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不看手机会死吗?会!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那款全键盘的黑莓手机吗?那时如果有幸拥有一台,说明你是日理万机的商务人士,鉴定完毕。但有段时间,我最讨厌的手机品牌就是它,因为黑莓让我家先生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查工作邮件!他认为一些工作邮件看到后及时回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问题是这真的很影响生活质量,因为一直在收发邮件,导致永远感觉在加班的节奏。
  如今,黑莓手机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让查收邮件变得更加便捷。根据最近Workplace Options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有59%的美国人在下班之后仍然会使用他们的移动手机来回复邮件,处理办公事务。
  但这样的便捷是需要付出代价滴!Workplace Options首席执行官迪恩·德布南说道:“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不断地查收邮件将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在晚上或周末加班的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头疼、疲劳、焦虑和胃部不适等症状。”

你常年在线吗?


  倪晓伟供职的企业是一家中小型美国外企,因为时差的缘故,他基本每天晚上回家后都要在家收发邮件、和美国总部进行电话会议等。他说:“其实我还不算最夸张的一个,有个美国同事,不管你什么时候发邮件过去,他总能在5分钟之内回复你,我真想像不出,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少企业中高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和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根据Good Technology公司对一千名职场人所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68%的人在早上8点前就开始收发邮件,50%的人上了床还在收发邮件,有57%的人即使休假了也会发邮件,而38%的人在吃饭时会发。
  调查结果还显示,收入越高、学历越高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与工作的连接度更紧密。
  年收入超过12万美元、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比年收入只有4.8万美元、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在家查收邮件的时间超过两倍。
  对有些职业来说,“常年在线”是不可避免的状态,比如你的同事在大洋彼岸不同的时区工作,又或者你是一位金融理财咨询师、律师或公关、销售人员,你的客户会不分白天黑夜地来找你。曾经有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发出了一条“关于禁止员工在夜间和双休日收发邮件的规定”,引来一片叫好之声,后来才发现是愚人节的玩笑,哎,想太美了~~~

压力山大从何而来?


  里海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收集了近千名上班族的数据,试图找出在家查看工作邮件与员工情绪的关系。他们发现,在家查看工作邮件会让员工产生“精疲力竭”的感觉,影响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对员工的健康与幸福感至关重要。
  有趣的是,并非查看工作邮件时间越长越让人疲累,真正让员工身心俱疲的是工作邮件带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新的工作布置,何时才能真正放松?
  参与该项研究的柳芭·贝尔金说:“企业文化对员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家企业倡导员工‘24小时在线’,那么就会令员工无法做到工作生活真正分开,最终会导致压力过大。”
  汉堡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也做了一个有趣的压力测试。他们找来132个来自13个不同工作领域的受试对象,并将其安排在4天通讯顺畅和4天通讯不畅的情况下回答一系列相同的问题,还提取了受试者的唾液样本,并测量其压力激素皮质醇。
  研究结果表明,当测试者的联系方式保持畅通时,他们的激素水平更高并且感觉压力增大,甚至当测试者不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时,他们仍有较高的皮质醇水平。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查看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中的邮件,以保持通讯畅通而导致的压力性生理反应。
  其实接受测试的人们都表示,熬夜或者在非工作环境及时间当中进行工作的效率普遍不高。“如果你正在和家人共进晚餐或者孩子们正在旁边跑来跑去,你很难不受影响。” 迪恩·德布南说。

欧洲人也成电子狗了?


