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仿真實训引入化工原理的教学中,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工业生产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仿真实训 化工原理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42-02
化工原理是制药、化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理论转向专业技术的桥梁,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理论计算量大的特点,因此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掌握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思维方式。
仿真实训是化工原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通过技能的培养带动理论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笔者在化工原理仿真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下面浅议仿真教学在化工原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仿真实训系统
化工原理仿真就是利用仿真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工业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实操及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常开车、正常运行、正常停车、紧急停车、事故处理等过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认识工业生产过程,掌握常见单元设备的基本操作,得到实际操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化工原理仿真软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我院选用东方仿真公司化工原理仿真系统CES作为仿真实训平台,该系统能够项目齐全,功能强大,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生产实际。
2.化工原理仿真实训教学的实践
2.1 仿真实训内容的选择
在实践教学中,我院的化工原理仿真包括了流体流动、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浓缩、干燥、精馏、吸收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流量计的校核、流体阻力系数测定、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板框过滤、传热(两个流程)、吸收(三个流程)、精馏(两个流程)、干燥等12个实验。在实验计划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基础,从易到难,合理进行有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2 仿真实训运行
(1)实验指导:由于仿真实训及数据处理需要一定理论知识的支撑。在正式开始实验前,指导教师应对实验原理、计算公式、设备、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2)素材演示:在正式开始仿真实训前,教师应通过仿真系统自带素材或教师收集的素材向学生展示与仿真实训相关的设备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以使学生获得对相关设备及实际生产工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带动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3)实验操作:利用仿真系统软件对虚拟装置进行操作。仿真实训系统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方便易用,方便学生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故障处理技能。仿真实训界面具有局部放大功能,方便学生读取温度计、气压计、流量计等需要读取的仪表。
(4) 数据处理:实验中,应及时记录各项数据,并在实验完成后对其进行计算、报表、曲线的绘制或公式的回归等。数据的处理可以由仿真软件自动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手动完成。令学生在课后手动进行数据处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
(5) 思考题训练:为考核学生对实验的熟悉程度及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实验结束后应采用思考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可采用仿真实训系统内置标准化试题进行测试,也可在题库中加入教师编写的思考题。思考题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实操技能,还可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2.3 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特点
化工原理仿真实训针对真实的装置和流程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近乎真实的制药单元操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环节。仿真教学的特性在于:
(1)形象性:仿真实训能提供近乎真实的操作环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避免学生因缺少实际训练,意识不到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而丧失学习兴趣。
(2)安全性:仿真实训依赖于计算机,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仪器设备、仪表、元件等造成伤害,更不会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
(3)节约性:仿真可以节约场地、设备、耗材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4)高效性:仿真实训可以缩短实践教学的准备时间,学生也可在实训进行中随时对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进行存储和读取,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结语
仿真实训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使理论性极强的工程计算、课程设计、流程分析等具有一定的可视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和对制药生产工艺的认识,亦可作为利用真实设备实训的有效补充。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刘敏,罗杰,戴玉春.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创新应用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9)
[2]张甲. 化工单元仿真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11)
[3]陈敏恒.化工原理.(少学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常海军,周文斌.仿真实训在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作者简介:
赵伟(1982.12-),男,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从事化工原理理论、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仿真实训 化工原理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42-02
化工原理是制药、化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理论转向专业技术的桥梁,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理论计算量大的特点,因此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掌握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思维方式。
仿真实训是化工原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通过技能的培养带动理论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笔者在化工原理仿真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下面浅议仿真教学在化工原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仿真实训系统
化工原理仿真就是利用仿真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工业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实操及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常开车、正常运行、正常停车、紧急停车、事故处理等过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认识工业生产过程,掌握常见单元设备的基本操作,得到实际操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化工原理仿真软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我院选用东方仿真公司化工原理仿真系统CES作为仿真实训平台,该系统能够项目齐全,功能强大,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生产实际。
2.化工原理仿真实训教学的实践
2.1 仿真实训内容的选择
在实践教学中,我院的化工原理仿真包括了流体流动、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浓缩、干燥、精馏、吸收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流量计的校核、流体阻力系数测定、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板框过滤、传热(两个流程)、吸收(三个流程)、精馏(两个流程)、干燥等12个实验。在实验计划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基础,从易到难,合理进行有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2 仿真实训运行
(1)实验指导:由于仿真实训及数据处理需要一定理论知识的支撑。在正式开始实验前,指导教师应对实验原理、计算公式、设备、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2)素材演示:在正式开始仿真实训前,教师应通过仿真系统自带素材或教师收集的素材向学生展示与仿真实训相关的设备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以使学生获得对相关设备及实际生产工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带动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3)实验操作:利用仿真系统软件对虚拟装置进行操作。仿真实训系统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方便易用,方便学生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故障处理技能。仿真实训界面具有局部放大功能,方便学生读取温度计、气压计、流量计等需要读取的仪表。
(4) 数据处理:实验中,应及时记录各项数据,并在实验完成后对其进行计算、报表、曲线的绘制或公式的回归等。数据的处理可以由仿真软件自动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手动完成。令学生在课后手动进行数据处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
(5) 思考题训练:为考核学生对实验的熟悉程度及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实验结束后应采用思考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可采用仿真实训系统内置标准化试题进行测试,也可在题库中加入教师编写的思考题。思考题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实操技能,还可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2.3 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特点
化工原理仿真实训针对真实的装置和流程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近乎真实的制药单元操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环节。仿真教学的特性在于:
(1)形象性:仿真实训能提供近乎真实的操作环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避免学生因缺少实际训练,意识不到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而丧失学习兴趣。
(2)安全性:仿真实训依赖于计算机,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仪器设备、仪表、元件等造成伤害,更不会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
(3)节约性:仿真可以节约场地、设备、耗材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4)高效性:仿真实训可以缩短实践教学的准备时间,学生也可在实训进行中随时对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进行存储和读取,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结语
仿真实训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使理论性极强的工程计算、课程设计、流程分析等具有一定的可视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和对制药生产工艺的认识,亦可作为利用真实设备实训的有效补充。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刘敏,罗杰,戴玉春.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创新应用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9)
[2]张甲. 化工单元仿真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11)
[3]陈敏恒.化工原理.(少学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常海军,周文斌.仿真实训在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作者简介:
赵伟(1982.12-),男,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从事化工原理理论、实践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