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薪火相传,在“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被提出的战略大背景下,割舍不断的“海丝”情节,让一代代依然执着于发扬“海丝”文化。本文立足于“海丝”文化引发社会各界瞩目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热爱家乡情感教育”两个方面入手,针对“海丝”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渗透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海丝”文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热爱家乡情感教育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絲绸之路”的观点,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大的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丝文化是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逐渐延伸出来的一种文化,在全民关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海丝文化同样备受各领域、各行业人士瞩目。作为一名幼儿基层教育工作者,我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巧妙将海丝文化引入了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之中,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效果。以下,仅从“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热爱家乡情感教育”两个方面出发,对海丝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渗透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初步看法。
  一、 幼儿园渗透德育教要基于优秀的教师团队
  幼儿园是一个人第一次走进的集体,是接受启蒙教育的除父母外的第一个场所,能否使得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三观,幼儿园在当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幼儿园渗透德育教育,重点是从教师自身抓起。在贯彻落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时候,要把这种思想始终贯穿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一定的思想境界。首先,教师是决定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那么教师就是孩子的第二面镜子。幼儿与社会几乎没有接触,他所能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和老师。言传不如身教,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用自己的工作准则和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做学生的榜样。作为老师,要用辨析的思想看待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谦让、友爱,尊敬父母长辈的品德;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天赋,以兴趣引导他们的成长。通过“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等方法,不带偏见地进行“教幼儿学”。身为幼儿教师要牢记这样的目标,用这样的目标规范自身,用陶行知的方法指导自身,切实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二、 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爱国主义应该是发自肺腑的。由此引申开来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一个人形成上述对祖国积极支持态度的教育形式,作为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要明白的正确价值观。幼儿年龄较小,在该阶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及渗透将能引导他们在日后爱祖国、爱人民,并能为祖国建设、人民获得幸福生活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海丝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对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挖掘,以期借此巧妙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渗透。
  例如,我曾专门向幼儿们讲解过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密切联系,很好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热爱祖国、为祖国感到自豪的种子,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郑和叔叔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非常优秀的一个人,可能有的小朋友会非常好奇,他究竟厉害在哪里?下面老师就来告诉大家,他在28年间曾经7次带领船队出使36个亚非国家。西方的哥伦布一直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非常厉害的人,他也曾带领船队发现了新大陆,可是哥伦布带领船队长时间航行在海上的时间几乎要比郑和晚好几百年,大家说郑和叔叔厉不厉害?
  还有呢,郑和叔叔7次带领船队出使其他国家的时候所乘坐的船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了,长140多米,宽57米……这样仅仅是听到时间和数字上的巨大差距,幼儿们就会由内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郑和叔叔真厉害”“我们的国家好棒”的意识,也正是由此他们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再仅仅是听说,而是能从中真正感受到古代航海伟人的不凡气概。如此一来,他们内心对于祖国浓浓的自豪感便会充分激发出来,也会初步立下小小的誓言“我想成为像郑和叔叔那样厉害的人”“我长大了以后要像郑和叔叔一样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由幼儿们踊跃表达他们内心诸多想法的行为来看,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预期目的得以轻松达成。
  三、 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总称,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往往有着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让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的意识,有利于他们由内心深处形成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这对于他们获得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作为幼儿一线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幼儿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至今奇迹般地保留着众多“海丝”遗存,这些与“海丝”相关的遗存诉说着“海丝”在泉州的繁荣与发展的人和事,承载着泉州人挥之不去的情感,可以作为我们幼儿教师对幼儿渗透热爱家乡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
  像南音便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作为泉州为世界保留的一张古老文化名片,南音融合了中原古乐和波斯吟唱艺术,其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并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是中外传统音乐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结晶。如今,南音依然传唱不息,经久弥新。在平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便会有意识地带领着幼儿欣赏具有我们当地传统特色的南音代表曲目,像《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等的小片段,这些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可能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听到身边的人唱起,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更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这样一来,南音就成为了连接幼儿们与我们当地乡土文化的有效精神纽带,不仅增进了幼儿们对当地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也使得他们自豪于自己是一个泉州人,自豪于泉州有着如此美妙的传统音乐文化。   再如,我们闽南的建筑具有大气而开放的显著特征,蓝天白云下,红砖古厝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流光多彩的燕尾脊参差交错,一幢接一幢,像极了一座座宫殿,所以,我们当地人又称这样的建筑为“皇宫起”。针对这一带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文化形式,我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也有意识地向幼儿们进行了适当的渗透,首先会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向他们讲解这类型建筑的发展历史——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当地很多人都驾船去很远的地方工作,这其中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智慧积累了众多财富,用这些辛勤工作挣下来的钱,人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起了一座座“番仔楼”,“番仔楼”既有我们中国的风格,也有国外的风格,充分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成为可能;随后我还会引导幼儿嘗试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具有闽南特色与南洋建筑特色的“番仔楼”,“小朋友们,我们的‘番仔楼’是不是非常美啊,老师想看看,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能画出‘番仔楼’的样子……”孩子们在了解了“番仔楼”的前因后果之后,内心对于这一具有明显风格的建筑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便使得他们手中的笔能很好地诠释内心的真挚情感,一幅幅手法略显稚嫩的绘画作品背后蕴含着幼儿们对我们闽南建筑的深厚热爱之情。借助海丝文化向幼儿渗透热爱家乡情感教育这一目的也很好地实现了。
