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实验课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数学课作为基础课程,不仅要为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数学实验课,是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益尝试。本文就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意义,以及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作探讨。
  关键词: 数学实验 数学应用 数学软件
  数学实验课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于美国的一些大学,被称为“数学实验室”,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结合使用计算机的实验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设置“数学实验”课,发展极为迅速,目前许多学校已经或准备开设这门课。它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同时也是当前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尽管各高校对该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数学实验课的核心内容及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一、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开设数学实验课就是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而使用科学计算和图形分析等手段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研究,求出问题的数值解、图形解或解析解。数学实验课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实际操作,独立工作,注重对数学建模能力、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各种先进计算工具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这些正是传统数学教学中所没有的。所以,数学实验课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延伸、综合和完善。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设数学实验课就是把数学知识、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应用三者有机结合实施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思路
  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对一些工具、材料动手操作或在计算机上进行探索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根据这一思路,数学实验教学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提出猜想—验证或证明猜想—问题拓展。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数学实验课的内容可分为基础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Mathematic等主流数学软件为依托,利用计算机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演示。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当然,计算机的演示只能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需要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较容易地形成概念。
  探索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完成一些题目的求解。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用数学软件求函数的极值、极限、导数,会求不定积分、定积分,会绘制二维和三维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加深对数学中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三、数学实验课模式
  数学实验课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框架进行,即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讨论分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包括问题提出、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处理、写出报告的过程。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数学实验课的安排大体上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在高等数学课内根据内容适当安排相应实验。可完成三个基础性实验:第一次实验课安排在高等数学第一章,介绍数学软件Mathematic的使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其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绘图的功能;第二次实验课安排在学生学完函数极限和导数之后,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和导数的概念,掌握极限运算和求导的命令。理解并学会使用这两个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次实验课安排在学完积分之后,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概念,掌握积分运算的命令,理解并学会使用这一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受课时数限制,实际上达不到数学实验必需的课时。
  第二种是以选修课的形式与数学建模作为同一门课程配套开设,可安排20学时左右,讲课和上机各占一半,可做五至六个实验。在每一个实验开始时,先占用l学时介绍实验的背景和要求及相关的建模方法、数学上解析的和近似的处理方法,然后布置实验任务。学生分小组在课外讨论建模、设计问题的处理方案。再用l学时上机操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情况作讨论或小结。
  四、学生成绩考核评价
  上机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与原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考核不同,增加了上机实验效果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笔试与机试相结合。因为传统的单一试卷笔试,在实验课程的特点下,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所以可采取笔试与机试相结合的办法,其中两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一些比例。笔试采用试卷的形式,实际操作的机试部分可由教师自行掌握考核次数,比较灵活。二是数学实验报告的形式。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它不只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罗列,更是对实验课题的总结。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教材里的概念和已有的一些结论,并具备一些创造能力和利用数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开设数学实验课,但我们深信:推广和普及数学实验教学必将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数学实验课将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态度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向东.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姜启源.大学数学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3]王科,颜文勇.开设数学实验.深化数学教学改革[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基于对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的解读,分析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具体改革策略,其意义在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
针对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现状,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从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采用规划设计实例教学、重视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摘 要: 小学生作文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是不重视说写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说经常被写取代,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将说和写结合起来,通过说促进写、以写促说的策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说写结合 以说促写 以写促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弱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作文教学。传统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弊端,如“抄、套、假、大、空
摘要:又逢金秋九月,新学年伊始,老师们每次新接一届新生,都会在开学第一堂课中进行点名,对名识人,这算是师生之间的见面仪式。普通的点名方式有一些劣势,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普通的点名方式进行转化,进而实行“说名解字”的趣味化方式,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也取得了积极的课堂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对“说名解字”的方式内容和优势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师生 第一堂课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教育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在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学习。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
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扩散和渗透,使得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加倍提升,各行各业的信息化使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不断出现,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引
期刊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对数学课程的全新定位,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理性精神,认识数学的价值,倡导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要改变。因此新课程必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
摘 要: 数学学习的一个直观的方法就是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得二者能够理性结合,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情境创设 形象比喻 数学活动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深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其变得浅显易懂,且初中数学教师
自行车是同学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在自行车上面涉及到很多的物理知识.对于下面与之有关的10个问题,同学们能回答几个呢?  1.自行车上的哪些部件属于简单机械?  答:刹车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自行车龙头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车龙头转动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2.自行车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加快,多媒体进入课堂趋于常态化。它以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抽象变成具体,让平面生成立体,把静态变成动态,生动活泼的画面把学生带入神秘的生物学世界,使学生兴趣盎然。多媒体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会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谈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看法和体会。  一、多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