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铁肥(主要品种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螯合物等)
1. 铁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是它在叶绿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物缺少铁时因叶绿素形成受到障碍和破坏,叶片便会失绿,严重时叶片变成灰白色,尤其是新生叶更易出现这类失绿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和糖类形成。有些树木缺铁严重时,会发生顶枯,甚至死亡。
2. 铁能促进氮素代谢正常进行。铁是作物体内多种氧化酶、铁氧还蛋白和固氮酶的组成部分。铁和铜一样,在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的过程中起着良好的作用。作物缺乏铁时,其体内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使这一过程变得缓慢,影响蛋白质和氮素的合成与代谢。缺铁的根瘤固氮能力减弱,并且限制了植株对氮、磷的利用。
3. 铁能增强作物植株抗病性,保证作物的铁素营养,有利于增强一些作物的抗病能力。科研人员用氯化铁溶液对冬黑麦进行春化处理,发现对提高冬黑麦锈病抗性有明显效果,还发现大麦和燕麦施铁肥可降低黑穗病的感染率,柠檬施铁肥能提高对真菌病的抗性。
五、铜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螯合态铜、含铜矿渣等)
1. 铜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铜素的存在能促进蔗糖等糖类向作物茎秆和生殖器官的流动,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铜肥有利于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作物在缺铜情况下,常因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到阻碍,而使植株发生某些生理病害,引起各类作物的穗和芒的发育不全,甚至不能结穗,空秕粒很多,产量显著降低。
2. 铜能影响光合作用。作物叶片中的铜几乎全部含于叶绿体内,对叶绿素起着稳定作用,以防止叶绿素遭受破坏。可见,铜素供给充足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减轻光合作用在晴天中午受到抑制。铜素能增加叶绿素的稳定,对蛋白质的合成能起良好作用。铜素不足,叶片叶绿素减少,出现失绿现象。铜与铁一样能提高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加速这些还原过程,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较好的物质(氨)。
3. 铜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铜能提高冬小麦的耐寒性,而且还能增强其茎秆的机械强度,起到抗倒伏的作用。用硫酸铜来处理棉花种子,在低温条件下,对提高其发芽率有极好的作用;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发芽率也有明显影响,并能增强其抗御冻害能力。铜能提高植株的总水量和束缚水含量,降低作物的萎蔫系数,因此,铜素营养充足有利于作物抗旱性的提高。铜对柑橘类的耐寒性也有一定的作用。作物如果缺乏铜素,作物的水分平衡就会受到破坏,作物植株吐水量增多,严重者会导致萎蔫病的发生。
4. 铜能增强作物植株抗病能力。铜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作用最为突出,对许多作物的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疾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果树上,使用含硫酸铜的波尔多液来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植保措施之一,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到铜素对提高植物抗病力的重要作用。据研究,马铃薯施用铜肥,不仅可提高整个生长发育期包括块茎形成期以及储存期对晚疫病的抗性,而且能减轻细菌病、疮痂病、粉痂病和丝核菌病的感染,甚至在施铜后第二年,仍有作用。如果连续施用两年铜肥,其块茎经储藏后,细菌性软腐病可得到彻底根除。施用铜肥可使菜豆的炭疽病、番茄的褐斑病以及亚麻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细菌病的感染率显著降低。
六、锰肥(主要品种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螯合物等)
1. 锰能促进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有丰富的锰,锰是维持叶绿体结构所必须的元素。作物缺锰,常引起失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糖类的合成减少。通过补充锰素,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体内抗坏血酸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和加速体内碳素同化过程。
2. 锰能调节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锰一般以二价离子形态被作物吸收利用,又可以四价离子形态参与各种物质的还原过程。锰能增强植物呼吸强度,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当作物吸收硝态氮时,锰起还原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故缺锰时,作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就大大减少;而当作物吸入铵态氮时,锰又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3. 锰能加快氮素代谢。小麦施锰肥,籽粒中全氮量和蛋白质成分中的麦胶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花生施用锰肥,根系中的根瘤数目和体积有所增加。豆科作物施锰,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强,根的重量和土壤耕层中的含氮量均有提高。锰对植物氮素代谢有着显著影响,在缺锰的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有积累,减少了蛋白质合成。
4. 锰能促进种子萌发,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在锰的刺激下,种子胚芽鞘的延伸有促进作用,并加强了种子萌发时其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过程,使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比未经处理的种子要高,对促进小麦、水稻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十分有利。锰能加速同化物质(尤其是蔗糖)从叶部向根部和其他部位转移,为作物植株各部位提供充足的能量,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5. 锰能提高作物抗病力。锰素营养充足可以增强作物对某些病害的抗性。施锰肥能减轻大麦的黑穗病、黑麦的黑粉病和坚黑穗病的发病率。冬黑麦种子用高锰酸钾浸种,可提高对锈病的抵抗力。施锰肥可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甜菜立枯病和褐斑病的抗性。亚麻施锰肥(主要作种肥)可减轻炭疽病、立枯病和细菌病的感染。
