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份杂志,交一群好友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滇池是我的宿命,1979年报考大学,我填的志愿都是高大上,北大复旦的中文系等等,忽然看到北京广播学院的编辑专业,心里咯噔,赶紧填上,后来的结果,把我当头一棒打昏在滇池边,自命不凡被彻底粉碎,录取我的是昆明师院中文系,为此我郁郁寡欢好久。
  此话本不该说,对早就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的昆明师院不好,但真话说说无妨,好玩而已,我想不会降低名扬四方的云师大之伟大。我说的伟大并非虚妄,昆明师院尽管牌子小,却真的承续了一些西南联大遗风,我上学的时候,院学生会办的报纸非常正规,刊登的文章专业水平极高,我进校两月,被系上发现是个人才,推举到院学生会编报纸,学生办一份正规的八开铅印小报啊!不得了。我先做编辑,后做主编,从此与编辑职业结缘。
  神秘的世界,暗中有一只手,管着人的命。我们院学生会“四大干部”,有单独的宿舍,共处一室,关系融洽。却没想到从住进那间大礼堂楼上的学生会领导宿舍起,各人的命就已经定了。我做编辑,后来一辈子干的就是这个活。另一个人做学生会宣传部长,毕业以后,最终也是宣传部长走天涯。还有一个人被称为博士,读万卷书,满腹经纶,真的考取博士,做了中国楚辞研究大师的关门弟子,教书一生。另有一人,文文雅雅,条理清楚,毕业后去机关,做行政干部,非常称职。
  大学毕业,我去昆明郊区中学教书,原以为一边上课,一边写作,自在潇洒,却被暗中的力量干扰,心有不安。我干脆请假,闲在家里写作,盘算着远走天涯,去北京做个流浪作家。忽一日,作家好友何群来家中玩,告诉我《滇池》杂志缺人手,是不是去帮个忙?我真没想过在昆明谋事,只想远走高飞,饿死也心甘。但帮忙做一下编辑工作的建议,让我的心再次咯噔了,于是接手,在时任副主编的作家黎泉指导下,干得算好,过一年,调进了《滇池》杂志,做成正式职工。
  二
  我儿子读中学时,有一天问,这是怎么啦?爸爸你在叫《滇池》的杂志上班,我读的是滇池中学,好不奇怪?我一下子就笑了,他自幼擅长绘画,其他课功草草应付,中考录个不疼不痒的学校,非常危险。那年著名的昆明三中刚建了分校,取名为滇池中学,朋友通风报信,我赶紧让儿子转学,没想到,落入了暗设的陷阱,儿子背上写下的,竟是滇池二字。
  无独有偶,儿子高中毕业考大学,成绩比我当年还差,只能进三本,我读过昆明师院,对名校已不太迷信,对儿子说,做学问靠自己,靠现在的学校和老师都有麻烦。你看着办,服气就去上,不服气就复读。如果要上,我的意见是读本地三本,有什么知识,我们爷俩还方便交流。但要记好哦,选择余地就小了,只有两个学校,其中一个是滇池学院。话脱口而出,我就笑了,儿子也发懵,跟着笑,怎么又是滇池?如今儿子远走高飞,代我实现未竟之志,我坐在家中摇头叹息,命运之手,真大。
  但《滇池》杂志给了我终生的快乐和自豪,是确定无疑的。
  1993年底,为了《滇池》杂志改版工作,我去武汉出差,住在湖北省文联招待所,每天早晨出门,迎着长江上吹来的冬天的寒风,奔忙于武汉街头。我就在这一年接手做《滇池》杂志负责人,文联领导给我的任务是,全新策划,把《滇池》做成一份高档市场杂志。
  前程茫茫,担子太重。这份杂志的创业者相当优秀,《滇池》的接连几任主编,都是名声远扬,专业能力极高,我丝毫不敢大意,白天黑夜猛干。某日下午三点,感觉肚子太饿,仔细回忆,才发现忙忘了两顿饭,早餐与午饭都没有吃过。呵呵一笑,不以为然,有任务有目标,饿两餐无所谓,死不了。
  我也做理论学习,了解什么叫好杂志?研究美术平面设计和书刊杂志的设计。我把当时国内能买到的杂志设计书籍和编辑知识书籍,全部搜刮了来,都是国外的翻译图书,专业而高深,含金量高,很过瘾。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和英国,这些书装满书柜,堆满书桌,有空就翻了看,潜心求教。
