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力学是高中物理学的基础,力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可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文章从创设生活情境、撷取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实验三个方面探讨了力学教学。
  [关键词]力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7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越来越注意将学生的生活与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而作为物理学基础与核心的力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活中几乎处处都可以开展力学生活化教学,因此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让物理课堂充满“力”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如今的物理课堂早已不是之前的“机械式”“灌输式”的课堂了,而是多元互动的新型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力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7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并具有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课上,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引入课堂教学,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某游乐园观光小火车脱轨的视频,之后又让学生观察我带来的火车轨道模型。待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在他们感到害怕时,我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坐过过山车或者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那么在拐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前两节学的知识简单分析一下小火车脱轨的现象?在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探讨后,再向他们讲解火车轨道模型以及常见的离心现象等课本知识。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视频、模型,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生活情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
  二、撷取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素材是物理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关注课本上已有的或者试卷上常见的素材,而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开展物理教学。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并能正确计算其大小,判断其方向,同时掌握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法。上课时,我在简单讲解了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后,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他们的知识,以自行车的运动情况为例,引导他们分析。就滑动摩擦力而言,可让学生想象自己平时骑自行车上学的场景,结合刚学的公式计算后胎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在讲解静摩擦力的时候,让学生想象一下每次骑自行车时自行车由静止变为运动的过程,并在黑板上画图分析这个过程。讲解完后,不但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也以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掌握得更充分。
  在上面的例子中,巧妙利用生活素材,并在力学教学中加以运用,不但拓宽了物理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生活实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物理离不开实验。传统物理实验往往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理想化”,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中,当讲解重力及重力加速度时,学生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但并不知道具体的值为多少。教师可在后面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可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即两人一组到实验室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值,并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在物理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撷取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开展生活化教学,一定可以讓物理课堂充满“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事物,将其应用于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政治课中,可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设计趣味性问题等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思想政治课 问题 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060  孔子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确,亚细亚集团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给全国顾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近几
孙书利,1971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96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
三步式教学法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自主探究、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三步。文章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难度,将小组合作、互动等要素融入三步式教学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对相关教学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准确地认知立体图形的空间特征.以三视图
[摘要]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理解掌握好物理概念对学生学好物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物理概念有效教学前概念自讨探究类比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69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的经典概括。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概念
如何更好地展示学生,“晒”出他们的精彩和成长,是笔者“晒课”的重点,而学生的健康成长背后蕴藏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
目前常用的混沌振子检测微弱光电信号幅值的方法还是局限在传统的Dulling方程上,但由于其结构简单,其动态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详细研究典型混沌振子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将复
在网络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网络中,可能的传感器观测数据丢失使得系统的观测具有不确定性。应用新息分析方法,对传感器具有数据丢失的不确定观测线性离散随机系统,提出了统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