作者简介:胡启山 副研究员,湖南省科普作家,长期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 邮编:413046。
1. 铁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是它在叶绿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物缺少铁时因叶绿素形成受到障碍和破坏,叶片便会失绿,严重时叶片变成灰白色,尤其是新生叶更易出现这类失绿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和糖类形成。有些树木缺铁严重时,会发生顶枯,甚至死亡。
2. 铁能促进氮素代谢正常进行。铁是作物体内多种氧化酶、铁氧还蛋白和固氮酶的组成部分。铁和铜一样,在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的过程中起着良好的作用。作物缺乏铁时,其体内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使这一过程变得缓慢,影响蛋白质和氮素的合成与代谢。缺铁的根瘤固氮能力减弱,并且限制了植株对氮、磷的利用。
3. 铁能增强作物植株抗病性,保证作物的铁素营养,有利于增强一些作物的抗病能力。科研人员用氯化铁溶液对冬黑麦进行春化处理,发现对提高冬黑麦锈病抗性有明显效果,还发现大麦和燕麦施铁肥可降低黑穗病的感染率,柠檬施铁肥能提高对真菌病的抗性。
五、铜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螯合态铜、含铜矿渣等)
1. 铜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铜素的存在能促进蔗糖等糖类向作物茎秆和生殖器官的流动,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铜肥有利于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作物在缺铜情况下,常因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到阻碍,而使植株发生某些生理病害,引起各类作物的穗和芒的发育不全,甚至不能结穗,空秕粒很多,产量显著降低。
2. 铜能影响光合作用。作物叶片中的铜几乎全部含于叶绿体内,对叶绿素起着稳定作用,以防止叶绿素遭受破坏。可见,铜素供给充足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减轻光合作用在晴天中午受到抑制。铜素能增加叶绿素的稳定,对蛋白质的合成能起良好作用。铜素不足,叶片叶绿素减少,出现失绿现象。铜与铁一样能提高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加速这些还原过程,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较好的物质(氨)。
3. 铜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铜能提高冬小麦的耐寒性,而且还能增强其茎秆的机械强度,起到抗倒伏的作用。用硫酸铜来处理棉花种子,在低温条件下,对提高其发芽率有极好的作用;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发芽率也有明显影响,并能增强其抗御冻害能力。铜能提高植株的总水量和束缚水含量,降低作物的萎蔫系数,因此,铜素营养充足有利于作物抗旱性的提高。铜对柑橘类的耐寒性也有一定的作用。作物如果缺乏铜素,作物的水分平衡就会受到破坏,作物植株吐水量增多,严重者会导致萎蔫病的发生。
4. 铜能增强作物植株抗病能力。铜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作用最为突出,对许多作物的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疾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果树上,使用含硫酸铜的波尔多液来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植保措施之一,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到铜素对提高植物抗病力的重要作用。据研究,马铃薯施用铜肥,不仅可提高整个生长发育期包括块茎形成期以及储存期对晚疫病的抗性,而且能减轻细菌病、疮痂病、粉痂病和丝核菌病的感染,甚至在施铜后第二年,仍有作用。如果连续施用两年铜肥,其块茎经储藏后,细菌性软腐病可得到彻底根除。施用铜肥可使菜豆的炭疽病、番茄的褐斑病以及亚麻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细菌病的感染率显著降低。
六、锰肥(主要品种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螯合物等)
1. 锰能促进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有丰富的锰,锰是维持叶绿体结构所必须的元素。作物缺锰,常引起失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糖类的合成减少。通过补充锰素,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体内抗坏血酸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和加速体内碳素同化过程。
2. 锰能调节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锰一般以二价离子形态被作物吸收利用,又可以四价离子形态参与各种物质的还原过程。锰能增强植物呼吸强度,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当作物吸收硝态氮时,锰起还原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故缺锰时,作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就大大减少;而当作物吸入铵态氮时,锰又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3. 锰能加快氮素代谢。小麦施锰肥,籽粒中全氮量和蛋白质成分中的麦胶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花生施用锰肥,根系中的根瘤数目和体积有所增加。豆科作物施锰,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强,根的重量和土壤耕层中的含氮量均有提高。锰对植物氮素代谢有着显著影响,在缺锰的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有积累,减少了蛋白质合成。
4. 锰能促进种子萌发,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在锰的刺激下,种子胚芽鞘的延伸有促进作用,并加强了种子萌发时其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过程,使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比未经处理的种子要高,对促进小麦、水稻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十分有利。锰能加速同化物质(尤其是蔗糖)从叶部向根部和其他部位转移,为作物植株各部位提供充足的能量,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5. 锰能提高作物抗病力。锰素营养充足可以增强作物对某些病害的抗性。施锰肥能减轻大麦的黑穗病、黑麦的黑粉病和坚黑穗病的发病率。冬黑麦种子用高锰酸钾浸种,可提高对锈病的抵抗力。施锰肥可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甜菜立枯病和褐斑病的抗性。亚麻施锰肥(主要作种肥)可减轻炭疽病、立枯病和细菌病的感染。
作者简介:胡启山 副研究员,湖南省科普作家,长期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 邮编:413046。