  写小说是一个专业,做文学杂志的编辑,是另一个专业,必须有明确认识,并认真区分。也就是说,并非好作家就可以做成好编辑,当然好编辑也非好作家,这是两个工作。所以,下班后我写小说,上班时,必须知道好编辑应该怎么干活。要对专业的杂志编辑理论深入研究,对全世界最好杂志的不断分析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编辑。
  我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的编辑理论书严重缺乏,有一两本,也就是个概论什么,无比糟糕。空话一堆,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是没有具体内容。编辑是个操作工作,所有的理论,都要落地,可那一两本国内学者写的可笑著作,要命的缺点就是不落地,都是随风飘荡的言辞,编辑是一种文化工作之类,不知所云。幸好改革开放,国外的图书很多,我才找到路,学到些真知识。
  我讀日本的一部杂志设计理论书,书中有言:杂志的版式设计、字体字号安排、提要的处理及底纹框线等,当然要好看,却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我恍然大悟,这就是说,杂志设计得好不好,要看是否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获得编辑提供的思想。如果,设计的结果是让读者眼花缭乱,再好看的版式和图片安排,包括标题字号设计,都是败笔。
  有一位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的华人,去美国读博士,做了一个杂志编辑业务的调查,回国后出版一部书。书中有对美国三十家国际顶尖杂志主编的访谈,谈的是编辑技术和相关思想,从操作的角度谈,非常实用。我仔细阅读,获知美国的《纽约客》杂志,创刊 30年,投资巨大,几乎不赢利,为什么呢?因为《纽约客》杂志只是整个出版传媒集团产业布局中的一粒棋子,对这粒棋子的要求是,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人才,推出思想,赢得专业名声,获取品牌利益。赚钱,自有其他报纸和杂志去做。《纽约客》赢得了社会名声,会反过来促进出版传媒集团其他报纸杂志的销量,包括集团所办电台和电视台的影响力。
  通过那年《滇池》的短暂市场推广尝试,我对中国文学杂志现状做了细致分析,并学了编辑理论,明白了核心道理,所谓文学杂志,如果是高端纯文学,走的就不是市场方向,它的办刊目的是非赢利,却要在文学和文化的推动工作中,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好的纯文学杂志,在业界获取了专业名声,赢得了尽可能大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才是成功,市场赚钞票,是别类杂志的事,文学杂志不能眼红,也不必眼红。   杂志规模有大小,所在地区有高下,但真正的大杂志,肯定最专业。定位清楚,办刊思想清晰,技术策划完善,栏目独特并心中有数,才是大刊,反之,为什么人家爱读?为什么无人喝彩?一笔糊涂账,再“大”的刊,也是小刊。
  三
  我在《滇池》做主编,跟同事反复说过一个话,我说,《滇池》文学杂志要建立一种文化,那就是先朋友后同事。我要解释的是,只是同事,公事公办,会势利眼。大家是朋友,志同道合,相互体谅和关心,共同做一件喜欢的工作,很好,《滇池》会更有希望。
  我这个观点,并非刻意独创。我在《滇池》杂志做编辑多年,送走漫长时光,其实早就体会到了《滇池》杂志的同事兼朋友这个文化传统。黎泉是我的领导,李霁宇是我的领导,但也是好友,工作中我们会吵架,吵完了事,一起讨论文学,一起出去玩。发现了好作者,或者各人写出了新作品,会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很愉快。
