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的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已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要求详细分析,结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在校本培训的需求结构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校本培训的优势构建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内容和校本培训活动设计的流程图,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的实施提出了详细说明,最后叙述了论文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这一名称最早来源于美国和英国,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来的。“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
  “校本”三要素: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培训最主要的特征是“改进”,为了学校,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这样它既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校本”与一般的培训的区别:第一,在于它关注的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此,它一般解决的是劣构问题,是实际问题。第二,主动吸纳和利用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校质量,所以它不会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种理论;第三,它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具体特殊问题然后到一般普遍问题的过程,不会囿于一般的笼统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会利用实践来检验已有的抽象的理论。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教學能力是保障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多种媒体教材编制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软硬件操作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学习指导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2.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能力:
  首先,应该具有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我国现实国情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授信息技术课,还兼任多项工作,如电教设备管理和维护、校园网建设等。其次,为了提高学校其他教师和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应具有宣传和组织能力。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教育技术领导能力和高度的宏观规划能力,来促进学校信息化的实现。
  3.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是从事一般人际交往工作所需的能力。
  4.较高层次能力
  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包括自我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生涯规划能力等。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现状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存在许多问题,在这里我们重点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两个维度两个方面来描述。
  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关系到这一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怎样引导学生,关系到这一教师设计的课程是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这门课的教学结果怎样。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信息技术课的设计实施与传统的课程差异不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尽快提高。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重点培训来提高。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每个学校的机构设置不一样,这样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近相同,所以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再次信息技术教师的较高层次能力极为欠缺,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较杂,信息技术教师缺乏自我提升发展的知识和意识,更欠缺较高层次自我发展能力,这样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会缺乏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对于这门课程的发展研究是极为不利的。
  四、利用校本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发展
  教师培训目前都以理论、经验为依托的培训为主,指望教师“听了就能懂,懂了就会用”。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听了未必接受”信息技术教师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立的不协调信息。“接受了未必会用”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很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性化的,而且镶嵌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做中学”)才能学会。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和困惑笔者决定采用校本培训的形式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培训需求设计
  既然我们要用校本培训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学校的基本实际状况,立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整个培训。所以我们决定用图1的步骤来分析学校和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这是校本培训本身特征所要求的,也是起与以往的培训最大区别的体现。
  需求分析这一首要步骤有时候会被传统的教学培训所忽视或者草率地想当然的认为,要做好教师教育培训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仔细分析出我们的培训要完成的任务,可以说需求分析这一步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校本培训的成败。
  <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1.png>
  (图1)
  2.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内容设计
  在经过需求分析后我们要决定校本培训内容的设计,具体的设计流程如下如图2所示:
  <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2.png>
  (图2)   整个培训内容设计按照以上图所示的流程来设计,首先通过需求分析这一模块来分析汇总出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困惑,接着由专家小组来分析看这样的实际问题需要怎样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来解决。这里的专家小组包括信息技术的学科专家、学校的课程负责人、信息技术的经验反思型教师这三方人员。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和分析,把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梳理归纳成为系统的知识,最后专家小组再把分析出来的专业知识和其相关的知识分类整理,整体的确定这个学校校本培训所需要的整体知识。
  图2中并没有列出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所有类型的知识,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也不近相同,所以仅是表示一个流程的指向并不完备。
  3.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活动设计
  根据前两个模块的分析确定了校本培训的内容后,就要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来设计不同的培训活动。
  <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3.png>
  (图3)
  这里我们仅是列举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当我们具体实施时,我们再综合考虑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受训人员的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一种或者几种培训活动来进行培训。这里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是我要记录每次培训的效果,并用效果来反馈给培训人员,以期望下次对这样的方式的培训有一个整体的评价。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动态的、有反馈的体系培训结构。
  五、结论
  由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比较中我们发现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师紧迫地需要培訓,但是以往的培训一般立足于理论经验,效果不甚理想,而校本培训有立足于实践的巨大优势,所以笔者把校本培训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师培中,最后着重构建了促进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校本培训的需求分析流程、内容设计流程和活动设计流程。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构建的流程图结构有待于完备。在国内信息技术的培训已经展开,怎样将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校本培训更好的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0,(06):11~14
  [2]傅建明.教师知识分类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郭广民.信息技木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27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刚升入高中时会感觉很不适应。在初中时大部分学生并没感觉学习化学有什么困难,进入高中以后,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设下了一道道难关。学生们特别的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严重的甚至失去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很多的,即与初中的化学教材有关,也与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还与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法有关。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  关键词:促进;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摘 要:教学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好的教学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掌握这种艺术的人,在自己享受美的同时,也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人。本文从教学艺术的不同角度探究物理教学的美,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艺术  好的教学就是一项艺术,好的教学本身就是在创作艺术,好的教学艺术让师生共同沐浴在美的情境中,对师生都是一种享受。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想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热情。  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及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根据Sn特点乘以公比q造成错位
摘 要:当前农村语文教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中,直接困扰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使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得以落实,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农村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加以分析研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学生;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摘 要:本文通过列举日常教学中的实例,从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促进创新数学教学提供条件和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虚幻为现实,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观念。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在英语教育的课堂上,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好的平台;我们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活跃起来,因为老师们要明白素质教育不是提高一小部分学生的素质;但是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课下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关键词:加强;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