  四、 结束语
  德乃一个人立身之根本。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将德育教育作为自身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构成。这一点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有所体现。德育是幼儿园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幼儿形成端正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表明,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能为孩子日后一生获得良性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为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抓住幼儿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对所教孩子们巧妙进行德育教育。
  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次走进世人的视野,是当今整个社会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名词,在此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幼儿教师有必要从我们当地的海丝文化出发,积极挖掘其中可用的德育教育资源,并巧妙对幼儿们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这样既是对我们海丝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更能让幼儿们在立足乡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树立起端正的价值观念,这样一来,海丝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渗透的预期目的也便能有效达成与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刘小群.以德育教育为依托,构建幼儿园校园文化[J].好家长,2018(17):24.
  [2]覃丽妃.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4-25.
  [3]张巍.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76.
  作者简介:林昱婷,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宝秀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天体运动”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但学生做题效果并不理想,个别甚至无从下手破题,为了深刻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本质,并且灵活应用定律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高考复习上,应深化学生的认知,遵循学生的认知,连贯性、条理性的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特点。  关键词:天体运动;破题;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向心力;圆周运动;重力  一、 正确认知“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应引导学生体会到——正视天体本来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涉及的繁杂、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引入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化学与网络邂逅,以便为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高中化学;网络资源;预习  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所以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制备和用途。通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创新型的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型设计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当下实验设计的现状,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设计方案,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型设计  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生活性比较强的学科,部分理论知识是
摘 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自然界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细胞学、遗传学等学科都与人类生命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个人活动能力,但其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必不可少,既是生物学科的课程要求,又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更是对学生生命安全负责的一种反映。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以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其教学內容丰富多彩,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新颖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享受音乐带来的轻松与愉悦,进一步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趣味教学;实施方式  一、 前言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艺术性教学活动,教师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很多的高中学校的美术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和不足,这不但影响了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偏离了美育培养学生审美的主要方向,阻碍了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提高。高中美术的鉴赏教学活动是培养高中生艺术素养的主要课程,并且能够健全高中生的人格。以往的老师上课主要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学生的上课兴趣很难得到提升。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这些问题慢慢得到了一定解决,但还是存在很多弊
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培養其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更是提升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具体分析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以期为广大教学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审美  积极引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是落实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的,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则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机结合教材内
本文调查和分析了青海科技咨询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加强管理,开拓信息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和查新咨询中心,提高咨询质量等发展科技咨询业的相应对策. This paper
摘 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数学操作活动能够开发幼儿的思维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数学操作活动,导致幼儿在学习上严重缺乏自主能力。本文就数学操作活动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操作活动;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幼儿教育时期是其学习与外界接触、与人相处、学习生活基础知识、建立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对幼儿采取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身体与心理发育水平。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结合现代幼儿园教学理念以及促进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