  北京有家著名文学杂志,编辑都是我的老友,我知道他们的编辑就亲如一家,同事兼兄弟姐妹,每个编辑都很专业,也很努力,辛苦却快乐。上班编稿高兴,下班写作也高兴,节假日一起出去玩。大家相互照顾,并心甘情愿地为杂志服务,为中国文学的进步出力,成绩大得不得了。
  听起来像说大话,还真不是。我这几十年,只做过文学杂志编辑一个行业,从未想过离开,原因就是喜欢,不计回报地做事。看到《滇池》不断出版的过程中,有新作者如林中的麂子,小蹄子敏捷趴动,光滑漂亮地奔出。再看到新作品如高山丛林中的小隼,娇小而猛烈,从大树的树梢上一只只掠过,留下回声悠长的清脆鸣叫,深感欣慰。晚上回家,读一本书,写自己的小说,心平气和。世界美如斯,我心欢喜。
  但文学不能花花草草地小陶醉,好的文学杂志,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世界有观察,有发现,有忧愤和激动,不吐不快,方为佳作。人类生活之美,不是有鲜花,是文学理解了鲜花成长的艰难,任何风雨都可能把它摧毁,也曾经摧毁过无数次。这份花的生命史,文学表达了出来,世界才美。编《滇池》杂志,我有这个感受,自己的心,在这份感受的不断累积中成长,收益颇多。
  从大学时起,我写的小说,永远投中国最热的杂志,比如当时最火的南京《青春》,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在《滇池》杂志上刊发。老友何群劝我送去,黎泉编发。八十年代于坚与我初识,他告诉我,朱晓阳说,《滇池》发表了一个小说,不错呢,晓不得作者是哪里的人?他读后也吓着。可见,几十年前,《滇池》的分量,就比我想象的重很多,一些有野心的昆明文学青年,眼睛一直盯着,也可见我与《滇池》的緣分,确实奇异,某种强大的力量,一直坚持,像磁铁,把我吸引到了《滇池》杂志的编辑座位上,从此不分离。
其他文献
对还没问出的问题,  这些松针也是现成的答案,  而此刻,眼睛需要冒犯  才能描述心灵的等高线。  那些线条间夹着道德的冲动吗?  一丝又一丝,追求纯洁的意志  从雪中长出来,一丛丛黛绿的刺叶中  小小的浅绿的宝塔。  这是一个决心,一种注定,绽放得  情不自禁,一场殉情的大双人舞  与烛芯的一次次小爆炸一道庆祝。  爱情丑闻總能让这世界有一日聚焦,  但到了明天就不会有人试图理解  一颗无洞的灵
期刊
我是万里晴空一只飞翔的雁  从赤道边沿飞往神州古国  在贵州西南的册亨上空盘旋,盘旋  鸟瞰朵朵白云笼罩的中华布依第一县  迤逦多姿青山环抱着一路奔腾的南北盘江  布依儿女划舟在峭崖雄奇险峻的江上  布依青年在丛峦叠嶂烟波浩淼的湖心欢唱  睡美人峰是一座哺育布依族的望母岩  山脚下连绵的沃土肥田,祥和村庄一片  大寨村绿荫覆盖峰林耸立是个世外桃源  光怪陆离的古榕树在红旗村平寨繁衍千年  探索洛凡
期刊
醒悟  钟声沿着屋脊滑下  严冬的梦撞醒黎明前的寒流  狂啸的风在黑夜里笑  从门窗的隙缝扑到床前  闭上眼睛是唯一的借口  假装看不见人间的苦难  恣意听不到笔锋的干戈  而內心不停呼叫  继续前进  继续上路  晴空明净  我看得更清  重生  风在呻吟  像在诉说委屈的故事  沉默是无云的天空  是無鸟掠过的红林  我努力屏住呼吸  匍匐而行  深怕惊动泥地的小蓝蛙  把受伤的心灵包扎  放
期刊
本期《滇池》文学杂志,我们编辑了一个纪念专栏,纪念可能是大事,振聋发聩或感人致深,也可能是俗事,平淡无奇。惟纪念目的不一,能显出各种纪念之不同意义,让一些参与纪念活动的人留下印象。世间千万事,每天急速消失,有一件事能让人稍稍回味,已值得筹办者欣慰。所以,我们筹办《滇池》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纪念,想得最多的不止是纪念,而是纪念的目的,在令人头痛的寻找中,我们最后发现,寻找本身恰是我们寻找的东西。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调到《滇池》编辑部。