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六年级毕业会考前一个月的班级管理技巧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年级毕业会考前一个月是复习冲刺的关键期,却也是教育问题多发时间段,更是班级管理的盲点。如何克服这个难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呢?文章基于毕业班教学实践,立足教师、学生的角度,在总结“考前一个月”所出现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保持“稳定压倒一切”管理意识、秉持“学生即是教育”管理情感、坚持“班级秩序不变”管理措施三方面,探索一种科学、高效的“考前一个月”毕业班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班级管理;管理技巧
  “毕业班难管理,毕业前一个月更难”,这是每一位毕业班教师的共识,特别是对班主任而言,毕业会考前一个月简直是班级管理的“雷区”,趟过去了,就会胜利在望,处理不好,反而前功尽弃。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对这种“考前一个月”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从中总结出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规律。
  一、“考前一个月”出现的管理问题
  一位多年任教六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戏言:“每年毕业前一个月的电话费都用得特别多,班上的问题总是井喷式似的,和学生协调、与家长沟通忙得像陀螺一样。”概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纪律出现松散
  一方面,校纪班规几乎形同虚设。之前形成的良好班风、学风,几乎在一夜之间全部坍塌了,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等课堂纪律层出不穷,班容、班貌、卫生等更是惨不目睹,更有很多学生一出现纪律问题就堂而皇之地说:“我是六年级的。”似乎六年级毕业生就可以不遵守纪律,就可以为所欲为。
  另一方面,学生摩擦增多。笔者曾统计过,几乎每一个六年级毕业班在“考前一个月”都会出现学生打架、群殴等摩擦事件,更有甚者在数量上几乎是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总和。这种现象,在毕业会考前的冲刺一个月里,既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也影响师生的心情;而且,还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影响其他学生。
  (二)情绪出现波动
  其一,无心向学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可能是之前的神经绷得太紧,也可能是“考前一个月”的时间特殊性,很多学生一下子好像得了厌学症似的,背书不勤快了,练习不积极了,甚至上课也心不在焉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其二,离愁别绪愈演愈烈。毕业,意味着分别,特别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学生对这种仪式感尤其强,同学之间忙着写通信录、临别感言,能力好的学生更是印刷毕业T恤衫、组织各种聚会,甚至还邀请教师参与其中,人为地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离愁氛围,这也是极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复习开展的。
  二、“考前一个月”问题出现的原因
  风从地起,云自山出,“考前一个月”所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呢?笔者先后从教师、学生、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一)主觀原因
  教师放松管理要求,是根本原因。总结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考前一个月”都会存在着类似“快毕业了,不必要把学生逼得那么紧”“该复习的都复习了,让学生轻松点”的思想,很明显,这是错误的,也正是有了这种理念,在无形中降低了对学习和纪律的要求,班级事务自然疏于管理,甚至流于形式。
  学生对自己的放纵,是直接原因。“考前一个月”的问题实质就是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自我管理技能不完善的直接体现。而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学生耍小性子,甚至自持“我快毕业了,学校奈我不何”而恣意妄为。
  (二)客观原因
  过分渲染,把“考前一个月”特殊化。其实小学毕业会考只是学生成长中很正常、很普遍的一个过渡,但是在媒体的渲染下,将其作用夸大,神圣化,甚至开发与之相关的产业文化,这样,对学生产生了过犹不及的刺激作用。
  毕业会考选拔功能的下降,也是一个诱因。现在小学升初中,都是按户口划分,毕业会考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能力考查;所以,学生很容易出现“考好考坏都没关系,反正我都是去那所学校读”的思想。
  三、克服“考前一个月”问题的对策
  如何引导学生平稳渡过“考前一个月”,在毕业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这既是教学任务,更是班级管理的难题,笔者尝试了这样的做法:
  (一)保持“稳定压倒一切”班级管理意识
  首先,教师对自己既要明确目标,更要严格要求。教师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懂得开展与成效,因此,要想“考前一个月”班级不出乱子,教师自己得先不乱。例如,在考前一个月,笔者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细化到以天为单位的工作日程表,列出每周的工作目标,明确每天的工作内容,并且严格考核自己是否完成当天的相应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工作的高效开展,也有利于提醒自己时刻不能放松对班级的管理与工作的专注度。
  其次,不但要疏导学生的情绪,还要引导学生的行为。教育注重情境性,教育学生更是讲究针对性,不能一言概之,特别是面对“考前一个月”出现的问题,更需要教师科学而有艺术地处理。今年,六(7)班在“考前一个月”几乎乱成一锅粥。有一天,学生小江在语文课上玩手机,还和语文教师吵了起来,可能是为了“杀一儆百”,班主任袁老师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还通知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并没收了他手机。可是,小江很不服气,私底下向同学炫耀:“还有三周就毕业了,又能把我怎么样?”很明显,袁老师忽略“稳定压倒一切”的班级管理意识,只是单方面地处理小江,并没有从根本上疏导学生的情绪,反而会增加更多消极的情绪和不稳定因素。
  (二)秉持“学生既是教育”的班级管理情感
  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中国自古有“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在“考前一个月”的冲刺时刻,教师的爱,不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种严格不是一种苛求,一种容不得学生犯任何错的苛求,而是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正确引导,体现在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培养创新精神的真诚付出。   另一方面,尊重理解学生。在在“考前一个月”的敏感阶段,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教师若放开架子,走进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思想。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自己的未来。也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变得更加融洽,学生在教师的面前才会无所不谈,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不仅是长辈,更是学生认为可以信赖的朋友。
  (三)坚持“班级秩序不变”班级管理措施
