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数据长期保存:概念认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gekk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数据长期保存是政府回应多元利益主体对政府数据的需要、满足政府数据科学管理需求的产物.政府数据长期保存的基础性概念是数据长期保存.围绕数据长期保存目前已形成“活动观”“管理观”和“存取观”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将数据长期保存视作实现数据资源长期维护和获取之组织管理活动的观点更具解释力.政府数据长期保存具有公共性、合法性、治理性和多元性等特质属性,其本质是以法定规范为据、为实现用户对政府职能数据的存储与取用、多主体参与的公共组织行为.多国政府着力于制定数字连续性战略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合作机制、打破技术壁垒,发挥政府数据长期保存的治理价值.我国也探索制定了多部央级法规,且初步形成了“平台依托、元数据保存、多维共治”的地方实践模式.然而,缺乏顶层设计支撑、核心概念界定不明确、权责分工不清晰、多边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数据科学保存方法存在桎梏等问题仍有待突破,同时要加强对数据长期保存成本、数据垃圾处理、隐私侵犯、数字公共服务不公平等方面的风险防控.
其他文献
朝贡体制是我国古代社会内部“差序格局”外化为国际关系的“华夷秩序”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外文化交流注重礼教天下和德治外邦的传统.明清朝廷在朝贡体制下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实物往来,主要包括册封藩属国王和输出吏治的政治文化、推动儒学经典和汉字传播的文化教育、进行藩属国家“封山”和“奠域”的宗教礼仪、促进文人与工匠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安排文化地标的参拜和艺术表演的欣赏、管控瓷器玉石和珠宝等艺术珍品的“文化贸易”等不同形式.朝贡体制作为明清朝廷主导的华夷尊卑等级的社会秩序的制度设计,在维护国家和平、促
区域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2014~2019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通过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度的测度,并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各区域7大细分行业的趋同合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四大区域文化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同现象,东部地区的趋同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越高,趋同的非合意性越明显,且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结构趋同的非合意性较高,细分产业部门趋同的非合
共有人给付之诉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必要共同诉讼,司法实务也一般采此立场,但学术界对此多有批判.这些争论实际上都是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交叉地带”形态模糊不清的结果.基于结果论的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成为主流化解方案,并形成了扩大化的“调和惯性”.但基于制度设置和价值基础,仍应采取实体法标准识别“同一诉讼标的”.用既判力和诉讼目的对请求权所涉诉讼进行检视,发现“同一诉讼标的+实体法上共同处分或受领必要”是识别必要共同诉讼的标准.同时发现,共同诉讼的谱系应为普通共同诉讼(一般形态)-必要共同诉讼(例外)-单独行
在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重组的过程中,从益贫性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工资益贫性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工资收入差异的内在原因.将工资益贫性指标分解为益贫增长率、益贫成本补偿增长率和贫困人口内部不平等弥合增长率,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于工资益贫性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工资益贫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效应在不同地区和类型的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就地区差异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就企业类型差异而言,非国有企业中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作
李时是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专家,长期活跃在教育界、出版界,在国学教育及国学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新文化运动”及“整理国故”运动影响下的国学教育之开展,李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从发达爱国思想、增进服务能力以及读书之功用三方面阐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将读书与属文(写作)两者视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同时期的国学大家相比,李时的国学教育思想体现出博观约取、经世致用的特点,因而其编撰的众多国学教育著作深受时人好评.
激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中榜样激励更是一种极为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方式.然而目前榜样激励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效能低下,亟需设计一套高效完备的激励机制.文章基于内容激励型理论等榜样激励理论,分析了榜样激励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提出要细化导向、过程、内化、反馈四个阶段设计.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高校实施激励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基于现实问题提出了T大学“榜样人物”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案例,详细阐述机制设计并论证该机制的实效性,以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司马迁以“通古今之变”的宏大气魄首开民族史的书写先河,全面呈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多民族统一与融合视野下的正史演进,从血统、地缘、民族观、道统精神等维度将中华民族的多元构成纳入一体,全面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统建构.《史记》通过黄帝“华夷共祖”的人文初祖形象的塑造及五帝世系的梳理,将中华民族建构为一个血缘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史记》又以鲜明的天下格局与以九州为尊的地缘意识划定了地理范围,建构了中华民族地缘共同体.同时,其以淡化华夷之别与多民族共生共荣为核心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共生的民族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天津当前针对划拨工业用地的更新实践尚显不足,较难以应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界定了存量时期的内涵,并解析了在存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先后从“工业用地转型发展、划拨工业用地更新、天津划拨工业用地”三个角度完成了对既有研究的综述评析;最后,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梳理全域尺度划拨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全生命周期迭代模式,并判断不同转型情景下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的外部干预和内部自组织动力机制.进一步开展面向存量时
武歆小说以处理青年感情问题为鲜明的标志,传承并综合改造了传统现实主义革命历史题材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艺术方法,突出表现青年在参与革命过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除了情感的推动,青年成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特定时空背景的催化,不是空谈情感,而是时空参与了的情感.作家还特别关注女性青年的成长,从中提出革命遗产的提炼和传承议题.在作家看来,革命不仅仅代表一种历史观,更深刻影响着当下.有效整理革命遗产,也是积极建设生活的重要途径.
王鸣盛是乾嘉时期的知名诗人,他早年论诗不分唐宋,追随沈德潜后,偏于学唐,注重学问,提倡雅正.受乾嘉诗坛风气及个人交游的影响,王鸣盛入京为官后提倡宋调、晚年复返唐音,这种变化与诗坛现实关系颇大.提倡宋调的经历客观上反映出诗坛对宋诗价值的认识日趋高涨,也体现出王鸣盛个人诗学拓展的诉求;复返唐调则是出于维护雅正传统,纠正诗坛片面学宋的弊病,均具有现实意义,体现出格调派诗学在清代中后期的演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