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针对中学体育生来说,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学习、运动训练、人际关系、青春期等,严重制约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学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本论文立足于中学生体育心理辅导工作,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中学体育生心理辅导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衡量人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当前中学体育学生来说,由于其在中学阶段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同时,鉴于中学生正值敏感期,一旦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其生活、学习等,甚至诱发其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一、中学体育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分析
  就中学生而言,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和生理均处于剧烈变化,而又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学生常常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面临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针对中学体育学生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具体来说,中学体育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负担重
  就中学体育生来说,每天都要进行各种体育训练,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还要保障自己的文化课程学习。但是由于体育学生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难免会产生疲劳等现象,以至于其在学习中,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进而导致体育学生产生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还有部分体育学生因为文化课程成绩不甚理想,致使其产生厌学的情绪。
  2.自卑心理
  就中学的体育生来说,其文化成绩一般相对比差,甚至被视为班级中的差生。并且就当前中学教育来说,教师、学生等长期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限制,致使其常常误解、轻视体育生,以至于体育学生常常感觉到苦闷、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等自卑的心理。
  3.青春期生理困扰
  中学生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内,包括体育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心理封闭现象,不愿意与教师、父母进行沟通;情绪起伏比较大,令人捉摸不透;早恋等,这些心理问题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使其形成沉重的心理福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训练等[1]。
  第四、意志品质。就中学体育生来说,不仅仅面临着体育训练,还面临着沉重的文化科学习压力,在双重压力的作用下,部分体育生常常出现意志薄弱的现象,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失去信心和希望等。
  二、中学体育生心理辅导的途径和策略分析
  1.组织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定期為体育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检查,全面了解体育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切实结合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辅导工作,以保障体育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心理健康测试调查中,学校还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体育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将其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自重;另外,学校还必须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后续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依据[2]。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为了使得体育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不仅仅要借助主体班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全面加强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还要给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如: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对学校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使其心灵放松;还要加强学校的图书建设,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放松心灵;也可以借助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园地,借助广播、书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得体育生时时刻刻接受心理健康的熏陶,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还要想家长传授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得体育生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能,给体育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确保其心理健康[3]。
  3.开展讲座,开设心理辅导
  针对体育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学校可定期在学校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并组织与其相关的活动,促使体育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学校还必须要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追歼排除各种心理困扰,帮助体育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4.将心理辅导与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针对中学体育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将其心理辅导与文化课程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一方面,借助学法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文化课程学习上存在的潜能,并借此端正体育生的学习动机,使其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等,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必须要改变传统对体育生的态度,努力营造一个民主的、平等的课堂环境,加强体育生的重视和引导,促使其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逐渐改变不健康的心理状态[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中学体育生来说,受到体育训练、文化课程成双重压力的影响,致使其在学习中,常常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体育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体育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崔晓春.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5(12):21.
  [2]曾宪斌.高中体育生学习动机、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2015.
  [3]焦秀梅.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6):31.
  [4]李学深.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 6(7):70.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高中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更是难点内容,需要将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内化于心并学会巧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使得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的巧用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便学生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够真正灵活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机械守恒巧用 
【内容摘要】培养未来的公民,以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关注的内在动因。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核心素养是纲,深刻影响着未来中国教育的实践改革,不断将新课改引向深处。通过明确核心素养,改变目前教育中所存在“知识本位”的现象,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而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使得其教学质量真正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入,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本身的文化传递。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教师要从教材本身入手结合多种教学内容,不断挖掘教学内在的价值意义,转变教学模式。为将数学史更好地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在以往积累的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和改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史 高中数学 解题教学  有这么一句话:得数
【内容摘要】本文以编制语文朗读评价量规为例,阐述编制量规的一般路径,对一线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朗读评价量规;路径;具体操作  评价量规是教师进行评价的工具和依据,一份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规,使师生对照标准进行反省,明确地了解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学习)目标。一份高质量的评价量规应既能对任务完成的阶段表现出的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特征进行评价,又能对全过程的发展状况做出综合动态的评价。下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但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使教育缺乏成效与特色。现结合我校实际,就学校如何落细、落实、落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导向作用,使其转化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要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应当搞清楚建设什
【内容摘要】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鲜学科,其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第一次利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进行解释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将教学过程仅仅看作是一项任务去对待,而应该把自己比作是一位园丁,引导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物理思维和观念,从而提升对国家、社会和生活的责任感,争当新时代的好学生。综合起来概述就是核心素养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物理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把握课堂容量和教学节奏,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容量是指在一节课中教师安排学生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总量。教学节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对各种因素加以组织和调控,呈现有序变化的课堂效果。课堂容量和教学节奏相互区别,又有机统一于课堂中。恰当地把握课堂容量和教学节奏,可以从探求教学规律、把握教学内容、教师调动自身激情、吸引学生志趣等方面着手。 
【内容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四大地理学科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基本价值观念。随着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当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地理学科素养中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自然应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从而发挥其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作用。本文将分析人地协调观的內涵,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现状,提出有效对策加强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关键
【内容摘要】初中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枯燥模式,利用技术为教学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来,在课前、课中、课后为美术的学习提供更加优秀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学科 美术审美  现今是一个信息蓬勃发展的时代,各行业的信息化达到了史无前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充分体现出了一段时期内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高度,每一段历史都有相应的历史故事,从历史故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历史知识。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历史故事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历史气息浓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历史学习任务。本文详细阐述了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故事 运用策略 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