉靖《宿州志·学校》:“儒学在州治东,始创未详,元至元十年(1273年),土官建庙学廊宇、讲堂、庖库,始终六年而后备。”“至正二年(1342年)冬,知州叶大中造祭器……六年(1346年)春,议制乐器……元末兵乱学废。迨至国朝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诏中外建学立师……知州吴彦中即故址创造,唯覆之以茅加涂暨而已。”“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殿、庑、门、堂及祭器、斋、庖、廪庾、街墀之类,皆焕然一新,视昔有加。”计先师庙、两庑、东西斋、明伦堂、会讲亭、尊经阁、戟门、棂星门等36间,号房32间,另有泮池、射圃、牌坊等,既至此,私塾形制完备。
  宿州所属灵璧县“儒学在县治之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礼殿,翼以两庑,前神门、后讲堂、东西两斋皆次第以成。又置田聚书,俾肄业者有所资”。县学形制与州学略同而规模稍次,如其建构为20多间,号房20间。
  “洪武八年,诏有司立社学,免其为师之人差徭。”县以下乡(区、镇)、里(村)两级亦设社学,与私塾并存。
  清光绪《宿州志·学校》对州学、县学的记载与要求与明《宿州志》略同,但对县以下各乡的社学与私塾要求更为明确一些。
  唐宋以来,通过考试入州、县儒学进行举业学习的秀才(生员)人数很少,广大城乡百姓的启蒙教育均靠社学和家塾或义塾,后二者称“私塾”。
  私塾为“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229页)。家庭设立者如《牡丹亭》中杜家、蒲松龄应聘的毕家的家塾;宗族设立者如《红楼梦》中贾氏的家塾(宝玉所称的书塾,因亲戚亦可附读,故性兼义塾);教师自己设立的学馆则不可胜数,宿州乡村五至七个自然村便有一所,蒙童十数人不等。
  教师设馆招生叫揽馆,称塾馆,简称馆,故挑担入塾馆卖“文房四宝”、圣像、碑帖、书籍、纸张叫串馆。教师称馆师或塾师,俗称教书先生,简称先生。虽有蒙师(由童生担任)与经师(要求由秀才担任)之别,但称呼则一。先生的报酬名束脩或塾脩。私学创始人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邢昺释曰:“束脩,礼之薄者。”因一束脩仅十条干肉,实际上教师的报酬主要靠学生家人交钱粮。宿州广大农村,据世纪老人回忆:清朝末年,废科举办学堂后,私塾仍存在,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启蒙学童每馆(一年)收小麦三五十斤,读经的青少年每馆收百余斤不等。另外,春节、清明、中秋三节酌送节礼若干。新经书先生需给予标点,如句读及“破字”(如“说”右上加圈读yue)、“破读”(如“好”右上加圈读hao)等,家长会及时送标点礼。
  私塾全年读书、练字、计算、写作,除上述三节日计20余天外,平时无休假日。学童入塾“上位”即不离位,“出恭”(解手)须去圣像前取唯一的“恭签”,故无二人同时离位。一般腊月二十四放假,正月十六开学,续读须由家长办“续馆”手续,或交钱或说明麦收晒干扬净交麦。
  私塾管教注重体罚:学业偷懒,生字认不出,行动犯错,轻则受“训”、罚站,重则打左手心、罚跪,等等不一。
  私塾的教学内容分高低两档次。低档为启蒙教育,其内容为读书、写字、算术、对课等,重点在读书兼认字。一般是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三百千”,属识字教育;接读《弟子规》《小学韵语》,进行礼节教育,以便懂得做人处世、言行、交游等规矩;应家长求实用的要求,再读《常用杂志》《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要求提高者继续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名贤集》《神童诗》《纲鉴妥注》等。
  与读书识字同等重要的是写字,一般学生只习中楷,要求其达到写春联、喜联、丧联的水平。算术是珠算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两求斤、斤求两。因旧时十六两一斤,一两是一斤的0.0625,口诀为一退六二五(俗谚“一推六二五”本此)、二一二五(0.125)……直到十六一斤。十六句被背得滚瓜烂熟者即可算一般的账。蒙童对课,练习应对能力(捷才)、语言知识: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求词性相同、“品性”相近,从一字(词)始直到七字。如先生说“雨”,学生对“风”,出“及第”,则对“登科”……极少数人能对出“苏子月明游赤壁”的下联:“韩公雪拥过蓝关”。
  高档次为经学教育,废科举前为举业教育,之后为启蒙后的提高教育。内容为读诵、书法、算术、写作。入学读过“三百千”即接读“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在读经的同时加读《千家诗》,自学《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书法则写中楷的同时试写大楷,一般读《孟子》时练习小楷,有兴趣亦练行、草、隶、篆乃至艺术字。民国时期算术则由四则提升到开方、圆周率、梯田截积等,这是适应农村买卖丈量土地的需求,因为卖家有时要“封坟地”,须计算正方、长方、圆等形状。
  私塾的教学方法无严格具体的规定,但有灵活的大致程式,施用于教学的不同阶段。
  (甲)读诵。为培养读书同时认字的习惯,读前即先认字。学童六七岁入学,先生写一寸见方的字让学童认,从“一、二、三……人、口、刀、尺”到“大、小、木、本”等,接读《三字经》;八岁入学则认字少许即读《三字经》。方法是先生边指边读,学童跟读,三遍后即上位诵读,熟后捧书到先生席,转身背对书本朗诵(背诵);先生接指读下一段,不论做记号与否均叫“一号书”。每号书句数视学童接受能力确定。每天读背五六号书。一本书“包本”,即能从首句到末句连续背诵后接读下一本,启蒙者按家长要求(见前)接读,举业或提高者接读“四书”、“五经”。
  (乙)书法。起步时先生手把手教写点、横、竖、撇、捺、勾、提、折;第二步描红,即在印好或先生写好的红字模上描摹,如上大人、孔乙己……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明今古等;第三步仿影写,即先生写或大学长代写一张中楷字,学童把它放于竹纸或光连纸等半透明的纸下摹写;第四步摹(临)帖,即先生按学生字体特点并征求学生意见选购欧、柳、颜、赵等字帖临摹。写字的时间,一般放在上午读背两号书后,写成去先生席呈改。先生圈点之后顺便在字隙中写该生正读的书中的生字令其认。书法每天一盘(次),认字有间断。
