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小学高学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表现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小学由于语言障碍、教学意识落后、班级管理不严格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诸多因素导致了其高学段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本文就简单探究了少数民族小学高学段数学学困生的表现成因问题,并思考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待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困难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小学高学段;少数民族;问题成因;教学对策
  在国内少数民族小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学生能力两极分化问题,而且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就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一到高年级就会出现大量的学困生,这与数学学科本身存在一定难度有关,也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有关。
  一、 少数民族小学生高学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分析
  实际上,造成少数民族小学生高学段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学校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家庭层面甚至是社会层面,本文主要从学生层面展开讨论。
  (一) 少数民族小学生高学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隐性成因
  一般来说,小学高学段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所以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可概括总结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阶段,利用眼睛、耳朵等等感官器官获取信息;第二階段为对感知信息的加工阶段,这一阶段用头脑完成;第三阶段为感知与加工结果的输出阶段,通常结合书面及口头语言表达发成。
  少数民族小学生在结合这3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本地文化、语言、文字、家庭教育甚至宗教影响,这就为他们形成了数学学习困难的隐性因素。简单来说,少数民族小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读懂数学概念及数学题面,思维方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不佳,这也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学习阅读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甚至会出现概念问题理解混淆的情况。再者,少数民族的汉语发音极其不规范,容易造成在读题过程中对某些概念理解的偏差,例如“整数”和“正数”“基数”和“奇数”等等。
  总结来讲,语言的障碍与思维理解方式的不同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在日积月累知识盲点的情况下最终在高年级爆发,出现大量学困生影响数学教学进程,
  (二) 少数民族小学生高学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显性成因
  客观讲,少数民族小学生到高学段后学困生增多与隐性因素有关,也与显性因素有关,而且两种因素相互关联影响学生,正是由于他们在语言、思维方式等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异同,才导致了他们的学科学习兴趣低下,形成一种“数学学习真难”的不正心理,最终成为学困生。另一方面还在于少数民族高学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比如说他们首先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得预习,不知如何合理复习,而教师又未能给出良好的数学指导,再加之当前少数民族小学生群体中留守儿童数量众多,这对学生本身的数学学习不利。首先就是他们的数学学习意志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影响,出现课堂注意力涣散的问题。同时在遇到数学难题时,有些学生则选择逃避、惰性思想作祟,数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也没有良好的学习自控能力。
  二、 少数民族小学生高学段数学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小学生在高学段的数学学困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摆脱学困,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
  (一) 改善课堂用语、推荐汉语数学书籍
  首先,在课堂上,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规范、改善数学课堂用语,用规范的汉语语言配合少数民族语言教授小学生对比学习各种数学用语,做到汉语教学、母语辅助解释,相得益彰的顺畅推进教学过程,设计适合于小学生理解的数学教案。当然,也要为小学生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汉语书籍,注重引导、培养他们的数学文章阅读能力。在日常的数学学习系生活中,鼓励学生用从汉语书籍中所学到的术语及有用词汇与教师、同学交流。而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汉语数学语言回答所提出问题,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语言,另一方面也降低由语言因素所带来的少数民族小学生语言障碍与数学问题理解障碍。
  其次,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就给出了一个讨论主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借着这一主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汉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当然,学校方面也应该吸收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到校内任教,形成良性教学循环,辅助学校专门编写拥有两种语言对照的双语数学教学辅助教案,例如“数学的奥秘”这一知识资料就蕴含了大量的抽象数学内容、定理以及运算法则,像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为基础的课外知识延伸“为什么除法没有结合律?”就能帮助学生解释某些教材中生涩的数学知识难点,让学困生带着好奇的心态学习数学,渐渐摆脱自己学困生的身份而爱上数学学习。
  (二) 丰富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高学段学生是依然充满对学习的好奇心的,而学困生在这一方面相对薄弱,他们的学习意志不强,很容易陷入困顿,所以长期萎靡不振。为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回数学学习好奇心,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所以教师要丰富数学教学方法。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认识》一课,教师就结合民族文化特色给出了“馕”这一维吾尔族经典食物,让学生了解原来他们早早就见过圆,只是不知道它的一些数学几何特征。这一举例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情绪,跟随教师共同学习有关“圆”的一切特征,并在生活中寻找和“馕”一样同样圆形的事物。当然,教师也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超市、商场、菜场等等生活化场合学习有关“圆”的一切,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彻底融入数学生活化学习中,摆脱学困困扰。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少数民族小学高学段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结合其学困成因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为少数民族高学段小学生摆脱学科学习困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阿衣提拉·买买提.维吾尔族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2]丁毅杰.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29.
  作者简介:
  罗杰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柳姑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依据,积极地开展着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因此,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日益成为教师在教学中探究的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实践中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于体育课堂中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教学途径。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小学体育的多样教学方法应用。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小学
读了关于"鸦片战争是否具有商业战争性质"讨论的所有文章和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充满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开发的讨论和案例被马先生称为"与教材形成对立","不承认课程标准的权威
傅雷的职业翻译生涯始自1932年,翻译前后长达34年,以1949年为界可以很便当地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刚好各17年。翻译路线与翻译文体的变化不仅与傅雷个人的翻译理念、审美趣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里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四十公分,高十公分。一不小心就会踢到它,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为什么不把那颗讨厌的石头挖走。爸爸说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在那里了,它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不如走路小心一点。  过了十几年,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他的媳妇很看不惯菜园那颗大石头,想请人搬走。“算了吧,那颗石头很大的,可以搬走的话早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当年的
人们对外界声音的诉求会随着时间和场景的变换而变化,有时想安静一会,有时又想沉浸在嘈杂声中.荷兰Knops公司推出了一款带旋拧开关的耳塞,通过对进入耳道的声波控制,用户可随
期刊
农民非农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非农化的政策演进,经历了从改革以前的禁止农民非农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容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
1949年5月,上海在激烈的枪炮声中解放,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李士英接到命令:接管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就任新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在清扫警局庭院时,战士们看到一些原本属于日本人和“国军”的信鸽,想起它们曾为军统和旧警察破获地下党组织,就愤愤然恨不得把它们枪毙了剥皮吃肉。  李士英对此说道:“这些警鸽里有日本侵华时留下的小巧玲珑的日本鸽,有旧警察用黄金换来的强健的德国鸽,还有国民党军统向美国人要来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各地各部门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整理大大增加。但这些信息并没有直接带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然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  “开着宝马吃低保”、“开着宝马购经适房”,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不诚信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尽管我国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都建立了相关信息平台,但部门之间难以共享。例如,央行
折叠是一种很古老的方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种方法很简单,人人都会,而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应用,比如洗脸折叠毛巾、起床折叠被子、着装折叠衣服等。正因为如此,
对任何企业来说,不变革、不创新,就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谋求更好的发展。但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有数据显示,仅有9%的创新者成为市场上最终的赢家,却有64%的创新者最终一蹶不振。那么,如何把握创新、实施创新,才能既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又能最大化地规避风险呢?  笔者在阅读柯林斯的《选择卓越》一书时很受启发。他指出许多企业面临一个“核心困境”:一方面,一味致力于创新并不会取得伟大成功,甚至还会导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