  玛蒂尔德·布维尔是巴黎一家咨询公司的经理,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6岁,小女儿4岁。下班后,布维尔偶尔会将手机扔在壁炉上,为的是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张罗晚饭、照顾家人。等孩子们上床睡觉后,她才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这是我撰写报告、发送邮件的绝佳时间。”布维尔说,“整整一天,我都在与客户或团队开会,因此只能选择晚上做这些事,周末更是如此。”
  这可是一向崇尚悠闲生活,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喝咖啡的路上的法兰西人民啊!然而像布维尔这样利用晚上、周末工作的欧洲人越来越多。去年11月的调查发现,法国75%的管理人员下班后要在家工作;超过50%的人称,周末、假期也要工作。另据风险分析公司echnologia的数据,约320万法国劳动者因工作心力交瘁,存在职业倦怠征兆,包括精疲力竭、长期承受精神压力等。
  “在家里,工作场所可以是厨房、浴室、卧室。我们在工作邮件、个人社交网站、工作短信之间来回切换,所有这些都凭借一个工具实现。”巴黎埃利亚管理咨询公司高管林勒对英国广播公司说,“你在家,好像又不在家。这会对你与家人的关系构成威胁。”
  除了影响家庭生活之外,日以继夜的工作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医学日报》(Medical Daily)最近刊登了由国际生物学期刊发起的一项研究,其中发现在家中查收工作电子邮件或在周末接听老板的电话都可能会导致心理、胃肠道和心血管问题。
  最近,法国政府拟出台新法律,赋予劳动者“断网”的权利,即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可以忽略所有工作邮件或电话。据悉,这项新法律已获得法国下议院通过,正等待参议院审议,后将提交国民议会表决,一旦通过,将于2018年实施。
  作为职场女强人,布维尔对新法感到左右为难。“如果我真打算遵守的话,会在晚上8点以后‘断网’。”布维尔说,“我确实没有24小时在线的义务,但没办法,因为我不想被边缘化。”
其他文献
三个女人一推开当地酒吧的门,就感受到了许久未遇的各种火辣辣目光,所有男人看她们犹如天仙下凡,极尽阿谀。久旱逢甘霖,她们火速决定搬到“没见识”的克利夫兰定居,让艳遇涂抹全身来回春。  克利夫兰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地方,最近倒是因为警察开枪打死黑人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但对更多人来说,之所以知道“克利夫兰”是因为美剧《燃情克利夫兰》。有些稍冷门,却是业界良心、观众福利。  《燃情克利夫兰》是美国有线
9月30日前,只要到广州正佳广场万豪酒店,就可以享用拥有10年厨艺经验的厨师尹恩惠制作的传统韩式料理:韩式烤肉、经典人参鸡汤、创新芝士排骨,炸鸡配啤酒,更有香醇地道的韩国清酒。消费者到店还有机会获赠由韩国旅游发展局提供的韩国风情纪念品一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中的一首。看得出陶渊明干农活确实不太在行,“草盛豆苗稀”,他要么是耕种不得法,要么是不甚勤劳。  从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一系列诗赋可看出,耕作只是他一种对官场不得志的排遣,而非像地道的农夫一样靠种地养活一家人。作为大司马陶侃的曾孙,陶渊明虽然在弱冠时家道中落,但
艺术滑浪UWL surfboard欧洲绘画艺术特别版冲浪板  不得不说,这系列的冲浪板显然更应该挂在客厅的墙上,而不是出现在水里。它的板面图案都是来自欧洲数个世纪以前的艺术精品,其中有绘画艺术,也有编织作品,每一款冲浪板都是由老工匠纯手工制成的,正因过于精细,所以每一款只发售十件,稀缺程度无需多言。  新品 私人定“视”法拉利LaFerrari太阳镜  法拉利出现在沙滩上,是不是有点儿乱入了?看
36岁的保罗在过去的20年里两次锒铛入狱,虽然他为自己的罪行不得不忍受气味怪异的狱友,但当被问道“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是否会遵纪守法”时,他的回答是“很乐意再来监狱转一圈。”  今年三月,欧洲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英国的监狱数量是全欧洲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而且坐牢人数还在一直上升。  犯人们被迫服从后得到的回报是政府为他们免费供吃供住,英国的监狱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外延福利:除了少一点外出的自由,监
相隔了15年,Pantone今年再次发布了两个色彩作为2016年度色,并鼓励两个色彩混用。而2016的流行色趋势,也的确是在几组色彩的碰撞之下诞生的。    粉蓝融合  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知道,潮流这个东西,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业界大佬们早就坐下来商量过。最近Pantone 发布了 2016 年度颜色:Rose Quartz(蔷薇粉) 和 Serenity(宁静蓝)。官方说法是为了“socie
留住回忆  宝丽来数码相机Snap  手机拍摄让老爸拥有无穷的动力,而总有那么一些照片,你很期待打印出来——就几秒钟的时间,你总可以等待吧。宝丽来(Polaroid)推出的Snap的即时成像数码相机,打印的照片还防水防污、不易撕破。配备1000万像素的传感器和f/2.8大光圈,还有microSD卡槽。来一部能打能拍照的相机,10秒钟内连拍6张快照,售价不过99美元!  炯炯有神  Oakley F
作为坊间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要比过去更爱惜羽毛:馆子也不是那么随意就去了,更不好意思随意题词留墨宝,生怕不小心就被人当成饭馆的卖点。这种担心也源自《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力:据悉,它在视频平台播放次数超过8亿次,这档美食纪录片甚至成为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入口。  美食治好抑郁症  通常,一个“胖纸”的人生是被食物毁掉的,而陈晓卿的人生却不同,他是被食物拯救的。  作为坊间红
从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以一胎儿为基调的计划生育终于迎来了大调整。两个孩子比一个孩子好在哪儿?最重要的是陪伴。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不会再孤单;对于孩子来说,不单是多了一个玩伴,或有人分担养老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父母年老生病的时候,有一个人和你互相扶持,商量陪伴。    生育二孩,独生子女的成人课  2016年的第一天,广东电台《二胎妈妈必修课》的主持人朱昱子,在北京参加大学毕业十
对Helsa和朋友们来说,如果与一个人足够亲近,那就敞开家庭这个最私密的空间,邀请朋友前来,共同吃一顿晚餐。他们放下在外吃饭的一切戒备,说话前不用再三斟酌,担心服务生侧目看来,可以边吃边聊,从下午直到半夜,不担心成为讨嫌的餐厅食客。  这是在都市中生活的一群年轻人,大多曾在国外求学工作,在上海定居不久。他们每周从城市四方驱车前往一个朋友家中,有时一人做东,更多时候则是每人带一道私房菜,为好友相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