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彭剑咏书法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彭剑,籍贯湖南茶陵,现在省直单位供职。与笔墨相守30年,整日漫步古贤墨林间,碑帖兼修,神会古今。喜欢写楷书、行书、小草,但水平不高,没啥名号和成绩,不算“书法家”。偶尔混进一些展赛,向同道学习,鼓励自己学书法。
  论孙过庭《书谱》
  文心梗概海河中,
  翰墨宾朋意难同;
  错杂愚蒙平易事,
  清明智慧苦修功。
  词章情理为宏道,
  点线芳华乃末功;
  伴草兰心常寂寞,
  玩花蝶翅易伤风。
  论智永书法
  孤楼冷月望寒鸦,
  江左风流隐妙华;
  肤骨母遗存大孝,
  章翰家传啸天涯。
  护持清静怀明月,
  谨守虚灵映彩霞;
  千古兴亡多少事,
  素笺零落在倭家。
  咏王献之书法
  年轻不惧语疏狂,
  浪迹风烟有丽章。
  挥运精遒流便字,
  中秋笑傲三希堂。
  咏秦朝李斯书法
  学优拜相千秋事,
  理乱禁贪善治人。
  云涌风狂舟覆水,
  物逢大盛利伤身。
  政功宏达书生意,
  小篆流通黎首纶。
  应料人间多谬误,
  归山著述好封神。
  论索靖书法
  黄沙大漠敦煌纸,
  铁画银钩雄逸姿。
  信本策缰怀朗月,
  精遒楷则揖尊师。
  论张猛龙碑
  六朝碑版绽奇葩,
  铁笔葳蕤气自华。
  莫道体肤无秀骨,
  长埋英伟面黄沙。
  方圆停顿阳刚色,
  藏露行迟果敢颜。
  昔日惺吾评帖记,
  如今孙氏大当家。
  论魏碑《张玄墓志》
  姗姗出土浴光迟,
  款款舒柔点画姿。
  端坐凝眸三两笔,
  梦怀激荡古今奇。
  无名作者精微墨,
  不朽英雄梗概词。
  后世书翰凌众手,
  东洲居士擅于斯。
  读《龙门二十品》
  苍茫戈壁洞,
  袅袅有清音。
  稚拙匆忙迹,
  馨香烂漫心。
  佛途多善者,
  人世少魔阴。
  揭谛虚空事,
  轮回愚昧襟。
  论宋代米芾书法
  笔扫千军方寸田,
  侧锋孤旨异前贤。
  绘描山水吾家墨,
  膜拜书翰羲献笺。
  纵意难平多草字,
  鼓驽少静欠延年。
  艺能千古多文士,
  匠显于时愧米颠。
  咏怀素书法
  沙门吃肉食鱼者,
  静坐寻思万里云。
  泼墨振呼惊玉宇,
  酒浓酣睡忘佛门。
  禅宗意念寻常获,
  快乐行持不诵文。
  名躁京华为薄事,
  南归山寺杳凡身。
  论虞世南书法
  智永蒲前伺,
  隋唐案上文,
  释儒能共处,
  融达又氤氲。
  咏唐代杜牧《张好好诗》
  多情自古伤心事,
  落魄书生黯妓楼。
  寄意冰心东逝水,
  遣文馨梦忆芳洲。
  兴怀今古舔豪素,
  赋比风烟啸阜畴。
  李杜遗风辉日月,
  欧颜流韵舞雄遒。
  论张旭书法
  世知草圣为张癫,
  焉晓楷真是草渊。
  涂抹疯狂吞吐气,
  胸藏万重醉云烟。
  咏唐代颜鲁公书法
  忠义书生气,
  儒家德峻缪。
  字如星纬耀,
  文涌大荒流。
  咏柳公权楷书
  刚遒楷则笔精工,
  信本清臣各不同。
  毫素常怀仙道骨,
  宋元腕底少新风。
  宋代黄庭坚书法印象
  溪深石黑前峰影,
  树老婆娑倒挂枝;
  禅眼源由心底月,
  纵横缭绕画中诗。
  咏苏东坡书法(新韵)
  写字常于诗后磨,
  吾书不善自然合。
  黄州落寞三千夜,
  悲怆一挥恸长河。
  咏宋代蔡襄书法
  中和虚静正弦宫,
  逸少颜公意大同。
  心直笔遒犹脱兔,
  意驰神漾贯长虹。
  苏黄使气降螭虎,
  米蔡抡才挽劲弓。
  师古承新无捷径,
  尔朝第一自非空。
  咏元代赵孟頫书法
  无古无今任笔狂,
  宋贤表意大洪荒。
  可怜羲献遗风远,
  何奈欧颜法度刚。
  喟叹长天不负我,
  绘描锦绣信由缰。
  中和虚静千秋韵,
  以古为新是子昂。
  咏元代康里夔夔书法
  扬鞭万里自由缰,
  落笔千钧筋骨强。
  谁道文章焉有种?
  胡羌飞墨洒千行。
其他文献
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各位相聚在甘老师的《硅谷新视野》栏目。30多年前,甘老师写过一本书——《信息社会向你招手》。那时,全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高潮,微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30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新技术革命,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促使社会向智能时代过渡。在这期;甘老师就要奉一首“智能时代进行曲”。  算法是引擎,数
期刊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通过根系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对于根系不发达甚至缺少根毛的植物如大葱、韭菜等,要如何吸收这些养分和水分呢?原来,在土壤中有一类特殊的微生物——菌根真菌,能够和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系,从而帮助植物吸收矿质养分和水分,增强植物对各种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事实上,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共生现象,绝大多数陆地植物都能形成菌根,不能形成菌根的植物(如十字花科的油菜、甘蓝等
期刊
显微镜下的生命色  青霉菌因其孢子在显微镜下呈青绿色而得名,其菌丝体由分枝的分隔菌丝组成,一部分菌丝伸入基质中吸取养料,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繁殖。  显微镜下的青霉菌是极美的:低倍显微镜下,它像极了一个热带丛林;高倍显微镜下,它又像一朵朵花,一颗颗孢子向四周播散着新的生命。  青霉菌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既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时,菌丝体形成分生孢
期刊
生命起源于海洋,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生命是距今约35亿年前的蓝藻类和细菌类生物,那么,最早登陆陆地的肉眼可见的生物是什么呢?苔藓?蕨类?不,答案是地衣。  科学家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黑色磷块岩中发现了最古老地衣的化石,这一发现证实了在6亿年前的海洋中,蓝细菌与真菌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同时也预示着,远在苔藓和蕨类登陆之前,地衣可能就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圉,也就是说,地衣极有可能是最早到达陆地
期刊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让我们不禁想去尝试一下采蘑菇的乐趣。本期《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就邀请到了一位“采蘑菇、画蘑菇”的达人——我国著名菌物学家卯晓岚老师。他用画笔科学记录了不同的蘑菇种类,下面几种蘑菇,你都认识吗?有的蘑菇可是有毒的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