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课堂引入网络资源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涉及的繁杂、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引入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化学与网络邂逅,以便为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高中化学;网络资源;预习
  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所以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制备和用途。通过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资源,让化学与网络邂逅,有利于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一、 巧借网络资源,助推课前预习
  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资源,为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创设良好的便利条件。例如,老师通过充分利用网络云平台,将学习任务直接共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任务单上的指引工作进行自主预习。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相互进行讨论。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便需要老师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其中,在任务单中的问题宜精不宜多,所以老师需要紧密结合化学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同时,所设计的课程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与开放度。例如,在学习“认识晶体”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下列几个问题:
  (1)同学们,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认为晶体到底有哪些特性呢?应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请积极的论述金属晶体涉及哪些常见的原子堆积模型和特点?
  (3)请同学们谈谈对晶胞的认识,深入探究在一个晶胞中所包含微粒数目的正确计算方法。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之前,通过以网络学习任务单作为指引,一方面学生可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预习,而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下载所需要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文本内容、图片和微视频等。例如,针对“认识晶体”这节内容,学生还可以巧妙利用网络途径找到与原子堆积模型的演示课件和微课视频的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观看,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便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沟通与对话。其中,有一位学生将“晶胞的认识”视为难点,所以在他将问题提交出来的时候其他学生便采取跟帖的形式进行回复,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认知角度存在的差异性而在网络平台上开始进行争辩。这种学生在思维上发生的碰撞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在以网络学习任务单为纽带的条件下构建起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二、 充分利用智能互动系统,积极开展课堂共学
  在高中化学以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老师口头讲解观点为主。如果需要画画,或者是编写方程式,便需要进行黑板板书,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占用大量的时间。通过将网络资源引入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事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载好教学资料,这样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智能互动系统为支撑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便能够集中在iPad等智能终端上。这样当老师在讲解某一个观点的过程中,便可以通过直接点击向学生呈现出图像、方程式,这樣学生通过直观学习,便能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加主动的进行深层次探究。同时,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诊断,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平台进行在线测评,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在认知上存在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需要针对学生以往在化学知识上存在的认知难点进行设计。
  例如,针对Al型密堆积的认识,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类型对应晶体的晶胞也被称为“面心立方晶胞”
  B. 面心立方晶胞在每个面中心位置和每顶点处都存在一个金属原子
  C. 平均每个晶胞有4个金属原子
  D. 平均每个晶胞有14个金属原子
  这个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是结合学生在Al型密堆积理解难点,让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点能够真正得到巩固和纠正。这样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网络资源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为增强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借助网络途径,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
  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教学课本、实验和挂图等教学素材,则难以将化学课程在微观、运动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课程的知识点,便可以借助网络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利用网络收集教学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课程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硫酸的性质”这节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硫酸所具备的碳化作用和强氧化性,老师便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技术事先收集好相关的实验视频,并在课堂开展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密切的观察硫酸碳化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认知,让学生能够真正观察到课本中难以呈现出来的知识细节,充分凸显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多样性,最大限度调动起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化学课程的重难点知识。
  四、 通过网络途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由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来巩固高中学生的化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氯、溴、碘的性质”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让学生利用学习网站开展课外合作学习。老师通过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信息发布、资源上传、在线讨论、在线评测和名师助学等几个栏目。其中,通过发挥“在线讨论”栏目的作用,为学生进行课外化学知识点探究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可在这个栏目中与老师、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并在线提交作业。首先,老师应该为学生指导注册账号,让学生自愿加入在线学习小组中,学生可在登录学习网站之后利用各项功能;其次,老师还可以紧密结合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设计周末的学习任务。通常老师可将学习任务分为三个等级,对应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将学习的成果发布到在线学习网站上。这样学生可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登录网站,并直接进入到“在线讨论”栏目进行学习。这样不同化学认知能力的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进行自主讨论和交流,而老师只需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让网络更好地服务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通常老师在针对“氯、溴、碘的性质”的内容设计以下学习任务:①三级任务:让学生能够正确写出Cl2与Fe、NaBr、KI、H2O、NaOH的反应方程式,并认真的总结Cl2的化学性质。②二级任务:通过总结Cl2的化学性质,并明确各种化学元素在发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量。③一级任务:理解Cl2与Br2、I2三者的性质存在的异同点。通过合理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一层任务对应不同层次认知水平的学生,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而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
  总之,通过将网络资源合理的应用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切实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多样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有效丰富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有效增强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大限度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政盈.初高中化学学习中预习状况的调查与比较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吴晗清,杨小丽.高中生化学预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6,37(17):44-49.
  [3]黄素珍.增强课前预习实效,优化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探析[J].青春岁月,2012(13):244-245.
  作者简介:夏永明,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江苏省宝应中学。
其他文献
两眼同时注视一个物体时,感知为单一物像的过程,称为双眼视觉,又称双眼单视。是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把来自两眼的有差异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整理,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知觉
摘 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理解”“锻炼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生活化理念恰当使用带给初中物理教学的诸多突出优势与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以生活化理念为载体推动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理念;激发兴趣;深化理解;锻炼能力  所谓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一
摘 要:学困生在各个教学阶段,不同的学科中都有出现。本文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例,探讨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在深刻剖析学困生产生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困生高效转化的对策。希望对改善农村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农村;化学;学困生;转化  一、 前言  化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是初次系统接触化学知识学习,再加上部分化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将STEM教学理念引入到初中化学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化学视野得到拓展.本文通过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指应引导学生形成可以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包括个人修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家情怀等多个方面。作为一种最为基础、最为常用的科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为培养出更多可以与社会核心素养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人才,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不断深入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可塑之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初中是学生们接触物理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也在不断地关注科学素养的建立和培养,STEM教育是近年来出现在国内教育领域当中的新型教育理念,其所提倡的是以真实情境为基础,通过工程设计学习知识,并在实际的实践当中不断融合、完善,直至学生将知识进行掌握和应用。化学学科是基于认识物质、理解物质、创造物质、应用
摘 要:“天体运动”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但学生做题效果并不理想,个别甚至无从下手破题,为了深刻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本质,并且灵活应用定律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高考复习上,应深化学生的认知,遵循学生的认知,连贯性、条理性的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特点。  关键词:天体运动;破题;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向心力;圆周运动;重力  一、 正确认知“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应引导学生体会到——正视天体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