  其一,各项纪律严格遵守。从某种程度看,学生在“考前一个月”的诸多问题就是各项校纪、班规得不到贯彻、落实,为此,笔者在自己执教的班反复强调“只要还在学校一天,都必须遵守学校的、班级的纪律,这是学生的要求,也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养”。同时也跟学生、家长明确:“纪律必须遵守,同样违反纪律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不管是谁,也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明天就毕业了,也得切实执行。”如此一来,学生心里就会拉起一道红线,有规则意识,也有敬畏之心,也就不至于对自己的言行放任自流。
  其二,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园地,因此,教学活动应该正常、有序地开展,不管是“考前一个月”,还是考试最后一天,这是教师的工作,也是教学行为准则的要求。今年,6月25日毕业会考,6月18日是班上小梅的生日,她的家长联系笔者,建议利用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个小party,一来给小梅慶祝生日,二来也给同学们放松放松。利用常规课程时间开party,这是失职的行为,而且还得顾忌卫生、食品安全、学生情绪波动等因素,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回绝了。毕竟,在班级管理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永远是第一要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而言,“考前一个月”也显得至关重要,这既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更需要教师的管理技能与艺术,驾驶好班级管理这艘航船,安全地为学生从小学向初中过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慧卿.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问卷[J].基础教育研究,2013(03).
  [2]李丽萍.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5(12).
  [3]王兰.探索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技巧与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06).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手规范、端正、美观的硬笔字,不仅可以表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还可以彰显出硬笔书法的魅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笔法、结构、章法等三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写好硬笔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硬笔书法;笔法;结构;章法  一、掌握笔法,体现线条美  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用笔力度的轻重,行笔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书写结构的偏正,书写线条的曲直变化等等。这些运笔时出现的轻重、快慢、偏正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意识。文章指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从教材中提炼吸收健康的营养、从写作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从沟通中引导学生营造健康心理这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健康心理;培养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师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隱含结论及其应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员招募了140多名两岁半的小孩,向他们和成人展示了同一件物品,并让成人向孩子说一句关于此物品的谎话,如拿着蓝色盒子说“这是红色的”。结果发现,多数孩子能意識到成人的错误,并根据自己对物品的判断,分辨出大人是否在说谎。  两岁半幼童已经能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想法的不同。儿童的认知年龄,远早于人们的认识。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应以身作则,不要试图欺骗孩子。
货架上的物品都是同类才放在一起,逛的时候可以告诉小朋友,哪些是日用品,哪些是文具、食品或者厨具。  不久前我在逛超市时,遇到一个和喆同学年龄相仿的小女生,手里拿着个纸条和一张10块钱,一边看着纸条一边跟妈妈说:“妈妈,买完我的酸奶,还得买酱油。”    “对对对,谢谢你的提醒,我差点儿忘掉酱油了。”妈妈应和着。  难道这么小就认识那么多字了?因为好奇,我格外留意了下这对母女。  小女孩接着说:“妈
【摘 要】 在概念存储与表征的过程中,除了形式化定义外,还有概念意象.概念意象在概念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现概念意象或建立概念意象是学生学习概念的基础;合理利用概念意象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定义;概念定义的理解常常是概念意象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处理好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的关系是概念教学的需要,也是数学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 概念意象;概念定义;概念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的概念除了形式
【摘 要】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其特质有显性的办学业绩也有隐性的办学风格。学校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纷纷以创建学校特色为突破口,学校文化在特色的创建中得以继承传统与创新。农村小学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分析拥有的优势与劣势,利用机遇与挑战,从课程改革、教育
黑洞照片、黑洞之王、黑洞系统高能量准周期振荡……2019年,物理领域迎来了一场黑洞研究的狂欢,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它让人们有了围观宇宙奥秘的机会,也让曾经的诸多猜想有了被验证的可能。未来,它仍是物理领域的黄金热点。2019年4月,物理领域以一张照片轰动世界:在一张酷似“甜甜圈”的照片上,人类首次看到了黑洞的样貌。5500万光年外,遥远的M87星系中央,质量约为太阳65亿倍的这个黑洞,引发了世界狂欢
【摘 要】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验、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它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文中,笔者阐述了对于物理课堂开展体验性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实施体验性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及意见。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物理课
【摘要】以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借鉴并完善已有的信息技术应用框架,比较澳大利亚与中国两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后发现:中澳教科书都重视信息技术与教科书的融合,在技术工具-硬件、呈现方式、知识领域三方面呈现相似趋势,在技术工具-软件、内容环节、应用形式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两者异同点的分析,得出如下启示: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重视教科书技术应用的专题性学习;适当增加技术工具的多样性,提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