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计算机理论课的必要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他们对计算机充满好奇,但是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好。一方面,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差,上课纪律不好,很难组织课堂教学;而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课程太难,内容枯燥无味。我们对200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做了问卷调查,30%的学生上本专业目的不明确,60%的学生不愿意上理论课,认为学习理论基础没用。所以现实状况是学生对理论课非常抵触,老师也不愿意费力组织理论课,有的老师甚至一学期也上不了几节理论课。我认为,理论课确实比较难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就采取迁就的策略。计算机教学确实应遵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绝不能忽略了课堂教学,如果只一味强调实践教学,我认为会存在很多弊病。
  一、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没有计算机的干扰,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融入了职业道德教育。现在企业总是把员工的职业道德,是否有责任心作为聘用的先决条件。有的同学在单位没有工作几天,就被辞退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生活,不能吃苦受累。所以在上课时,教师应加入就业教育的内容,加入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的描述。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在初中阶段不被老师重视,家长也持放弃态度,但在这里,有老师的鼓励和爱护,能让学生更好地端正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不能更好地精讲理论知识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操作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完成。计算机需要大量实际操作才能掌握,但是还有许多概念术语如文件、目录、网络拓朴结构等需要教师进行精讲,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时,教师们应系统地讲解计算机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应用,而不能满足学生只是简单地会组装计算机就可以了。在学习BASIC语言时,教师要把各种语言和命令的含义在课堂上讲解清楚,一些重要的程序段的运行过程要交代清楚,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这些专业知识讲解清楚,并且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机房里,学生面对计算机,手握鼠标,怎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教学效果怎么会理想。
  当然,还有很多弊病,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还有很多人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一周上几节理论课合适呢?我个人认为,一周两节理论课比较好,太少,不能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太多,学生会产生腻烦的情绪。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理论课呢?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理论课,让学生愿意上理论课,就必须课下刻苦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备课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根据内容的需要,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打比方、举例子等手段把枯燥的专业知识形象化、通俗化,或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从学生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告诉他们理论课的重要性:现在学习的只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知识,学好理论基础,对以后从事计算机工作和深造都有很大帮助。例如,可列举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的事例:彭丽媛天生有一个好嗓子,但她在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之后,更懂得了如何发声既能保护嗓子又能音质更美,从而使她的演唱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知识薄弱,普遍缺乏自信心,不善于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这对以后他们走上社會和与人交往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多注意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对他们多提问,多暗示,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多么关注自己,并且通过多种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树立信心。
  四、编写适合中职学生的校本教材
  现在,中职计算机教材很多,我在实践教学中,感觉到有些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确实难度很大,不妨进行适当的删减;有的又过于简单,就可以一带而过。我认为,编写的校本教材既要使本专业知识系统化,又要符合企事业的招工要求。编写的理论知识要实用、难易适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
  总之,上好计算机理论课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不应逃避。我们应采取各种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理论课。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和影响的问题,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不多,教学中不注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就是特别强调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问题。    一、文化因素与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提出了“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与课程机制状况下,现有教师组织包括全校教师、年级组、教研组和年级组与教研组中的备课组、班主任以及同一班级的任课教师,这里说的每一级教师组织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教师集体。那么怎样把他们合理地组织起来才能发挥出教师集体的优势呢?怎样促进教师集体的建设呢?  一、教师集体要有共同的目的,要团结统一  根据马卡连柯的想法,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应该有共同的目的、紧密的团结、坚强的领导、统一的行动
有的课文浅显明白,一目了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碰到的一个难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引发辩论,培养概括能力。概括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科教学之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怎样根据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正是广大教师认真探讨的首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恰当引用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鸿门宴》一文,在起始部分介绍了刘项剑拔驽张的政治形势。显示这一背景的关键一句为:“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然而形势何以紧张,项
打造阳光政府离不开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必将有助于阳光政府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质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公民对政府行为的知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政府信
摘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与此同时,社会变化又给学校带来一些难以摆脱的困扰,令我们解决不了,甚至束手无策。  关键词:学校 德育 改革 困境     一、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原因  1.社会大变革出现的种种消极现象与学校德育脱离实际。未能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道德困感与思想混乱,是导致学校德育陷于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当代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已步入信息社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能力成为本世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加强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国内外实践证明:计算机教育,尤其是作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对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加速教育和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以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童年的生活令人神往,童年的朋友更让人难忘。在我记忆深处的众多照片中,有一张小白狗的照片。它是一个“孤儿”。出生的第二天,它的妈妈就因食毒物身亡。我看它一身白毛可爱
期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众多的不和谐因素。当前突出表现为四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