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让我们再来聚焦课题(指读课题),邓小平爷爷已经离开我们14年了,而课题却说他在大海中永生,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吗?
  生: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在了大海,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生:邓爷爷对祖国和人民所做的一切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师:直到今天,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那份真情还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人们忘不了啊!(播放邓小平的话语录音)邓小平爷爷是四川口音,你能听懂这句话吗?
  生:我听出来了,他是在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师:同学们,想着邓小平爷爷的这句话,你好好地读课文,带着“为什么”进一步地去追问你对课题的理解。
  生: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能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呢?
  生:作者为什么要用“在大海中永生”来做课题?
  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魂,阅读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研读课题。研读课题是讲求方法的:1.教师从学生的初读感受入手,引导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文章内容和题目的认知联系;2.以邓小平爷爷充满真情的话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追问课题,将读书思考引向深入。“学贵有疑”——贵在是学生自己生发的疑惑。
  师:这些问题很有研读价值,默读课文,文中对“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呢?”有交代。
  生:邓爷爷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
  师:他用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的历。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在送别他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播放人们送别邓小平的视频)想着这个画面,谁能把视频中包含的那份情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节)
  师:“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
  生:我认为应用“伴”,人们难舍邓爷爷,这种情感就寄托在鲜花上,让鲜花陪伴着邓爷爷。
  生:“拌”有搅和的意思,我感到这里用“拌”不合适,和作者表现的情感连接不上。
  师:有道理!这也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谴词用句一定要考虑语境,考虑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你看,在作者的笔下,大海也被人们对邓爷爷那难以割舍的情感所感染,这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文字是有温度的,谁能用朗读来测试和表现文字的温度?
  (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评:播放人们送别邓小平的画面、品析着“伴”和“拌”,体现了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体味文章情感、感受语言魅力的教学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就得要引导学生咬词嚼句,体味文字的精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文字的意味,读出作者行文的“秘诀”。
  师:奔腾不息的浪花寄予了人们很多很多的情思,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3节,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这节是写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都送到了哪些地方。
  生:前四句话都是“也许,……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句式相同。
  生:我认为这节的那处省略号很有意味,它表现了邓爷爷的影响很大很大,这也是人们热爱邓爷爷的原因。
  生:我认为作者在这一节的叙述是先分后总,先分别写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会到那,在总写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生:结合我课前查阅的资料,我觉得表面上是说邓爷爷的骨灰会到那,其实是在表现他生前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比如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比如“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
  评: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发现文字的魅力,发现文章的情蕴,发现作者行文的手法……教学中,教师要把发现留给学生,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始终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师:读书不仅要学会感受文字的魅力还得善于探究作者是怎么来表现这种魅力的。带着你的感受和发现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我想,文字的魅力你一定能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这一节感情充沛,意蕴丰富,值得我们好好记住。现在,我们要把这段文字记在心里,你可以吗?借助板书,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下这段文字。(练背 指背)人们深深爱着邓小平爷爷,就是因为他爱着人民啊!(播放邓小平话语录音,出示图与话语,指名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虽然邓小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
  师:同学们,人们记住的只是邓小平爷爷的声音吗?(出示邓小平图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位老人发自内心的话语吧。(齐读邓小平话语)
  师:这篇课文包含着真情,多读读,多记记这样的文章,对我们今后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爷爷,回去后搜集他的一个故事,准备讲给同学们听。
  评:语文课要以读为本,在读中体味文章的情感,在读中学习语言运用的方法,在读中吸纳规范的书面语言。熟读成诵是小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值得大力倡导。教师以课文内容为拓展点,引导学生搜集、交流邓小平爷爷的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历练。
  师:课上到这,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表现人们对伟人爱戴、崇敬的心情吗?这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我们再来研讨这个问题。(下课)
  评: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要帮助学生建立主题单元间课文的学习联系。课后教师提出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确立单元间课文的联系意识,使学生站在主题单元角度去品析作者的表现意图及表现手法,在读书活动中学习、掌握作者谋篇行文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如今,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却深感其苦。然而苦从何来?首先苦在教法死——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背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其次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无可奈何花落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死板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境,教师亦陷入困惑之中。如何改革教学方法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同时要设计弹性方案,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最后要敏锐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互动生成过程中,使学生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完成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论述,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各地中学数学教学一直都在积极运用和推广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力,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等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合作学习 有效性 方法策略  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要从多个方面有效地转变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常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习惯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
期刊
摘 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必须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观念,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基本前提;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重要基础;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有效手段;关注学生成长,实施鼓励性发展性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关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从本世纪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促使人们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个性化追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自的学习方式,发展个性,激发潜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则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进而使我们的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链接情感因素形成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
期刊
幼师毕业的时候,我被分到了西安交大幼儿园一个中班去实习。在这里,我天天和小朋友在一起,感觉工作还可以,可怎么也提不起劲。当时在这个班,有一个叫欢欢的小朋友,经常尿裤子,有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提醒她,她还会拉裤子呢。因此,小朋友都不喜欢和她在一起玩。慢慢的,我发现欢欢小朋友不仅性格自闭,而且行为也很怪癖。从此,我每天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触她。散步时,我会拉着她的手;看书时,我会找最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她听;上音
期刊
一、数学应用题建模教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过程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实际问题已不单纯是
期刊
作文教学中常说到一个找“米”的问题,“米”就是作文的素材,人们常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作文缺少素材的难堪,其实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如果是巧妇那么就不会出现无米的难堪,因为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换言之,学生不应该出现无米的难堪,只是存在一个挑米下锅的筛选过程,因为在丰富的生活中我是想吃八宝粥还是绿豆粥呢?我应该从我的口味出发,挑选我所喜爱的下锅材料,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