  (丙)算术。学生愿学者自备珠算盘,先生单独教。顺序是先加减后乘除,方法是口诀和实践结合进行。如加法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谚语“三下五去二××了”正是源于此。
  (丁)开讲,从读“五经”开始(即同步讲读),多一边读背《诗经》,一边讲读《论语》。宋以后用《四书集注》,参以《二论引端》《二论典故》《四书备旨》等。“五经”读完,“四书”讲读同步结束。
  (戊)写作。一般从写诗开始,在读《孟子》时同步读《千家诗》五绝,鼓励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先生指某景某事让学生“诌”四句。之后学平仄谱,宿州经师多就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讲作法,令学生仿作。尝见一《赋得月落乌啼霜满天得月字》试帖诗草稿,其首联为“月落乌啼急,霜压小桥鱼”,其以“月”为韵语句与诗题要求的意境颇合,从中亦可略见此类诗写法。
  从科考文体来看,唐宋考五律、策论、律赋等,明清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史载:光绪初,灵璧县县试,县官主持,五场分别试八股文、帖诗、经论、律赋,其中经论两场。考中的秀才,公私塾的童生各半。科举废除后,私塾中诗文研习改为绝句、律诗、经论、史论。其范本采用《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萃》等。
  宿州幅员不大,但四镇八乡私塾的教学内容和教法亦不尽相同,以上考述为走访世纪老人结合本人幼学见闻所得,难以准确全面囊括。
  私塾的作用自有其不可磨灭的方面。首先,3000多年来占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半壁阵地,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功不可没;其次,它的教法灵活,注重实用,也给当前的教育以启示;再者,它实行个别教学,有利于具体而结合实际地指导;第四,它注重因材施教,顺应学生的特点助其成才;第五,塾师都是“全科教师”,具有借鉴作用;最后,在读诵至熟后再理解,此反刍方法的施用,亦足供新私塾借鉴。
其他文献
用光致亲核取代反应选择并合成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底物芳香化合物,并计算参加反应的各底物的HOMO与LUMO轨道能级,阐述了光照条件下电子转移的制约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光诱导下烯醇负离子
发掘与推广地方音乐文化,对本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有着传承与保护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伴随着整体改革的深入而逐渐的加快,势必要对化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冲击,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转变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化学新课程的理念能否熟练使用决定了化学教学成果的成败,作者从初中化学与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其中的思想与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理念 教学策略  一、前言  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初中化学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新课程理念的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戊醇/正庚烷/水(CTMAB/n-C_5H_(11)OH/n-C_7H_(16)/H_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Cd(Ⅱ)-PAR光度法测定(ε_(505)=9.84×10~4L·mol~((-1)·cm~(-1)),与以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者占80%。1966年首先由Goldman等报告,称为新生儿期后凝血酶元低下症。本症在临床并不少见,发病急,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互联时代,传统媒体都走在全媒体转型的路上,无论愿不愿意。然而,绝大多数媒体没有找到成功的秘钥。《致命的转化率:全媒体转型的陷阱》以严谨的理
我科于1976~1987年共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166例,其中再发型7例,占4.22%,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7例中男3例,女4例。首发年龄2~8岁,再发年龄5~12岁。7例均为二
本文研究了以4.0mol/L H_2SO_4-0.50mol/L MgSO_4 为流动相,以硅烷化硅球负载的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350)作固定相。萃取色谱法使微量铂、金与常见贱金属分离,富集在色谱柱上的
在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中,食盐对个人是重要的,但对帝国更加重要,帝国的财政就建立在每个人的舌尖之上。在古代汉字中,“盐”字由“臣”、“人”、“卤”、“皿”四个部分组成
铜汞药金(曾青金)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药金之一。本文以曾青金制备的古代记载为依据,在赵匡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定量地讨论了温度、时间和四种盐的影响,并对古代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