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咏茶诗词观中国古代文人的茶情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情结作为中国文学传统中特有的情结,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数文人都留下了大量咏茶之作,这些作品有着多样化的形式和内涵,他们借由茶来表情达意,体悟人生,交流自省。本文旨在透过历代咏茶名作浅析中国古代文人诗词文化中传达出的茶情结。
  关键词:咏茶;文人;诗词;情结
  作者简介:迂雅晴(1994.1-),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咏茶诗词仅占据古代诗词的一小部分,卻是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部分。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中,茶不仅用来自省、待客、礼佛、敬祖,也与文学交融。茶之于文人已由饮品逐渐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饮茶过程既是品味的过程,也是自我调节和修养的过程。从采茶到煎茶,从咏茶到寄赠,文人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茶文学。今着重通过一些代表性作品浅析其中的茶情结。
  一、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出自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不难发现,很多咏茶诗词对意象的选择会流露出一种单纯清丽的隐逸情怀。感慨古今盛衰之作常有,但读来这般清雅,令人心向往之的恐怕少有。煎茶酿酒,汲泉采花,风清月明的清幽之境便铺展眼前,这种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就由这一句全数托出。
  至于说“春水”只因古人对煎茶的水也极讲究,煮茶之水陆羽这样分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古人们深以为然,其中惠山泉甚是有名。“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是苏轼赞美这泉的名句。望明月映泉,低头见清茶泡在泉水里,两种映像交叠在心中,得以化作同样的清沁肺腑之感,让人感同身受。不即不离,若隐若现才是临泉饮茶的妙处所在。再有古人偏爱以纯粹之雪煎茶,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中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诗句。不得不说还颇有几分山野情趣,是件极浪漫的事。水也许并不甘甜,但诗人们往往发现的是生活之美,寻觅的是心中的诗情画意。对待饮茶极为仔细,不作敷衍之态,茶须融雪相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追求另一番自在和情趣。
  由“煎茶”感悟到文人的浪漫情怀,这份浪漫和洒脱就在于尽情享受生活与自然,暂时忘却人间烦恼,远离尘世喧嚣。品茶即可陶醉,在山水风光中做到待人接物无不优雅从容。
  二、君向潇湘我闽粤,寄书只在寄茶前
  诗词中有不少酬赠茶叶的诗篇,这些酬赠之作是文人间表达至诚情感的富有特色的方式,仅是一些茶叶就寄托了深厚感情。杨万里为送别张栻而作的这首诗便是以茶寄寓师友别离之情。两地分隔之后的相逢总是难得,一包春茶也是一封信笺。这样的寄赠之作多关乎离别、思念和友谊。
  由于拥有悠久的饮茶之习,好友间寄赠茶叶就成了一种文人的风尚。茶多是友人所寄,因此一边饮茶,一边感念如酽酽茶香般的友情,很多著名的咏茶之作应运而生。李郢的《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便是由寄茶而来,收到的茶令他如获至宝,于是趁着这暮春的傍晚煮起茶来。风吹花落,酒醒煎茶含着多少令人羡慕的惬意和对生活的满足之情,读来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徐徐而来的茶香。诗中的淡泊宁静、不慕官爵倒是和陆羽的一首诗异曲同工:“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据说元祐五年春,壑源山上的新茶刚出,曹辅便记起喜欢饮茶的老友苏轼,将这茶寄给了他。苏轼尝后神清气爽,只觉这茶清雅如佳人冰姿香肌,写下《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最后一句“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以美人来比好茶,也成了夸赞茶叶的风雅之句。被人记住偏好寄来喜爱之物,戏作小诗遥寄远方老友又是何等快意之事,这情意本就如一杯热茶,淡远、隽永。
  三、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咏茶诗词又时常被赋予多重内涵,其一是注重禅趣,以茶参禅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佛之人总能在茶香中领悟出许多禅意,凡俗之人却只一味好酒。皎然这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抒写茶人与俗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鄙薄,也是对山僧雅士饮茶之习的赞叹。这类诗词中有很多作品都写与僧人的交往或者在寺庙的茶事,并且很多作品自身就是由僧人所作。以茶参禅也不仅是一种人文境界,同样还是一种艺术境界。如诗僧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就蕴含了无尽禅意:“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其二,咏茶诗词又多有寄托,有时会被用来叙写个人情思和身世遭际。黄庭坚《又戏为双井解嘲》便是如此:“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雷鸣。”以嘲弄的口吻写双井茶,以茶喻人事,意在说双井茶看似出身山野,却不比龙凤贡茶差。为无才德者进居高位作怨愤不平之鸣,表达出愤世嫉俗之感。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的咏茶诗词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茶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创作内容和题材,诗词则为茶情结的诗化提供了一个成熟且完备的艺术载体。在中国古代诗词世界里,诗中有茶,茶中有诗往往是文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将茶情结渗入文学中,也渗入日常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有时表达醉心山水的超然淡泊、天人合一,有时用来传达友谊,诉说对生活的热爱,有时参禅,有时自况,这些都构成了咏茶诗词的独特魅力。咏茶诗词也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国名家茶诗》蔡镇楚、施兆鹏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中国茶诗》刘景文编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我国企业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激烈的挑战。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需依靠人才。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而要抓住这一关键,则在于正确管理员工的绩效。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可以为员工的薪酬决策、奖惩、培训等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改善员工的绩效,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实践的比较,具体分析了湖北网通公司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并针
龚自珍和魏源以“龚魏”并称,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两位杰出诗人,同时又是民主主义运动兴起初期的两位杰出诗人。龚魏均性喜山水,都创作山水诗以寄托情志。于近代山水诗龚自
宋代理学兴盛,理学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其所创作的序跋不同于文章家所撰序跋.本文从宋代理学家的序跋中分析这一群体独特的美学思想和文艺观.
庾信是整个北朝时代成就最高的作家。他过人的才华以及由南入北的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最早把南方文学的风采和北方文学的气骨在作品之中融会贯通,其艺术造诣达到“穷南
根据仇兆鳌《杜诗详注》所载,杜甫存诗1458首,这其中有二十多首遣兴诗,其间有十八首写自陇右.分别为《遣兴三首》(我今日夜忧),《遣兴三首》(下马古战场)、《遣兴五首》(蛰龙
期刊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给宋朝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词坛。词人纷纷南渡,饱受流乱之苦,相应的词作内容与写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张元幹、朱敦儒
从屈原曲折坎坷的一生看,屈原的作品,大抵是发愤之作。屈原一生经历了少年得志,正欲大展宏图之际,小人进谗,遭楚怀王疏远,再谏流放汉中。继顷襄王即位后,境遇依旧没有得到改
《说文》部首的编排方式是据形系联和据义系联两种系联原则。其中形义结合系联占了绝大多数,单纯的据形系联和据义系联则较少。540部首始一终亥,构成了一个循环整体,具有包罗
摘 要:在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条件之下,行旅之风盛行。李白和岑参两个不同派别的诗人在行旅诗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观赏对象和抒发情怀上。其中,观赏对象李诗以山水花卉为主,岑诗以边关风物为主,抒发情怀则以李诗感景娱情,岑诗感景伤情分别探析。  关键词:李白;岑参;观赏对象;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大唐盛世,社会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区域以及城市治理的重点政策议题.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梳理总结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