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教学实际状况有一定透彻的了解。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状态,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极为落后而又不切实际的陈腐套路,它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改变自己以前陈旧的做法,把学生推到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我在教学中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经验积累,再借鉴他人的长处,经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阅读训练方法。
  一、精设导语,激发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就如同遇到一道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美美地享用一番。同样,一段精彩的导语也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有一种不过目的不罢休的物质。我在阅读教学中就根据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紧密相连,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自主地去阅读课文,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自主地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未落,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至始至终都起着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本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原则上,要合理地提出来阅读要求,引导学生有层次地阅读课文。阅读要求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要求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求过浅,容易导致孩子们浮躁,流于形式。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秩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低年级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予以表扬世鼓励;然后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说出一句话的含义;中年级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之间的联系,并能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大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乃至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自主解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就像一个罗嗦的婆婆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生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在讲授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当主角,自己当配角。让学生当演员,自己当导演,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放手让孩子们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自读课文我就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地方则让他们互议,然后酌情给予点拨。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也就能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读悟情感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适当地给他们创设意境,提供阅读的资料或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教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配乐、图画、课本剧、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选定的环境中反复阅读课文,既欣赏了课文,又很自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陶冶了其情操。
  总之,小学生阅读训练的方法形式多样、各有千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最终才能找到最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一、教师课堂语言应该准确规范  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就必须准确无误,教师对所讲内容不能信口开河,即使是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也应该给学生讲清楚,我们选取的是那种说法,使学生心中明白。在准确的基础上,教师的语言还要求简明规范,简明指用语简要明白、言简意赅,力戒任何一句絮絮叨叨的讲话,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期刊
对于农村了孩子来说,班主任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对班主任的话言听计从,这就为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们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也更加凸显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牢固根基  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每一份爱都是一缕阳光、一份鼓励、一份信任。教师的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尤为重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冷言
期刊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趣,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数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批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的,可以说,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质疑意识,让学生勇问  要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明确意义,树
期刊
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能让学生写出一手好文章,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训练与培养。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更要在学生说话、写话方面加强训练,为学生在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打好基础。  一、在说中激发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
期刊
小学阶段我们应教会学生什么?如果在以前我会说,知识啊!例如:拼音、识字、计算、应用题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之后才发现,在小学阶段知识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能力,什么能力呢?我认为应教会他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自我学习的能力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培养学生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
期刊
一、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长春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量特别大。平均每课要识记十一、二个生字。如果平均分配力量的话,一节课恐怕难以完成识字任务,所以教学中要有侧重,倾向于那些学生陌生的、难记的字,对于学生能独立识记、或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生字可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一课中,认识9个
期刊
1跳绳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跳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种类和跳法,如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把跳绳放在适当的高度,让学生跃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便于学生掌握动作;在篮球的传接球练习中,让学生把跳绳折成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或矩形),并不断的变换高度或方向,要求学生从晃动的跳绳中把球传过去,以提高学生的传接球技术;在排球传垫练习中,把跳绳放在不同远
期刊
一、快乐体育要以情感为根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具备良教育教学品质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我们就会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自终保持愉悦
期刊
1认真读书的习惯 。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曾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涌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朱熹的经验告诉我们,认真读书要做到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然而我们很多学生只是用口去读,绝非用心去读,所以掩卷茫然,不知所云。教育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感官读书实在是提高阅读效率的科学方法。不仅如此,读书不妨再加上一到,即“手到”。何为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