一位友人说,《滇池》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资深老编辑,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做你的老师都游刃有余。他说的这两位老编辑,一位是主编洛汀, 一位是副主编王伟。过去在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时曾见过两位老师,但不熟。总的感觉,是在表面的热情、随和背后,严谨、严肃,甚至有些严厉。如今有幸能在他们麾下工作,庆幸之余,还 有些忐忑。到后方知原来的顾虑纯属多余。编辑部人不多,除两位主编外
期刊
我当然不愿把“失格”这两个字和当代文学以及当下的文学期刊联系在一起。但无疑这两个字让我们清楚文学不再一如既往,文学期刊也不再一如既往。许多期刊已经不再对文学青年和那些刚刚出道的作者持有热情,不再会对他们伸出援手让他们的文学理想升华为现实。国内的期刊多如牛毛,但其独创性已经让人们怀疑,这是一个几乎没有独创性的时期,期刊也不再持有无坚不催文学力量,但我们也无法指责当下的刊物都是些胆小鬼。  云南是久去
期刊
《滇池》的不只是我,我只是众多人中的一个,对于我们这些被关心的文学新人而言,这样的关心与激励意义非凡,虽不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坦途,却让我们的写作可以变得从容些。他们在面对着我们这些文学新人时,看重的是文字所释放出来的那种质感和文字背后一个写作者的可能性。很多新人纷纷在《滇池》上登场,并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写作生涯,这些都没有任何的浮夸之嫌,也不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对于杂志的媚俗,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对于
期刊
这些年,洱海和滇池升格得快。由高原明珠升格为灵魂的窗子,需要爱护的眼睛,又由眼睛升格为母亲湖,是大理昆明的生命源头,是会弃我们而去永远离开我们的母亲!作为一个托生在昆明的大理人,想洱海会念滇池,念滇池会想洱海。  而作为文学的信徒,文学世界的洱海滇池虽有波澜,有风雨,有困厄,有颠沛,但她们,始终像母亲一样神圣、尊严、高贵,不容污秽,不容亵渎,永远清澈,永远明净,让心灵的大地不干涸,让灵魂的厚壤有润
期刊
《滇池》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年了,时间过得真是太快,转眼到了不惑之年。  作为一个坚持文学理想,搜寻和培养文学苗子,助长他们成才的《滇池》来说,正是如日中天。像万溪冲百年的梨树那样,有着敦实的树干,撑着繁枝,铺满绽放枝头的梨花,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企盼着来日累累的硕果。  四十年,《滇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为春城的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艳丽的红山茶。  四十年来,《滇池》迈着坚实的步伐,砥砺前行,见
期刊
秋收过后,瓮桶坝的田地闲下来。那些割掉穗子的水稻、掰去棒子的玉米,完成了使命,没了奔头,心头空空的,被秋风秋雨一撩拨,便乱了心智,一个个惊惶失措。即便一只麻雀掠过低空,也吓得簌簌发抖。  梦秋端一盆玉米粒,在庭院里侍弄她的鸡鸭鹅。一只鹅因为跑得慢,被鸡抢了食,急得扭着脖子,嘎嘎叫。梦秋抬腿撵鸡,鸡往旁边躲闪,碰倒了狗饭盆,惹毛了大黄狗,汪汪汪,呲牙咧嘴发警告。  院子里乱作一团。梦秋顾得这个,顾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